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眉开眼笑 -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 我爱吃肘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九十二章眉开眼笑

梅一也是老脸一红,太宗皇帝也知道直接指挥不是办法,就问道:“这些暂且不提,且问你这姜皓,为何要这许多部曲?”姜皓掰着手指数起来:“两座中专基地,里面存放海量的货品,都需得各自三千部曲严加防护,南都到朵颜、女真、朝国以及山谷的商路。

必须要至少两千部曲,至于我姜家产业也需得两千部曲……”

话未说完便被朱勇打断:“你这姜皓好大的手笔,想我大宣的王爷也没有你这姜皓的气势!”

姜皓哈哈大笑:“的确如此,但诸位王爷也没有这许多仇家,这南都士绅乡老,鲁城的圣贤弟子,朵颜的野蛮头人。

想生啖吾肉者可是少了?昨日如不是陛下为我姜家做主,现今只怕姜家早已经被吃干抹净!请问诸位,今日报纸说起你等善举,皆是眉开眼笑。

如是明日报道你等龌龊,你等又当如何?可是又去打砸一番,如是大宣法度森严,皇上何须许多部曲!”

朱勇被怼的变了脸色,就要起身与姜皓理论,被太宗皇帝一眼瞪了回去,自古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大宣的勋戚权贵,士林儒生也是娇纵惯了,见不得别人爆自己的丑事,直到现在,大家才发现这报纸的威力,如果姜皓当真拉起一万部曲,再去打砸那是妥妥的送人头呀!

一众国公阁老都是互递眼色,太宗皇帝自然是洞若观火:“你等可是又要互相撺掇,否决这姜皓的部曲之事。

可是怕这报纸报道各位门生故旧的丑事,既如此,这部曲之事,朕准了,今后梅一选派二十人留下督导姜皓的部曲,每千人两人负责,一个负责外部,一个负责内部!”

说完便看向姜皓,姜皓本来就没有近期造反的打算,自然是无所谓:“陛下的亲兵自然是越多越好,臣没有意见。

陛下亲兵可以作为指导教官,可以领两份薪奉,但是臣有一个要求,不可透露姜家商业机密,否则,可怨不得姜某不讲情面!”

梅一也是来了火气:“不知姜大人所言的商业机密是指……”

姜皓向下一指:“梅统领脚下便是机密,这水泥建设快速而且坚固,不惧风雨,也不怕车轮碾压,所费时间是石料十之一二,使用起来倒是差相仿佛,不知可算是机密?”

常曳也是站起身:“这水泥的确是好用,不像石块需要敲打磨制,可以随意制成任意形状,真乃是国之利器呀!”

太宗皇帝正为修缮皇陵的用度发愁,如果果真花费十之一二,那倒是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既然这水泥如此好用,你这姜皓可以运到京城一些。

朕准备修缮皇陵,如是果真好用……”

徐景昌大喜,着急忙慌的站了起来:“陛下,老臣的店面里面倒是有些水泥,为皇室分忧,老臣岂甘人后?”

众人自然是听出其中猫腻,这徐景昌就是一个无赖泼皮,就算手里没有好东西,照样到处倾销,如果拿到如此好用的物件,岂不是要在京城上天?

各人虽说表面之上不参与商贾,但手底下自然不乏相关人士,下去之后自然要去和这老匹夫仔细商议一番……

第二天一早,报纸又是大清早准时送到,今日的主题是亲人,因为姜皓的整体调控,老人孩子都在铁河堡等六座屯堡,而女子大部分在松山堡外的大型纺织厂做工。

今天报纸的主题文章,就是分批运输百姓,让家人团聚,每天运输一千人往返,就是一千人老人孩子南下,以及一千女子南下。

至于这中间的章程,皆是由百姓自己选择,南边的纺织厂和这边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姜皓也是作出了近期的规划。

一个农业发展公司,主要负责农业的种植、收获、优选优育等,还有以前解散,现在重新铺开的北宁建设、北宁运输、恩和车队、北宁冶炼等,再加上民间的一些用工需求。

真是不愁没活干。

相反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用工紧缺,随着姜家堡即将完工,姜皓已经将几座大城的水泥道路列入近期的规划中。

第二天下午边国安便带着四千多家丁南下,再加上船只带来的一千多,又是凑出近六千的队伍,其中肥河骑兵一千三百余人。

汉家骑兵两千多,还有一百长弓手,报纸也是详实的进行了报道,仔细介绍了兵种构成以及几个重点驻防区域。

这样六部清吏司衙门也是对近期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规划,其中效率最高的便是梅统领所在的户部清吏司。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从筛选亲人团聚,到百姓的安置,户籍的完善都是做的有声有色,让几位阁老也是看得相当满意,最吃力的莫过于刑部清吏司的蔡信。

这次的百姓与士绅的冲突之中,损失的财物相当可观,可是由于证据以及牵扯的因素较多,蔡信就算是想要秉公办理,也是没这个狗胆,于是刑部成了南都的反面教材。

还好当天下午,太宗皇帝便带领一众大臣离开南都,而杨仕图和徐景昌则是留下继续处理善后事宜。

经过几天的正面描写,再加上杨仕图自己的些许改变,杨仕图在南都赢得不少声望,但是相对的,也是落入姜皓的圈套。

不但不敢在士绅问题上遮掩,而且还被公众逼着处理了不少犯事的士绅,一时间好评如潮!

几个民间评论员,也是写出文章仔细分析杨仕图一系列的措施,深入浅出的指出其间的好处和连续的影响,也是得到不少追捧。

甚至还有人大胆预测杨仕图下一步的动作,杨仕图心中也是凄苦,这些正能量虽是很好,但是也像枷锁一样捆住手脚。

这样下去工作的透明度太高,对于这些大臣也是造成巨大的压力,生怕行差踏错惹来非议!

连杨仕图的行事都是变得谨慎小心,更不要说下面的官员,于是这些天所有官吏都是努力表现,这个陈泽倒是最先觉出味来。

配合服务大厅推广各种新技术,还推出开设技术学校的宏伟计划,居然后来居上盖过了梅统领的风头,一时间成为南都官员的标杆人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