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温柔玻璃心
这个答案后来在当日的广播节目中得到了证实。 不过,苏和和程蔚这一天吃的却并不是饺子,而是红烧猪蹄。
某大厨的理论是要以形补形,用猪蹄来慰劳和贿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
她认为,之所以北方大部分地区过小年都要吃饺子,就是因为“饺”与“脚”谐音,其出发点也是为了给灶王爷补腿脚。
可饺子到底不如猪蹄实惠。
人民群众过节的时候,他还要加班加点的上天汇报工作跑个不停,实在是太辛苦太不容易太为人民服务了,吃点猪蹄又能补腿脚又能补气血,保管让灶王爷他老人家吃得身体强健,脚下生风,红光满面,气色棒棒哒!
程蔚可不管苏和怎么胡言乱语的瞎扯淡,反正红烧猪蹄又好吃又解馋,他是一点意见都没有,捧着猪蹄啃得满脸是油,使得秀美的容貌显得十分的……接地气。
提问,怎样让小龙女一秒变村姑?
只要给她一只红烧猪蹄啃就行了。
如果一只不行,那就两只,两只不行,三只四只一定行!
对于苏和的自问自答程蔚是半个字都没入耳,他当然知道这个臭丫头又在讽刺他好像小龙女一样高冷到不食人间烟火,如果放在平时他早就伸去薅她的小辫了,可这会儿他满心满意都是肥糯的红烧猪蹄,哪有工夫跟她瞎胡闹。 吃过了猪蹄,过完了小年,接下来就是为大年做准备。
有公司和系统福利在,大方向上的东西不用苏和和程蔚操心,不过想吃什么,想喝什么这些细节问题,就不能指望别人替你打理到位了,毕竟人家也不是你肚里的专职蛔虫。
两人商量一下,觉得还是事先和家长们打个招呼,研究一下为好。
程蔚是直接拉个单子给了老爸程志杰,让他做主。
苏和则是找机会询问了一下苏靖海。
临到春节,苏靖海已经忙到分身乏术,在工作和应酬之间疲于奔波,哪里有耐心去应付女儿关于年货的问题,只一句话就把她打发到陶俊峰那里。陶俊峰呢,一方面觉得小苏和同学今年真是长大了,往年都不操心这种事,另一方面则把往年的解决之道的细节告诉苏和,往年都是全权交托给后勤部门——这与苏和想得差不多,于是苏和也学习程蔚,给陶俊峰发了个传真,请他把购物清单转交给后勤部门。
就在交过了购物清单,觉得万事大吉之际,程蔚问了苏和一句,你过年不买新衣服啊。
苏和还真没这习惯。
前世小时候,父母无暇操心这些小事。
大了之后,作为一个肥胖死宅,更不肯花心思打扮自己。
苏和如今是闲着也是闲着,尽量把日子往有滋有味里过,没想到也就罢,既然有了程蔚的提醒,免不了也要随随俗。
程蔚过年的新衣服有程志杰百忙中操心。秦露,顾于兴和周昊也都有自家父母长辈挂着,真正要自己当家做主的,也就是苏和一人而已。
虽然自己对衣服的选择说了不算,但秦露和顾于兴作为爱漂亮的小姑娘对陪小伙伴一起逛街买衣服,出主意却很有兴趣。
拉了单子,买了衣服,这算是苏和和程蔚两个城市留守儿童对春节所做的全部准备了。
两人的境遇虽然相似,心情却有本质的不同。
程蔚自不必说,老爸一年忙到头,只有新年春节这种大节,父子俩才有机会好好地坐下来共享一回天伦。
与新年不同的是,春节这种大节,哪怕程志杰做的是外贸,外果仁不讲究这个,该干嘛干嘛,但中国这边全国人民可都是都在放大假,外贸公司再有大生意也要忍痛做出调整,做这行的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的安排经验,程志杰也就赢得了难得的休假,可以好好和儿子待几天。
对于春节,程蔚那是满心的兴奋,开心和期待。
到了苏和这里,却与平时也没什么差别。
她心中关于童年家里过年的记忆大多已经模糊。
过年时候再忙,再一心扑在事业上,苏靖海和何美君到了春节也是要休假在家的,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们忙碌和交际的场所从公司,单位转移到了家里。
对,哪怕在全国人民都在享受团圆的时候,只要你心存奋斗,人就不会闲下来,放在苏靖海和何美君这里就再准确不过了。
大年三十一家三口照例也会全员聚齐,难得的吃一顿团圆饭。
这年头的商业环境和人们的观念与后来相比相差很多,比如年夜饭。多年之后,那是各个大小饭店人头打出狗血的战场,而在这会儿,整个行业基本还没有多少这方面的概念,一到年根底下,饭店大多歇业,有不歇业的,也大多不会打这方面的主意,大概也是因为少有人家会去消费的缘故。
没有饭店的年夜饭可吃,家里也没有保姆可提供现成的服务,哪怕苏靖海和何美君平时忙得再不食人间烟火,这会儿也得想办法洗手做羹汤。
苏和知道这两口子离婚后,将事业上的一部分心力转回家里时,都练出来几个拿手好菜,可以在亲友聚会或是一些必要场合拿出来秀一秀他们是如何热爱生活的。
苏和后来也有幸尝过他们的手艺。
这点必须要服气,苏靖海和何美君这两个智商和情智都挺高的人,无论是干事业也好,还是练厨艺也罢,只要他们用用心,总比一般人要上手快,而且也更为出色。
不过,在没离婚之前,这二位的厨艺如何,苏和却是没什么印象了。
转眼间,除夕到来。
这一天苏和依旧睡到日上三竿,苏靖海和何美君这两个大忙人依旧不在家。
其实无论是苏靖海的公司,还是何美君的单位在二十九就都放假了。可苏总和何局这两个事业心巨重的夫妻俩不知道还在忙些什么。
程蔚此前还特意不很熟练,但确实力图委婉地向苏和询问过她父母这一天的安排,得知苏氏夫妇也会放假在家时,才不再说什么。看那样子是担心这两人忙得舍小家为大家,大年三十还不着家。怕问得太直白,会伤了苏和的心。又怕不问,她真的一个人过年又太可怜。
看他那副努力装得稀松平常,但实则为难的样子,苏和心里又暖又想乐,还要尽力配合地装傻,以成全某少年要面子装酷的温柔玻璃心。
在这样万家团圆的时候,无论是小伙伴,还是好饭友都在与亲人团聚着,苏和一个人按照往日的步调慢悠悠地一路拧开收音机,按开电视机。这是她前世打小就养成的习惯,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喜欢将收音机、电视机,包括电脑、手机,这些可以出声的影音设备都打开,放广播,放电视节目,放音乐,放有声小说……走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耳朵都不会寂寞。
伴着遥遥不知何处响起的一两声鞭炮声,在广播和电视节目刻意营造的一团热闹的节日气氛中,洗漱,做饭,吃饭。
苏和家里没有刻意在过年之前按照习俗进行大扫除,主要是没想起来,程蔚家也是一样,他们俩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步调,每个周末来个大扫除。等到听秦露他们说的时候,已经过了“扫尘土”的日子,两人对年俗稀里糊涂的家伙只能说一句,等明年吧,想着点。
大年三十,苏和也是照例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然后将书本,笔记,茶水,零食,水果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搬到了卧室阳台的小桌上。
没有小伙伴来做客的时候,苏和就把自己看书学习写字的位置改到这里,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已经爬成了一幅花帘的牵牛花。
在爬满了她当初扯出来的长绳后,苏和就换了一种方法来扯线,在与原本的那条绳平行的水平面上,又并排扯了好些条细绳,力图让牵牛花爬出一面竖琴状的花帘来。如今这个构想已经全部实现,水肥阳光得当的牵牛用超过预期的速度为她爬出了一幅美丽的花帘,衬着背后结着素白霜花的窗子,看来清雅美丽极了,每天都为她开出一朵朵浅蓝色的花来。
看书写字的间隙,不时抬起头来看一看这幅花帘,静静地陪着一帘牵牛花从含苞到初绽,盛开,直至凋零,一个上午的时光也就悄悄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