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拖,就硬拖 -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 我爱吃肘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四十九章拖,就硬拖

紧赶慢赶,终于在七天之后抵达了石溪城。大宣领土之大,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城池,大部分地方其实都不是主要生活范围。

南方,大多数城池都是比较靠近南北线的,越往南,城池便越是稀松。

石溪城,已经算是距离边关城市最近的城市了。

在石溪城到边关城市之间,还有很大的一片无人平原。

目前,宣军便驻扎在石溪城以及周围,堵着反军,让他们不得北上撤退,而边关守军又在南边堵截,一前一后,把反军堵在了中间。

南关守军,大概就只有十万人的规模,整个蔓延了非常长的战线,按说反军即便是损失惨重,但总不至于十万人都凑不出来吧?

十万人攻其一点,怎么也能破开,只要出了宣国境内,那就什么都好说。

当然,这只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凡了解过实际情况的,都不会这么想。

攻其一点,那也要看怎么攻,那边关的城墙十多米高,这攻个毛啊。

丁求安他们本就缺乏攻城力量,之前在淮南郡,都还是多亏了姜皓他们,而淮南郡那些城墙才多高?就这么他们都没办法,妄谈边关的。

除此之外,南关镇守的那些士兵们,战斗力也完全不一样。

这些年来,大宣是没有发什么过什么大的战事,但是小的摩擦却是常有。

尤其是南关外的那些蛮夷,一个个悍不畏死,且攻击性极强。

这镇守边关的将士,那都是在战斗中磨砺出来的,不客气的说,便是左右旗军这种正规部队,战斗力都比不上。

毕竟左右旗军从属性上来说,属于支援部队,哪里出事就往哪儿赶,但是大宣境内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事了,都是些花架子。

综合这两点,即便是攻其一点,也难有必胜把握,并且一旦进攻,后面的左右旗军肯定会扑上,这么简单的道理,再蠢的将士都是知道。

届时腹背受敌,他们真的就回天乏术了。

至于宣军这边,南关守将是守卫,自然不会主动出击,而左右旗军也顾忌着伤亡,没有贸然进攻。

反军,再怎么也有十几万人,即便是他们人数碾压,也肯定会付出代价,而这些代价,就是手底下兵卒的命啊。

至于反军,明知前后夹击,也不敢贸然左右转移,因为宣军的机动性超过他们太多了,跑是不跑了的,若是跑了,反而会彻底陷入被动。

两方之间便怀着这等心思,开始对峙起来。

姜皓一到,就把左右旗军的统领都叫了过来,这些情况都是从他们这里了解到的。

营帐内火焰飘忽,现在已经入冬,好在这是南方,没有冷得让人难以忍受。

除了姜皓之外,跟过来的那些镀金的公子哥们,可受不了这简陋的环境,火堆都是他们要求升起来的。

“现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左旗统领周正,把目前的情况解释清楚了之后,提议道。

“今年早在秋末的时候,气温下降得就很厉害,想来今年冬天必然是一个严冬,这南方或许都要下雪。”

“届时,他们在大平原上,找不到足够生火的东西,都不需要我们出手,就能冷死。”

南方不怎么下雪,但也是有过的事情,尤其是南方下的都是雨夹雪,这种又是水又是雪的,反而更冷。

反军在外面,虽有营帐,但是并不多,很难应对这种天气。

可以想象,若是等到下了雪,不知道得冷死多少人。

单轮这边的局势来说,这个办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说这是最完美的办法也不为过。

他们占据石溪城,等到冬天雨雪增多,水路重新通畅,补给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

太宗皇帝对政事欠缺兴趣,很多事情都不管,但唯独在军饷这上面极为用心。

可以说,军事的生活水平,已经高于平民很多了。

加上这些年又没有战争,这参军就是一个美差,不少人都抢着进。

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了当年其实是皇帝主动削减军队人数,毕竟太多了的话,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

这也就是为什么姜皓说,只要太宗皇帝想,能够轻松聚集百万人军队,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都是想着进来维持生活的嘛,这能不打就不打,毕竟只要打起来,都有受伤或是死亡的可能,即便是再低。

周正就是从小兵升上来的,知道底下人都不容易,能不开战,他自然不希望开战。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边,姜皓也比较赞同这个办法。

目前对反军来说几乎是一个死局,唯有先拖住,才能等来变数。

虽然如今已经入冬,但这里毕竟是南方,要等到第一场雪的到来,再怎么也得半个月。

而在这边半个月的时间内,或许能想出什么办法。

正想说什么,就听一人插话道:“拖下去?这怎么能行,本就是军力悬殊的必胜之战,陛下还等着我们凯旋呢。”

“这一拖,得拖到什么时候?”

姜皓不由抬头看向出声的人,乃是兵部尚书的儿子赵林记,国内没有战事,自然不谈军功,这兵部尚书的儿子没有军功,着实不像话,所以之前兵部尚书就给硬塞进来了。

眼下,他正毫无顾忌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既然人数已经超出一倍,那就干脆联合南关守军,一举歼灭不久好了。”

“还要拖,难道要让我们整个冬天都呆在这里不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