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都在预料之中 -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 我爱吃肘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一章都在预料之中

两人回到座位上,立刻有宫女过来倒酒,现场再度回到了各自交谈的样子。而太宗皇帝对唐寅却是表露出了足够的兴趣,一直都在和他交谈。

“唐寅,朕之前听说,你与姜皓还有段渊源?”

这方面的故事,姜皓也一早就给他讲过了,自然不慌。

“是的陛下,当初我只身去到南都,身无分文,险些饿死,多亏遇到了姜公子,用三首诗词换了几顿饭钱。”

“之后也多亏了姜公子,允许我在姜家书斋当中售卖诗集,这才有了生活下来的本钱。”

太宗皇帝微顿,随即问道:“那这么说,你不是南都人士?当初又是为何只身去往南都呢?”

相关的背景故事早就编好了,千面一边回忆,一边回道:“回禀陛下,草民原本是淮南人士,永和五年不是淮南大旱么,迫不得已背井离乡。”

太宗皇帝的脸色一滞,多了几分后悔与愧疚,重重的叹了口气:“唉!说到淮南大灾,朕亦是心痛不已。”

“当初京城发生大案,后又发生了其他事情,导致朝廷也无力赈灾。”

“这都是朕的错,你不会怪朕吧?”

太宗皇帝说得情深意切,好似心中真的十分后悔。

但这一副做派,只是让千面心中冷笑不止。

永和三年到五年,那可是整整三年的灾害啊,京中大案是不假,但是那大案能够影响这么久吗?

究其原因,还是你这个皇帝不想管,不想花钱赈灾而已,大半的国库都让你拿去给那些所谓的神仙罢了。

面上,千面做出一副惶恐的样子:“陛下言重了,淮南旱涝那都是天灾,又怎么能说是陛下的错呢?”

太宗皇帝心里知道这说的是屁话,民间对他的辱骂他其实都清楚,但这番话他无疑很受用。

“嗯,唐寅此言,深得朕心,来,喝酒。”

见太宗皇帝举起酒杯,千面顿时惶恐的举起:“不敢,草民敬陛下一杯。”

一杯酒下肚,太宗皇帝又继续聊着,话题大多都是围绕着千面的身世。

有几分探底的意思,但是这都无所谓,关于唐寅的身份,姜皓一早就做好了。

为什么说唐寅出生淮南,因为山谷里的人就是淮南郡的,有这些人帮忙,唐寅这个假身份完全可以做得天衣无缝,查也查不出什么问题。

聊了一会之后,太宗皇帝忽然叹了口气,略显忧愁:“哎,说起淮南郡这个地方,前段时间,竟有人起兵造反,你可知道?”

一听到这话,周围聊天的那些大臣们的声音都不由小了许多。

主要是这事太关键了,朝廷方面其实一早就知道消息了,甚至还有不少大臣想占功劳,主动提过。

不过每一次,太宗皇帝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弄到现在淮南郡反军已成气候,还是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

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不对味了,因此就没有再提,也就导致了淮南郡那边闹得十分厉害,朝堂这边却是风轻云淡,提都不提。

这还是第一次,太宗皇帝主动提起此事,他们自然要好好听一听。

千面没有理会周围的变化,好似专心在和太宗皇帝聊天:“虽然我在山中耕作,不问世事,但是这个事情,我也略知一二。”

太宗皇帝眼前一亮,忙问道:“哦?那你怎么看?”

千面微微一笑,道:“不过是一群愚民罢了。”

“淮南郡这地方,历史上多有灾害发生,不管是大旱还是洪涝,都是天时所致,而他们却要造反,将矛头对准陛下,这不是愚民是什么?”

这话听得许多大臣心头一惊,光看唐寅以前的诗词,还以为真是一个淡漠名利心高气傲的人。

如今一看,你这拍马屁的功夫也不弱啊!

那造反倒是怎么回事,是因为什么,他们心里门儿清,太宗皇帝自己也知道,但就是自己骗自己。

在他们眼里,平民算人吗?一帮垃圾造反,能怎么样?

所以唐寅这番话,着实把太宗皇帝说高兴了。

“嗯,不错!好一个愚民。”

“唐寅此言,实在令朕欣喜,而你的才华众位也有目共睹,此番来到京城,不如就留下,做朕的谏议大夫如何?”

这话听得所有人心中一惊,谏议大夫,那特么可是正五品上的官职,唐寅又没有参加科举,从一介白身一跃为正五品,这还有王法吗?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心中激动,不过谁也没敢面上表露出来。

毕竟,之前京城大案之后,就已经没人敢真的出来谏言了。

如今所谓的谏言大夫,不过就是挑些皇帝喜欢的话来说而已。

这个位置没什么实权,但在皇帝耳边吹风却是好位置,不少人看向千面的眼神,都多了几分警惕。

不过千面却是苦笑一声,道:“承蒙陛下厚爱,但是官场尔虞我诈,实在是非我所愿,如今于家妻在山中男耕女织,倒也难得安乐。”

唐寅居然拒绝了,这着实让不少人意外,拍马屁这么厉害,不来京城当官着实可惜了。

至于太宗皇帝,则是面露不悦:“你还已经娶妻了?朕本来还准备将你召为驸马呢。”

众大臣听得又是心中一惊,这待遇好得属实有些逆天了吧?难道唐寅是皇帝在外面的私生子?

不过大家心里也清楚,自从当年皇后死后,太宗皇帝对美色就没有多大兴趣了,这个可能性不大。

“陛下勿怪,正好草民心中已有腹稿,如今陛下在这里,还请陛下指点指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