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爱恨掺半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五章爱恨掺半

所以,重男轻女的思想与铁饭碗和受教育程度之类的,真没什么绝对关系。  有了前世的那位大学教授打底,苏和这会儿对秦奶奶这位不知道把马列和唯物读到哪里的老党员也就不太惊讶了。

本来只有一个老太太重男轻女也就罢了,反正他们这边计划生育管得严,秦奶奶也没像苏和那位同事的婆婆那么神经,非逼着儿子离婚不可,有些不如意,有秦爸爸在中间调和着,大差不差的也就过去了。

但架不住这婆媳之间又掺杂了姑嫂问题,秦爸爸的两个姐姐不仅不帮着弟弟维护婆媳关系,反而在中间没少煽风点火。

秦露的这两个姑姑比秦爸爸都大了不少,当年秦奶奶要忙工作,秦爸爸等于是跟着两个姐姐长起来的,因此两位秦姑姑看待弟媳免不了就有了婆婆式的挑剔,更别提两人又深受秦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这挑剔的眼光就更加了多层有色眼镜。

由于当年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再加上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两位秦姑姑即便出了嫁,也没有分开单过的自觉,有事没事就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过夜。

秦露家的房子是秦爸爸单位分的小型两居室,秦露和秦奶奶一个房间,秦爸爸秦妈妈一个房间,原本住着还算宽敞,但再加上两家人,别说是想有什么私人空间了,就是想找个下脚的地方都难。

本来相互之间就矛盾重重,又偏偏全都塞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这矛盾想不升级都难。

更要命的是秦奶奶还有心脏病,这也是早年生活磨难积累而来的。秦爸爸是个孝子,从小看着母亲姐姐的艰难,深知她们的不易,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再让她们伤心,只能尽力在困难的关系中不断周旋,安抚妻女。

“说实在的,一想到过年过节我就头疼。”秦露仰面倒在沙发上,眼睛望着天花板出神。

年节是秦露他们家家庭矛盾的高发期,原因是老太太一到这种时候就想起儿子“没有一个接户口本”的孙子,气就不顺,对儿媳孙女横挑鼻子竖挑眼,旁边还有两个女儿站脚助威。

秦妈妈这人又是个直脾气,努力把事事做到最好,嘴上却不会说什么好听的做表面功夫,更不肯委屈到女儿。

秦露从小看着妈妈受奶奶和姑姑的无理刁难,对她们的感情可谓爱恨掺半。

这一个新年又是一次小型的家庭战争,秦露离家时,家里的战火还未彻底熄灭。

“那你这么出来和咱们一起玩没关系吗?”苏和和顾于兴有点担心的问。

“反正她们看我也不顺眼,我不在家,她们气还能顺点,能少挑我妈点毛病。”秦露撇嘴。

苏和没说话,只是轻轻抚了抚秦露的背。

要说秦露家的事也确实够闹心的。

奶奶的重男轻女,婆媳关系的不和,父亲的左右为难,七大姑八大姨的不省心。

对于这些,秦露作为一个孩子是无能为力的,可身处其中怎能不替父母为难烦心,因为老太太的态度,想必她从小也受了不少的委屈。

苏和没在那样的大家庭里生活过,很多时候她总是一个人生活。也就是在父母离婚之后,跟着母亲当过一段时间的拖油瓶,算是有了一段相对正常的家庭生活,虽然生活得非常不愉快。

倒是在工作之后给几位同事当过人形树洞,借着同事们的叙述旁观了一出出“人间喜剧”。总结起来不外乎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认真说起来也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矛盾,用过去的话讲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

可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矛盾长年累月的积累起来,会产生难以弥和的裂痕,甚至会毁掉一个好好的家庭。

而家庭环境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性格形成上的影响和改变也往往是成年人们想象不到的大。

长期生活这样的家庭之中,在刚才的叙述里秦露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早期的中二症状,此外,对婚姻,对家庭和亲情也开始出现了一些较为激烈的想法。

苏和觉得不能说秦露的看法就是偏激的,因为这确实是她的个人体会,也确实是很多家庭问题的体见,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决定一个人看法,别人没有这样的经历也就没有权利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她的看法偏激。这样的情绪和经历都不是一句圣母式的“偏激”就能解决的,只能是个人或是慢慢地消化和解,或是将来遇到机会释然化解,否则这样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一生。

苏和自己对这一点就深有体会。

此时作为一个旁观者能说的能做的也只是,“那今天就多待一会儿,要是你家里放心今晚就在这里睡好了,咱们明天一起上学。”又转头对顾于兴问,“要不要一起?”本来是想借此让秦露暂时逃离家里的压抑,可说着说着,苏和自己也有些开心起来,“我睡的那张床很宽很大,我们三个睡在一起也不会挤。”

顾于兴闻言就笑开了,雀跃着马上就要答应下来,但话没出口又转头去看秦露。

秦露先是听得很兴奋,三个小伙伴可以一起睡觉一起上学,作为一个上厕所还要结伴的小姑娘来说脱口就想答应,可话到嘴边又犹豫了起来,最后还是担心父母的心占了上峰,十分抱歉地看向苏和和顾于兴。

苏和看得出她的犹豫,于是和声安慰她,“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

顾于兴在一旁使劲冲她点头,十分用力地安她的心。

为了转移秦露的注意力,苏和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阳台去看新开的牵牛花,今天的牵牛依旧很给力,一口气开出了四朵花来,嫩嫩的浅蓝色小喇叭俏生生的。

秦露的性格本就开朗,气也气不长,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认真生气早就气死了,看了一回花,又说了一会儿话,这个脾气疏朗开阔的姑娘又是笑盈盈。于是几人下楼,将各自的书包拎到餐桌前开始写作业。

今天秦露三个人的书包份量都不轻,大量的作业、练习册、书本、从家里带的零食,还有装着午餐的饭盒,加在一处沉甸甸的,顾于兴都不敢拎书包带子,直接把书包抱在怀里。

五个人还是照例团团围坐在餐厅的大餐桌边,苏和去泡茶水,程蔚洗水果,另外三个从书包里往外掏各自带来的零食,分门别类地放进大茶盘里,一边学一边吃。

苏和的作业昨天就写完了,程蔚一字没碰,专等着今天一起抄,周昊和苏和一样提前完成了任务,顾于兴还剩一小部分,秦露家里连个安静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又生了一肚子的气,和程蔚一样也是半个字没写。

没写完,没抄完的都埋头先把作业完成,苏和和周昊两个各自复习,偶尔互相研究交换一下思路。过了一会儿,顾于兴也加入了进来。

“和我的解法不一样啊,我觉得你的公式引得不对。”顾于兴和周昊两人因为一道有点超纲的数学题讨论了起来,两个人都是有耐心的人,说起话一细细致致的,也不着急,单拿了一张纸,慢慢地列着算式,一步一步地解。从头到尾解了两遍,意见还是不能统一,又叫了苏和一起来解。

苏和看了原题,又伸手去要两人的演算纸来看,一转头看到身边正抄着作业的程蔚也凑了头来看,有点疑惑地问,“怎么了?”

“看看。”周昊和顾于兴两个人讨论的时间实在是太长,程蔚也跟着听了两耳朵,这题的题面出得挺有意思,他也听出了点兴趣。

苏和见他脖子抻得费劲,干脆把纸递给了他。

程蔚还真就接过演算纸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琢磨了一会儿干脆拿起了笔在演算纸的空白处飞快地写了起来。

小伙伴都知道程蔚对学习从来不感冒,上课基本不听,课后作业全部是抄的,这会儿见他难得对一道数学题有了兴趣,甚至还动手解起题来,由不得大家不惊讶,这会儿都聚到他身边围观起来。

“和顾于兴的一样。”程蔚的题解得十分之快,只是与顾于兴和周昊所列的解题步骤相比,他写出来的就十分简略,几乎是直接从算式跳到了答案,而且方法与同他答案一致的顾于兴也完全不一样。

顾于兴拿着他的答案看了一会儿,迷惑地问,“你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这么算啊?”

周昊也接过去琢磨,然后他的想法和顾于兴也差不多,“我怎么越看越糊涂了?”

他们两个倒不是不信任程蔚,只是对程蔚这个缺少步骤的算法感到不解,他的思路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

苏和和秦露觉得这三人的样子挺有意思,干脆放下手边的事也解起了题。

这道题确实有点绕,周昊一不小心就被绕了进去,苏和和秦露的答案也与顾于兴一致,解法和思路也一样,独有程蔚这个上课下课混日子的家伙心血来潮解出了正确答案,解法却与别人完全不一样。

数学题在很多时候不只有一种解法,这点大家也都知道,但程蔚的问题在于他省略了太多步骤,又因为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匮乏,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却说不出来,无法向别人解释和沟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