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杀伤力巨大
小乘客叫得欢,驾驶员也就停了下来,顺着小狗的视线往他们摊子上瞅,瞅了两眼就跳下车,掉转车头,推着车子往他们这边走。 小狗的叫声早就引起了小组几人的注意,不过他们这会儿正忙着把已经不起什么取暖作用的烤地瓜吃掉,也就随声瞄了两眼,并没放多少注意力,这会儿见小姑娘推着车过来,心里有点疑惑,互相嘀咕道,“不是生意上门了吧?”
“想开张想疯啦。”有人嘲笑。
小姑娘推着车子停在木牌前,看了两眼,又瞅瞅几人,十分具有慧眼地看出小组长像个当官的,奶声奶气地向他问道,“叔叔,你们这上面‘免费打气’的意思是说可以随便给人打气吗?”
好几个人同时喷了,喷的最厉害的就是小组长,不只喷了,一口姜糖茶呛在喉咙里,咳得差点没断气:叔叔,叔叔,居然叫我叔叔!!!
其他人也面色哀伤,咋转眼他们就成叔叔阿姨辈儿的了,这也忒打击人了。
唯有苏和和程蔚还比较淡定。
苏和是重生人士,按照心理年龄来说,这小姑娘管她叫个阿姨,可以说是正合适。
程蔚的心理就比较别出心裁了,这位同学一直深恨自己那减龄的雌雄莫辨娃娃脸,认为太有损他男子汉的气度,时间长了,这脑回路也就独树一帜了,不知道怎么的就把年纪和男子气概联系到了一起,恨不能有人往大里称呼他,让他找一把爷们儿的感觉。可惜,生得太嫩,这个隐密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不想今天这么不经意间就忽然梦想成真了。
虽然小姑娘叫的不是他,但作为小组长的同学,他也算是间接着实现了梦想。于是便一改平日的死宅脾气,笑得很和气地招呼小姑娘,“对啊,就是免费打气的,小朋友,你是想要打气吗?”
“是啊,我想给我的车打点气试试,可是我不会打,哥哥,你能不能帮帮忙,谢谢。”
小姑娘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地回答着程蔚,然而如同之前她一张嘴就扫射倒地一大片时一样,这一次又给了程蔚一万点暴击伤害,同时也将刚刚爬起来复活的小组长又一次击倒。
为啥叫小组长就是叔叔,到了我这里就是哥哥!
为啥叫程蔚就是哥哥,到了我这里就成了叔叔!
某哥哥和某叔叔两个捧着碎成了渣的玻璃心快要翻了白眼,苏和低头忍笑忍得几乎快抽过去。
还好副组长恢复得快,勇敢地站了出来,和小姑娘搭起了话,其他组员跟在一边溜缝,算是把这位顾客和她的那辆车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又连蒙带猜,补齐或说是编齐了个故事背景。
原来小姑娘的这辆车跟副组长的那块木牌差不多,也是个传家宝,只不过历史比木牌更久一些,是从她小叔的那一辈传下来的,由她爷爷自己改装的,所以看起来特别怪——关于这一点小姑娘说得不清楚,是组员们自行脑补的。
小姑娘的车刚拿到手没几天,非常得意——这是大伙看出来的,其实她这车的气根本还挺足,远不到打气的地步,但她看到他们的牌子——作为一个五岁的小姑娘,文化修养还是不错的,就非常想体验一把给车打气的滋味。
闹了半天,他们守了一下午,没做成好人好事,守来个要体验生活的小姑娘。
几人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
但面对个才刚五岁的小朋友,他们的心理活动再摧人泪下,也只能无语凝噎,尤其是面对着小姑娘那双扑闪扑闪的,满盛着希望的大眼睛,更说不出拒绝的话。
组员们苦逼了片刻也就想开了,反正他们在这着冻着也是冻着,哄小孩儿开心也算是学了雷锋了,谁又能说带给他人快乐,不是一件好事呢?
不再纠结的几人很热情地帮小姑娘从车筐里抱出她的小狗,又招呼她坐到程蔚让出来的马扎上,有人掰了两块烤地瓜,一块给小姑娘,一块给小狗,小狗探头嗅了嗅,不吃,结果两块都给了小姑娘。小姑娘倒是不嫌弃,乖乖道谢,两只小手捧着地瓜慢慢啃。苏和又倒了杯热姜茶给她喝。
另有两个男生,先帮她把还是八九分满的童车车胎的气放了,再从头打起来。
小姑娘很有礼貌,只是一如既往的杀伤力巨大:称呼苏和和程蔚两个一个是姐姐,一个哥哥,对其他组员则是叔叔和阿姨。一张嘴就是谢谢叔叔,阿姨,谢谢哥哥,姐姐。
谢得一个个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直捂胸口。
其他人是被打击的,某重生人士则是憋笑憋的。
好在,二班的同学别的不行,被自家老师放养的时间长了,生存能力特别强,同样,抗击能力也高。反正他们也算是看明白了,在这个五岁的小孩儿眼里,他们这些中学生就足够老到要叫叔叔阿姨的地步,至于苏和和程蔚这两个混进中学生队伍的小学生,还可以叫一声哥哥姐姐。
这孩子是怎么形成这么不走寻常路的年龄观另论,只说面对这么个五岁小孩儿,你就没法计较。
叔叔阿姨就叔叔阿姨吧,小朋友高兴就好。
其他同学是不计较了,只有程蔚这个年龄心结严重的家伙还不放弃地试图纠正小姑娘的年龄观,苦口婆心,好似刘晋上身似的唠叨着,“小朋友,我也是叔叔啊,我和那几个叔叔一样大!”
你这一声哥哥,一声叔叔的,这可差着辈儿呐,我说小祖宗!
小姑娘的小狗也不知道是京巴跟什么狗种串的,京巴的额头本来就大,这只小狗的额头尤其的大,看着又乖又呆,偏巧小姑娘的额头也有些大,一人一狗都生着又圆又大的眼睛,这会儿一齐抬了头,看着满面通红的程蔚,满眼迷惑,似是不明白这个大哥哥为何如此激动。
一人一狗的目光都过太清澈无辜,看得程蔚满心无力,一口气憋在胸口,半晌泄出,算了,差辈儿就差辈儿吧。
几人给小姑娘的童车放气又打车,又帮她把小狗放进车筐里,目送着小姑娘开开心心地骑走。随后不久,在向巡查小组汇报了工作,互相说笑了一气之后,他们这一次的学习也就算是圆满结束。
虽然有烤地瓜和热姜茶,但在露天里吹了半天大风,还是觉得筋骨都冻僵了,晚间吃了顿热乎乎的土豆白菜猪肉粉条的炖菜,出了一身透汗,苏和和程蔚觉得仿佛渗到骨头缝里的凉气才算是彻底散尽了。
第二天语文课,肖老师半点都不浪费,立刻给各班布置下了一篇记叙文,内容就是昨天的学雷锋活动。
这可把很多同学愁闷坏了,昨儿下午摊子开张的还好说,哪怕是像苏和他们小组,别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别管是真需要,还是就想体验生活,总算是开了个张。还有不少同学冻了一下午,压根就没盼来半个人的,那要怎么写?硬编吗?
过了雷锋纪念日不久,紧接着就是三八妇女节。
虽然学生们有男有女,但因着学校里女老师多,学生们居然也跟着放了半天假。
这是六十四中的规矩。
二班很多同学以前小学就没这规矩,意料之外的半天假放得又惊又喜,当早上教导主任在广播里播出这一消息时,开心得振臂高呼,妇女万岁!俨然一派妇女解放斗士模样。
可惜这位奔放的斗士随即就被刘晋用唠叨给镇压了。
苏和觉得他们六十四中的校友之中将来支持男女平权的肯定特别多——打小妇女节过多了,有感情嘛。
这两天后院的柿子树和刺玫都发出了小小嫩芽,顺利成活,苏和乐得拿相机朝着那不太明显的小芽拍了好几张照片。听到消息的小伙伴们也跑过来,凑在树边大惊小怪地看来看去,各种围观。
秦露是个急性子,绕着柿子树转了几圈,就双手交握着开始期待,“也就是说,秋天的时候就能吃上你家的柿子了?”
顾于兴也跟着两眼晶亮地看过来。
苏和遗憾地对她们摇摇头,无情地打破了两人的美梦,“还不行,这树苗是两年龄的,书上说,嫁接后的树苗一般要长到三至四年才能结果,所以乐观估计,想要吃到这株树的果子怎么的也要等到明年秋天。”
三八妇女节后,老王小吃店那一片平房区动、迁的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证实。
前一阵刚听到消息时,动、迁区内的居民们大多与老王和小王伯侄一样无动于衷,类似于“狼又来了”的麻木感。
一直到相关部门进驻宣传,这些被假消息忽悠过太多次的居民们才算是开始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