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太子,你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太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太清妖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17章太子,你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太

第717章太子,你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吗(今日一更)

八月十三,帝归长安。

八月十五,中秋团圆。

皇帝下旨,长安城免宵禁七日。

长安城中一时沸腾。

……

过了中秋节,长安百姓依旧热闹。

李承乾站在两仪殿门口,看向远处的长安城,广阔无边,一眼难看到尽头。

尚书右仆射赵元楷站在李承乾身后,拱手道:“回陛下,陛下回京,长安粮价涨了八厘。”

“八厘,这么多的吗?”李承乾忍不住的侧身。

赵元楷拱手道:“回陛下,这是朝中官员和诸贵戚回京必然导致的,不过多年以来,百姓已经习惯,所以在陛下回京之前,百姓家中早已储备好到明年三月的粮食,如今粮价虽涨,但百姓购买不多,影响不大。”

李承乾笑笑道:“看样子,朕明年三月还是得东巡洛阳,才能让长安的粮价跌回去。”

“是!”赵元楷拱手,低头道:“明年四月,江南的粮食就会抵达长安,加上陛下离京,朝中官员和贵戚离京,粮价应声而落,对百姓是一件好事。”

李承乾侧身看向稍后方的李象,说道:“太子,赵卿从司农卿到太常卿,到尚书右仆射,这些事情,他一直都在做,一直都在关心,这一点上,你要多向他请教。”

“儿臣领旨。”李象认真拱手,然后又对着赵元楷,拱手行礼。

赵元楷赶紧拱手还礼。

李承乾微微摆手,然后看向李象道:“这些事情你要多留意,长安城的粮价,布价,肉价,到了冬天,还需要关心财货的价钱,这样,你才能对长安城的一切了如指掌。”

“儿臣谨遵父皇训示。”李象郑重的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转身朝着丹陛走去。

赵元楷,还有杜正伦,薛仁方,张大象四人站至一旁。

李承乾看向李象道:“高真行担任地方刺史多年,苏均也去了辽州,还有狄仁杰也在安东做出了成绩。

这些年,朕多让他们与东宫通信,诸事东宫也多有参与,太子,朕给你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之后,朕要在武德殿,向你,还有东宫诸臣问政,你的弟弟们也都会到场,你做好准备。”

李象神色一紧,躬身道:“儿臣领命。”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走上丹陛,最后在御榻之上坐下。

群臣齐齐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抬头,说道:“如今朝中之事,虽然以征伐吐蕃为主要大事,但其他诸事亦不可耽搁。”

“回陛下!”杜正伦站了出来,拱手道:“去年高句丽平定之后,将士回朝,诸方赏赐已全部安排到位,地方州县的赐田也无有耽搁,全部发放了下来。”

李承乾微微点点头,稍微放心下来。

地方世家侵田隐田之事,是每年都必须要查一查的,不然人心贪念再起,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另外,钱监和千牛卫,还有刑部大理寺,在淮南道查获了两起私铸恶钱之事,清查百余人,牵连上千。”杜正伦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恶钱之事又多与私盐有关,故而在淮南道多有泛滥,明年还需再查。”

大唐盐政并不专营,但是每过关卡,城池,还有市集,都会课以重税,便是世人知晓盐利甚重,不会轻易让世家和豪族将其中的利益占尽。

有一些地方百姓,不愿意交付税收,便越过关卡,避过城池集市,私下贩卖。

有的则与地方豪强胥吏,甚至官员合作。

以获暴力。

这些私盐在贩卖给地方豪强和胥吏的时候,难以拿出正钱,所以便有人私铸恶钱,以示通行。

最后导致淮南恶钱泛滥。

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说道:“铸钱之事并不易于,其中最重便是火炉,火炉便有烟,散播四方眼线,小心察查。”

“臣领旨。”杜正伦认真拱手,但眼底闪过一丝无奈。

皇帝说的他又何尝不知道,但是想要继续深查并不容易。

不过他又能说什么呢,皇帝让他查,这些便是他的责任,难道要皇帝亲自去想办法,去淮南道查这些事情吗?

那样的话,还要他这个中书令有什么用。

“对了,这两年,粮种改良的事情,进展如何?”李承乾侧身看向赵元楷。

稻种虽然是杜正伦带回来的,但在移种改良之事上,还是要看赵元楷。

赵元楷认真地拱手,道:“回陛下,进展虽然有一些,但不多,还需要时间去琢磨。”

“大量筛选的过程。”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能放就放出一些种子去,让百姓种植,只有有了量,真正的良种才能够选出来。”

“臣领旨。”赵元楷认真躬身。

李承乾微微沉吟道:“吐蕃也有粮食,将来拿下吐蕃之后,爱卿派人去吐蕃走一趟,将那里的粮食也纳入筛选之列。”

“是!”赵元楷再度拱手。

“好了,便这样吧。”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诸事诸卿多劳累,多用心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