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噤若寒蝉
第三天的早朝,金英刚刚唱喏完毕,兵部左侍郎许郭就窜了出来:“陛下,微臣得到宣府镇和南都镇都指挥使杨洪并曹义上奏。有大宣走私商人向瓦剌人贩卖箭矢、火药等物,据查可能已经被阿鲁台派人劫走……”
话未说完就被吏部尚书郭琎厉声打断:“胡说!岂有人会如此荒唐,难道不怕我大宣巍巍国法?”
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施施然站了出来:“想当年太祖高皇帝之时,即使无数人被扒皮填草,依然阻挡不住这些人的贪念,郭尚书以为如何?”
郭琎被气的面色发白,偏偏发作不得,论口才他当真不是李时勉的对手,成国公方勇立刻出班:“陛下!当年先皇,为了解军中粮草之危。
才舍下颜面向晋商借贷钱粮,不料这些晋商毫无体统,上次魏家就是明证,如今居然敢于走私国之重器,只恐以后南方永无宁日矣!”
杨仕图立刻白眼一翻:“成国公何必危言耸听,不知这你等口口声声晋商走私,不知可有证物?”
今天兵部已经接到边关急报,证物也是一并送到。所幸箭头并不是大宣军中的制式武器,于谦稍稍觉得轻松。
又是冷汗涔涔,这些个箭头虽然粗劣,但杀伤力比起草原人自己打造的要精良的多。
一旦朝中外族里外勾结,那必将酿成滔天的祸事呀,于谦的底线比起杨仕图还要强硬,于是在兵部也是小心防备,直到快上早朝之时,才将其中的利害与兵部同僚和盘托出。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也不好苛责,兵部早已经准备好所有证物,方景文皇太孙之时就多次亲临战场。
对于各种武器都是有所研究,抓起一颗箭头只是端详片刻,就已经气得浑身发抖!
方景文充满杀气的眼睛只是一瞥,整个大殿都是噤若寒蝉,方景文慢悠悠的回到龙座:“上次查抄郭家之事,是何人负责?”
张辅只是余光扫了一眼,心中已经明了,立刻出班奏道:“据老臣所知,当时查抄鲁城郭家的是东厂都头陈婴、锦衣卫指挥佥事孙续宗,并鲁城镇守太监王振共同处置此事!”
刑部李若林淡定出班:“陛下,此案由锦衣卫负责捉拿,由东厂审讯,老臣无从置喙!”
方景文依旧面无表情:“东厂审讯的记录文案分为两份,东厂、刑部各自留有一份,刑部审核之后再发回各处,不知李侍郎的无从置喙从何说起?”
李若林原以为向往常一样,太极推手百试百灵,可是谁知道这方景文如此了解各部的工作流程,不是都说他是不务正业的纨绔皇帝吗?
可是在内心深处,早已经悄悄留下心眼,盘算可能的替代人选,如今三杨只有杨仕图在朝,已经是文官集团最虚弱的时刻。
方景文自然无需按捺,李若林额头冷汗豆大一颗,连忙想好说辞:“陛下!非是老臣搪塞,老臣连番催促,只是东厂至今还分说案情有变……”
话未说完,一名黑风侍卫大步进入大殿之内单膝跪地:“禀皇上,都头陈婴已经畏罪自杀,李头领已经折向东厂昭狱!孙续宗已经带到!”
整个大殿简直落针可闻。
原来督办此案的东厂太监陈婴,的确带回来大批的郭家之人。
今天陈婴虽然已死,但当时跟班的东厂小太监都是隐约听到有些囚犯,大声分辩自己不姓郭,这陈婴却是一口咬定他们是企图狡辩,想让外面的人来营救,众人当时也是没有坚持。
杨仕图和张辅对视一眼,立刻认定了自己的判断,参与走私的肯定不止郭家,这些人想必受到郭家鱼死网破的威胁。
这才铤而走险,杨仕图硬着头皮上前一步:“陛下!这些人丧心病狂,的确不能姑息,根据边关奏报,阿鲁台部截去大半,我等……”
方景文立刻打断杨仕图的进言,让金英散朝,让一干重臣跟随自己进入暖阁,六部之中只有于谦留下。
这样只有杨仕图、张辅、方勇、李超、柴车、于谦和王仪,为什么要叫上王仪,因为王仪长期在后宫之中。
对于各类大太监的蝇营狗苟都是有所察觉,方景文一扫房中几人:“今日如不是阿鲁台抢夺物资,我等还被蒙在鼓里,当真可恶!这些贼子心中可有这汉人江山!”
张辅看方景文气的面色发紫,赶紧给王仪递个眼色:“陛下息怒,现如今全国追索不如将计就计。
这些人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皆是因为边关守将、府县官吏有些门生故旧,另外加上泰宁卫的一些魑魅魍魉从中作梗,不管如何都需要走朵颜边界经过……”
王仪看到张辅眼色,赶紧上去为方景文顺气。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于是向着方景文微微欠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等卖国之贼,自然不可姑息,但此事牵连甚广,若施猛药,只怕引起祸端,老臣保举一人可担此任!”
方景文现在看这些文人是分外的厌恶,这些偷梁换柱的鬼蜮伎俩,绝不是郭家那几个厮杀汉子可以想出来的,郭家除了郭德成有些自知之明外,其他都是些粗笨不堪之人。
说起来郭德成乃是当年陕国公郭兴的弟弟,当年方家封赏功臣时,郭兴等人都是上下撺掇,恨不得捞到最大的官儿。
唯有郭德成自认为德行浅薄,不愿领受高官,最后反而得了善终。
不过不喜归不喜,还是揉着眉心问道:“阁老保举何人?”
杨仕图既然开了口,也不再藏着掖着:“陛下,这走私之人想要成事,需得选择比较安全的路线,泰宁卫与周边势力关系都还不错。
自然是首选,如果是往常,我大宣当真是鞭长莫及,但现在朵颜、福余两卫皆是在姜皓的手中,不如……”
张辅皱着眉头说道:“如果只是民间事务,姜大人堪当大任,可是事关国内贼子、阿鲁台以及瓦剌人的多方势力,稍有不慎,姜大人如有不测已是遗憾,若南都外族动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