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太平天国
第1639章太平天国
1853年的远东,太平军先是攻破南京,定都天京,然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并开始了西征、北伐,一时间大有定鼎中原之势。
紫禁城,金銮殿。
群臣跪伏,山呼万岁。
咸丰帝依旧端坐其上,只是神色略显疲惫。
一个太监一甩拂尘,喊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说道。
“臣有本要奏。逆匪正向西北方向流窜,僧王已调劲旅以逸待劳,想必不日便可将其一网打尽!”
接着站出来的是刑部尚书。
“臣也有本要奏,近些日子江南各地盗匪滋扰的呈报明显下降,可见各位督抚、官员一心用命,弹压有方,民心思定。”
大学士祁寯藻也说道。
“臣以为,此乃逆匪垂死挣扎,妄图扰乱京师。然我天朝兵威浩荡,区区蟊贼焉能撼动社稷?
如今国库虽略显拮据,但臣已督促各地,加紧催缴赋税,并已与洋行商议,筹措借款,定能保证军饷无虞。”
然而此时却有一个小官出列说道。
“三位大人所言多有含糊之处,匪逆非是流窜,实乃征伐。逆匪流窜之势,更是已近京畿。
国库空虚,洋人贪婪,吾等又当如何自处?”
“你一介文官,安坐京师,不谙军务,何敢在此大放厥词?”
大人们显然十分愤怒,但咸丰帝对内还是有点风声的,毕竟那些大臣们整日所说和粘杆处送来的消息没有半点相同。
“爱卿,让他说下去。”
那小官立刻说道。
“臣乃兵部主事胡友全,臣今日阅览各地呈报,又暗中访察,得知匪患已非寻常盗贼。江南定都金陵,建立伪朝,改元号,开科举,其意在夺我大清江山!
其北伐军并非‘流窜’,而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向京畿进发,沿途攻城略地,我军望风披靡,百姓生灵涂炭!京师并非安如磐石,防务空虚,若不早做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国库,绝非‘略显拮据’,而是已然濒临枯竭!
户部所谓的‘捐纳’与‘借款’,皆是饮鸩止渴!捐纳导致吏治更加腐败,官无官德;借款则使得洋人贪婪无度,步步紧逼,我大清尊严扫地,日后恐受制于人!”
咸丰帝听得头皮发麻,难怪他近日噩梦连连。
兵部尚书立刻对着自己的这个下属怒目而视,厉声喝道。
“我大清自有百万雄师,亿兆黎民,将士用命,上下一心,你却在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更用‘征’,“伐’二字?
区区逆匪也敢枉谈征伐?你是何居心,莫不是与那太平教妖人暗通款曲,里应外合?”
户部尚书也跳了出来,浑身的肥肉都为之一颤,面部更是因愤怒而涨红充血。
“皇上,臣以为胡友全,实乃危言耸听,妖言惑众,其罪当斩,其心当诛!
一兵部小吏竟敢妄言国事,他质疑臣等理财无方,臣可以忍,但他居然妄言国库空虚,殊不知我大清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祖宗藏富于民之计!
臣弗与此獠共天下!”
大学士祁寯藻又补了一刀。 “臣听闻胡大人,家财万贯,更是常与徽商往来,不知”
立刻就有刑部官员上前。
“臣素闻徽商票号之间与洋行争利,多有龃龉,该不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吧!”
“胡大人不过是一介兵部主事,何来万贯家财?臣斗胆请皇上明察,此獠恐有不可告人之秘!”
咸丰帝此时也很愤怒,他本以为此乃栋梁之材,却没想到也是这般龌龊。
“胡友全,你可有何话说?”
“臣冤枉啊!诸位大人之言,分明是欲加之罪。”
胡友全连连叩首,他只是一个兵部主事,有些事情他确实动用了一些手段才能知晓其中原委,而且这个年代的官员多少都会有些来往。
穆彰阿,在道光一朝曾出任军机大臣二十年,在鸦片战争期间阻挠林则徐禁烟,诬陷、迫害主战派官员,签订《南京条约》。
咸丰帝登基之初曾怒斥其“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并下令将其革职、永不录用。
不过此时这个人又出现在金銮殿上就很难说明一些问题,他瞅准时机立刻上前一步说道。
“皇上,臣以为,胡友全之言,或出于忠心,然其措辞偏激,多有不实之处,更涉嫌对朝廷重臣的污蔑。
其言及我大清之时颇有一副已无力回天之感,此乃犯上之言,意图动摇吾皇圣心,实乃罪大恶极!
臣斗胆请求陛下,容臣等详查,以昭其心。”
咸丰帝看向胡友全。
“你还有何话说?”
“逆匪已然定都金陵!其兵峰正盛,直指京畿。江南大营早已名存实亡,绿营军心涣散,贪生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