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真知灼见 -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 我爱吃肘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七十二章真知灼见

尼玛一个神转折,如果在片刻之前,大家都是以为他疯了,大喜事还如何分忧?可是现在,大家都是狐疑的面面相觑。当真不认为他李时勉有什么真知灼见,太宗皇帝也是好笑:“既然是不世之功,又何来分忧一说?”

李时勉哈哈大笑:“陛下不必诓骗老臣,陛下担心这小畜生今后无人可制!是也不是?老臣有上中下三策,可暂时稳妥大宣无虞!”

杨溥被气乐了:“不知李祭酒这暂时,是为何意?”

李时勉微笑拱手:“你等不必猜测这小畜生是忠是奸?你等心中自有答案,能稳妥十万流民者,还要去问是忠是奸岂非贻笑大方?

上次不是你等逼迫,那姜大人又岂会舍弃家业,远走他乡?”

杨溥被怼的变了脸色,正要发作,被太宗皇帝双眼一瞪,立刻消停下来,这才看向李时勉:“李爱卿,三策如何?还不速速道来?”

李时勉现在畅快至极,这办法自然是姜皓带给李时勉的,说白了就是姜皓教他们,如何压制姜皓,不过看到这些以前意气风发的文武大员都是没了章程。

李时勉的心中就是得意:“陛下稍安勿躁,这下策也是简单,将姜皓拿住问罪……”

张辅以为是什么好主意,立刻打断:“万万不可!这朝堂乡野皆是知晓这小畜生的功绩,我等因莫须有的罪名构陷他人,岂非自断一臂,贻笑大方?”

李时勉知道下策乃是笑谈也是不恼:“中策嘛?也是简单,从国公中选派一人,再从阁老中选派一人,共同组成类似当年南京留守的职司。

今后这外族军政皆在朝廷把控,姜大人就算是孙武复生,姜尚再世,又能如何?”

众人一听皆是点头,当年平治迁都北直隶,南直隶作为留守朝廷,也拥有一套六部衙门作为班底,专门处置南直隶的各类事务。

让朝廷省心安心不少,如今如果仿效当年,在物大宣之外增设类似的衙门,那妥妥的将所有外族掌握手心呀!

杨士奇面色缓和,光是这中策已经是直击要害,也是去了大半担心:“那上策为何?李大人速速讲来!”

众人都是一起催促,李时勉却是为难起来:“这……这上策关系皇家体面,老臣万死!老臣不敢直言!”

一说到皇家颜面,大家更是有兴趣,但都不敢再催促,这种事情,也只有太宗皇帝能拍板,太宗皇帝仿佛已经看见姜皓那可恶的嘴脸。

心中虽然敞亮,但还是故作不知:“李爱卿为国分忧,何来这许多忌讳,朕恕你无罪,只管直言便是!”

李时勉这才稍稍抬头,看了看太宗皇帝的脸色,这才开口:“大宣的江山,还需皇家之人奋起一番,现如今这外族争相投效,既是好事。

也是难事,依老臣之见,今后朝廷对外政策或有不同,必须照顾到草原人或者后续其他人的感受,老臣听闻在商言商,无利不商,需得尊重外族文化,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这章程刚才已经有过讨论,大家皆是点头称是,李时勉继续:“诸位可知这萨满大巫之时,据说这阿鲁台与郭尔罗斯就是为了这些传承才大打出手。

如今这大巫传承已经被姜大人稳妥在南都,今后从草原诸部中选择聪慧儿童研习,等出师之后,作为辅佐各位部族首领的依仗!”

一众大臣离开炸窝,这大巫传承到底有没有诋毁大宣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如果放任这大巫传承被草原人利用,那又将是遗祸无穷的后患。

李时勉也是赞同这些顾虑:“正是这些道理,所以我大宣必须将这些传承变成有利于我大宣的方子,今后其他外族也照此办理,到时四方外族都在我大宣股掌之间矣!”

太宗皇帝也是颇为心动,如果手上有无数忠心的小马仔,统治起来自然顺畅:“需要朕做什么?”

大家都是屏住呼吸,李时勉再次瞄了一眼太宗皇帝的脸色,这才小声回话:“陛下!陛下最信任者乃是亲族骨肉,太子今后继承大统自是必然,何不将二皇子派出历练……”

话未说完,就被王仪厉声打断:“大胆!龙脉子孙你也敢于……”

一众大臣慌忙跪倒,如今是宣德八年,二皇子朱祁钰刚刚六岁,正是开蒙的年纪,谁也不敢说要他出去历练的话,太宗皇帝抬手阻止:“李爱卿继续说!”

李时勉这次不敢抬头,将脑袋深深埋在地上:“陛下!臣万死!

但这关系大宣江山稳固,老臣冒死一言,今后皇子,至少有一人知晓这实用之学和外族的秘密,才能在朝廷决策中游刃有余,皇子虽然年幼。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但只是在府中学习料也无碍,只有亲眼见到外族实情才能有的放矢,陛下如是觉得不妥,也可将一干人等招至宫中教授……”

李时勉的话越说越小,背后也是汗出如浆,其他大臣都是心头狂跳,这尼玛胆儿太肥了有没有,不要说皇家,就算普通大臣,谁有忍心六岁稚子外出游历。

不过太宗皇帝却是平静,只是平淡的让众人退下,说是要仔细斟酌一番,李时勉的意思听懂了,需要后代皇子掌握住足够的新技能,如果皇子十几岁自然好说。

可是幼子刚刚六岁,可是不如此,今后的对外政策就会死死拿捏在姜皓的手上。

这李时勉虽然装模作样,大家心中也是门清,自然受了姜皓的指点,这姜皓也是光棍,已经将以后的处置提前想到,可谓已经仁至义尽,这后续自然是朝廷自己的烦恼……

太宗皇帝心里想着心事,脚步如同自动导航一般,也是鬼使神差的走进吴妃的寝宫长宁宫,吴妃据说乃是汉王朱高煦的婢女。

剿灭汉王叛乱后,很多汉王府的女婢都被充实内宫,这吴妃就是那个时候得宠天颜,至于事情如何?也是见仁见智。

现在这后宫乃是皇后孙氏与太后张氏争权,这吴妃只是母凭子贵得了后妃称号,在后宫内也是被孙氏挤兑的没了脸面,还好这孩儿还算争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