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两位皇子的又一次较量
淮南郡要又要大旱?这个消息真是让姜皓始料未及,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淮南郡这地方,有一条河流,是从北方延伸过来,直通大海的,那是属于末端。
北方上游出点什么事情,遭殃的自然是下游,要么洪涝,要么干旱。
若是能兴修水库、堤坝来控制水流,那地方无疑能够成为一块良田。
但很可惜,朝廷根本就不管,因此造成了那地界洪涝反复。
说要大旱,不算意外,但难得那地界有几年的好日子,又要大旱了么?
永和三年到五年,那地方就爆发过旱涝灾害,这两年总算是有点好日子了,竟又要大旱?
姜皓心中不由叹息,这边是古代啊,吃饭那都得靠老天爷赏饭吃。
不过,他也疑惑,这事和他似乎没关系吧,难道是二皇子知道他手里有很多粮食的事情了?
“殿下,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姜皓问道。
“唉,姜公子莫急嘛。”二皇子说着,示意赵翼继续说。
赵翼点头,接着说道:“此等干旱的迹象,察觉的并非我一人,如今淮南郡中,大多农户都忧心仲仲,甚至整个淮南郡,都有些人心惶惶的感觉。”
“这个月以来,淮南郡的山匪忽然开始激增,甚至已经有好几处地方,爆发了抢粮的事情。”
姜皓一愣,不由问道:“抢粮?抢谁的粮?”
“自然是当地的富商了,不过我看这事有愈演愈烈的样子,再下一步,只怕是要发展到抢官粮的地步了。”
姜皓顿时一脸的匪夷所思:“不应该吧,按说现在才夏天,去年收成的粮食,应该还没吃完,怎么这就急着抢粮?”
赵翼叹了口气,道:“还能因为什么,因为怕啊。”
朝廷已经用之前的事情证明了,这里若是爆发饥荒,朝廷根本不会管。
那之后他们该怎么办?
这个时代,可不是说能够随便迁移的,大批民众想要迁移到别处居住,否则就算为流民。
对于流民,各地官府都有着关押的权利,实际到了各地,这种权利更甚,哪怕是当街打死了人,只要这个人是流民,那都不会遭到惩罚。
对于他们而言,留在原地,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撑过今年,那还有活下去的机会,若是迁移,那可就希望渺茫了。
就例如之前的事情,一共从淮南郡出来多少的灾民,最终抵达南都的也只有三万人而已,因为灾情死掉的,可是有足足二十万!
所以,为了让自己能够撑下去,即便是还余有粮食,他们都会觉得心慌,群体慌乱之下,只需要稍微煽动一下,自然能做出抢粮的事情来。
赵翼继续道:“我总感觉,这次淮南郡的气氛很奇怪,平民对官府的恨意空前的旺盛,我感觉应该是暗中有人在煽动,我觉得,恐会造反呐。”
造反两字一出,房间似乎都寒冷了几分,这种重大的事情,赵翼绝不敢无的放矢,一定是让他发现了什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再看二皇子,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好像这件事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也就是在这时候,姜皓才明白,为什么说这件事或许也和他有关了。
若是淮南郡真的起义造反,南都离得才多远,以他姜皓的名声,和姜家之富硕,真的不会有人产生些想法吗?
与其去攻击有着军队的朝廷,姜家这不是妥妥的一块不设防的肥肉?
姜家无官无爵,没有豢养私兵的权利,对他们来说,不就是一块等着吃的肥肉?
不过实际上,姜皓其实不怎么担心的,若是那边真的造反,他大不了直接加入!
虽然目前准备还尚显得不足,但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民间苦景文帝久矣,起兵造反之时,便是恨意的巅峰。
这等大事,一定要一鼓作气。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即便是准备有些不足,那也得上了。
思索间,就见二皇子朝他看过来,姜皓立刻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做出一副惊慌的样子。
“他们真的敢造反?那肯定会直接对我姜家出手啊,殿下,还请回去之后,立刻请陛下出兵镇压!”
“我姜家为大宣立过功,为大宣流过血,陛下可不能不管我!”
二皇子点头,示意他冷静,一边道:“你放心,不过就是些灾民闹事而已,饭都吃不起,拿什么来打我大宣的军队。”
说着,他目光隐约多了几分寒冷。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倒是想不到,这事居然是发生在淮南郡,简直就是紧挨着淮远郡,如此一来,那镇压的事情多半会落到他那三弟的手上。
这可是一件大功劳,若是真被他三弟做好了,说不定有回京的可能。
他这才被贬出来多久?竟就等到了如此机会,运气真是好啊。
不行,这事情绝不能发生,得想办法安抚一下那边的平民,千万不能让他们造反,不然这不是给三弟送上门来的功劳?
只可惜,他这次过来是真准备好好散散心的,结果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姜公子,你只管放心就是,我这就回京城,将情况禀告于父皇。”
姜皓一愣,问道:“殿下,你这就要走,不多住几天?”
二皇子摆手,道:“不了,事情紧急,下次再叨扰吧。”
顿了顿,二皇子又看向赵翼,道:“淮南郡那边的情况,你定要时刻紧盯,若有丝毫不对,记得要立刻过来通知姜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