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陆恒被停职的消息不胫而走,年初一下午就被沈玉容带进了英国公府。
沈玉容还不知道余晚就是顾窈,同傅音旭唉声叹气了半会功夫。
“守孝三年,我表哥的政途都被耽误了。”
傅音旭安慰她,“这也是没法的事儿,便想开些,当是歇个三年,又挣得好名声,圣人不会忘记他的。”
话音刚落,她的丫鬟进来笑道,“姑娘,三姑娘听说沈姑娘过来做客,特意邀你们去明德堂坐坐。”
傅音旭啊着声,拉起沈玉容道,“你应该把茹儿带来,小表妹可想着你们呢。”
沈玉容有些纳闷,她和顾窈都没见过,有什么想不想的。
但等她进了明德堂,看见余晚怀里抱着个玉团子似的女娃娃时,一瞬间错愕住了,好在她尚且冷静,没叫出表嫂来,这京里谁都知道,陆恒的夫人没了,顾家的嫡女被找回来也是丧夫带孩,她本以为顾窈应是个和她一样的寡妇模样,没成想竟是余晚。
她骤然明白了为何陆恒会让她试探傅氏对那副万寿图的态度,原来陆恒早就怀疑顾窈是余晚,所以那天才会激动成那样。
有些话只能装糊涂,沈玉容把所有疑惑压下,鞠着笑走近,俯身轻摸一下岁岁的小脸蛋,“圆嘟嘟的,几个月了?”
丫鬟们送了果子点心进来,傅音旭和沈玉容坐倒,余晚才浅笑道,“岁岁四个多月了,还不会走路,整天要抱。”
傅音旭乐道,“特别黏人,小表妹力气小抱久了就抱不动,她还霸道的很,扯着嗓子哭。”
沈玉容噗嗤着笑,“跟茹儿一样,一会子见不到我就嚎,如今大了有嬷嬷带才好些。”
她一拍头,赶紧将手上的一对玉镯子取下来放到暖榻的桌几上,眼眸笑弯了,“我这个做表姨母的过来都不记得给岁岁带东西,这两个镯子留给岁岁玩吧,改明儿我再过来,送一些孩子爱玩的小物件儿。”
余晚像没听到这句表姨母称呼,只道,“沈姑娘收回去吧,这些金银玉器都不敢让她拿手里,她抓着就往嘴里塞。”
沈玉容有些许尴尬,“送出去的礼哪有收回去的,你替她收着吧,等以后她大了,再给她戴着玩儿,我这对玉镯子是在金玉阁买的,听掌柜的说这是和阗羊脂玉,难得能买到。”
余晚也不推辞,让秀烟把玉镯子收了起来,随后给秀烟递了个眼神,秀烟捧上来一掐丝珐琅香盒,里头放着一个莲瓣座银罐并两只金臂钏,“这原是皇后娘娘赏赐的,岁岁也有一份,这一份就给茹儿吧。”
沈玉容倒爽快收了,温笑着瞧傅音旭,“我可听说了,你现在是八公主跟前的红人,像我这样的人都得敬着你了。”
傅音旭坐到余晚身侧,从她手里抱了岁岁,余晚揉着发酸的胳膊道,“表姐在宫里也很忙。”
“可不是,我也没闲工夫,八公主的课业繁多,先生和教习嬷嬷围着她转,她若学的不好,我头一个挨罚,进宫才没多长时间,我都挨了不下十次骂了,”傅音旭半是调笑半抱怨道,眼瞅着岁岁瘪嘴要哭,赶紧让奶娘抱走哄了。
两人唏嘘。
傅音旭盘腿坐榻上,“皇后娘娘也不容易,圣人对太子殿下甚是期许,稍有错处便会数落,八公主倒是得圣人疼爱,但她性子太跳脱了,皇后娘娘总担心过犹不及,我以前没入宫前觉着做公主伴读那是何等风光,可真做了伴读。”
她压低声悄悄道,“比奴才还不如。”
余晚缩了缩脖子,没好吱声。
沈玉容发笑,“可不就是奴才,说停职就停职。”
余晚怔愣,“谁停职了?”
沈玉容跟傅音旭对视一眼,暗怪自己嘴巴太快。
倒是傅音旭接了话茬,冲沈玉容挑眉逗笑,“你上次那个蛐蛐报恩了吗?”
余晚新奇,“蛐蛐还会报恩?”
沈玉容便把那对遭了水盗的父子又说了一遍。
余晚前一天晚才听到余家父子被水盗放走还活着,现下再听她这里也有对遭水盗打劫的父子,登时憋着忐忑问道,“他们是不是姓余?”
“你怎的知道他们姓余?你们也认识?”沈玉容惊讶。
余晚一会儿就眼红了,没绷住哭出来,但又笑的开心,把沈玉容急得又是给她擦眼泪又是怕因为什么话惹了她伤心。
“都是我们不好,原就是开个玩笑凑趣。”
傅音旭乐起来,“她这是太高兴了,那对父子是她的养父养兄,原先还以为遭了水盗再也见不到人,哪想歪打正着到你们青州去了。”
余晚腼腆的笑着点头,“我想写封信寄过去,还请沈姑娘帮忙。”
“这算什么忙,赶巧儿我要寄信回去,正好一并替你送了,”沈玉容道。
余晚迟疑着又道,“还请你保密。”
对谁保密不言而喻。
沈玉容郑重道,“你放心,我不会往外乱说。”
尤其是对陆恒。
余晚便转去里间写信。
傅音旭瞧她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叹气道,“陆大人想想是可惜了。”
沈玉容坐她近些,偷偷道,“你是不在外头,没听说,前些日子京里传的沸沸扬扬,我表哥抓得那个刺客招供了,我表哥已经知道主谋是谁了,可现在我表哥停职,这事儿就只能不了了之,蹊跷的很。”
傅音旭微眯眼,自上次王承修的事淑妃挨了一顿骂后,近些日子淑妃又挨了圣人好几次训,仅听七公主说骂的狠,倒不知骂的什么,想来跟陆恒这事儿有些关联,她入宫后还得给皇后娘娘说一说。
这头余晚写好信出来交给沈玉容,沈玉容便告辞回府了。
傅音旭在英国公府住两日,也回宫里去了。
这期间倒有一桩闲事,詹事府的洗马前来英国公府找顾明渊讨教书法,那洗马同顾明渊曾是同窗,两人闲暇时也常切磋,倒没引起朝中其他人关注。
又过了两个多月,余晚寄往青州的书信终于有回信,余家父子确实还在青州,他们没有回江都,在青州做了点小买卖,准备挣到盘缠就回江都,余晚便一刻也等不及,想带着岁岁去青州看他们,傅氏劝了好几回想接他们回京,余晚是有点怕了,生怕再出什么变故。
权衡再三下,傅氏跟她商议着,岁岁才过半岁,小娃儿来回颠簸总要人看着,等上巳节过后,她陪着她们娘俩一起去青州,偷偷摸摸的去,再偷偷摸摸的回,路上多跟着些侍卫,也不怕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