第119章采石之戰
第119章采石之戰.
老圖慕當先,率領金軍渡江。金軍才剛靠近南岸,宋水軍便駕着魚鰍船,如游魚般快速靈動而來。
緊接着,迎接他們的,便是一個個的轟天雷和霹靂炮。
強于騎射的金人,怎麼也想不到,宋人的戰船不但靈活快疾,還在船上安裝投彈器。
他們習于馬上的強弩彎弓,和高壯鑣悍的身形,對宋人,本有壓倒性的優勢。
可在水上,依仗被鐵鏈鎖腕,以防臨陣跳水而逃的宋人漁夫划舟的金人,不但不熟悉水性,有的竟還不戰而暈吐。
宋軍似是越戰越勇,密集的炮彈越飛越多,金軍多只運載兵士的平底沙船或中彈下沉或擱淺,死傷慘重。
旗手看向元顏亮,猶豫不決,不知該是進還是退。
江畔兩旁,眾多觀戰助威的民眾,時而喝彩歡呼,時而高聲驚叫。
高調進場渡江的元顏亮,如果此時退軍,豈不大跌龍顏?日後便成世人笑話。
他搶過紅旗,親手揮動,指示後面的船只繼續向前,強行渡江。
他不相信,以他們20萬的金軍之力,會打不過這個尚文弱武的宋國。
江上銷煙彌漫,沉船浮屍驟起。
老圖慕的船也不幸中了漁炮,臨時趕工建成的船只,如變戲法般不堪一擊,一炮便被炸至碎裂下沉。
在眾人勉力合助之下,才將老圖慕救上另一艘船。
對岸的宋軍,狂轟濫炸不斷,並且絲毫沒有減弱的勢頭。
突然,岸上鼓聲雷雷,在不同方位,都鐳起戰鼓,聲勢浩大,如有千軍萬馬衝鋒喊陣。
「皇上,怕是宋的援軍提前抵達,不如今日先退了,擬好對策,擇日再渡江?」
剎多努耶滋提議。
元顏亮看向已經成功上岸,卻被宋軍伏擊,死傷慘烈的軍士,也開始猶豫,「王權定沒有這個用兵能力,該是有援軍相助。」
及後,剎多努耶滋在元顏亮的授意下,舉起黃旗,示意退軍。
金軍退,求它策。
元顏亮正考慮再調派10萬援軍,集中火力南下。
一密探飛鴿傳來書信。
「什麼,元顏雍篡位!
豈有此理,居然趁我出徵自立為皇?
元顏雍,等我回來誅你九族!」
元顏亮氣得暴跳如雷,他怎麼也想不到,他安排留守汴京的人,會奪權自立。
眾將得知消息,都惶然失措,他們的后盾沒了。
隨即傳來许多兵將叛逃回國的消息。
大家都在考慮着,還要不要繼續待奉這位只剩虛名的君主。
「本王在哪,我們的國就在哪。現在,兩淮之地已經被我拿下,這裡便是我的國,只要你們隨我,再南下拿下臨安,日后功名爵祿,皆可共享之。」
為安軍心,元顏亮向大家拋出定心丸。
為激起惶惶軍心,元顏亮甚至以賞賜黃金為餌,威迫利誘大軍渡江。
可是,多日長途徵戰,再加上軍心已散,金軍戰力大減,接連的幾次渡江,皆失敗而回。
元顏亮已無退路,他深深知道,只有奪取宋土,他才有機會翻身,利用宋土,重整旗鼓,再打回金國,奪回政權。
即使他硬立國于兩淮之地,可夾在元顏雍與趙構之間,只要他們聯力圍剿,他還是難奪榮光。
現在追隨他的,除了普羅軍,便剩下歐陽琛宏帶領的托拿軍。
他知道,歐陽琛宏定不會叛回金國,因為,他藏了人家的老婆,他定不會將自己送到塔納貝爾手中。
思及此,既然由采石譏渡江不成,便選擇曲線下和州,再轉揚州,取道瓜洲渡口渡江,集合托拿軍之力,一起南下,攻下臨安。
元顏亮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暗自高興,他還想到了寧豆凝。
揚洲,金軍議事帳內。
「各位將領聽令,明日開始,三天內,必須全部渡江完必,違者格殺勿論。」
元顏亮霸氣頒下軍令。
「三日內全部渡江?怎麼可能。」
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覺得不可思議。
采石之戰,20萬金軍慘敗,且是敗給一介書生。已經見識過宋軍的大船和雷炮的將領們,紛紛非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