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关系社会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三章关系社会

学生们都暗自腹诽,切,是老师你自己轻松,而不是我们轻松吧?没考试就被占了课,考完试那就更占得理直气壮了。  如果不考虑被主科占课问题的话,还真像是三位老师说的那样,稍微用点心,使点力也就过去了。

音乐课平时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学期下来有一半课时都被主科老师给占了。剩下的一半,音乐老师在其他课堂纪律好的班级还能给讲讲乐理知识,搞点音乐欣赏之类的,到了一年二班这里,没别的,一上课就弹琴唱歌。喜欢唱的就跟着唱两句,不喜欢的就在下面一面滥竽充数,一面说话搞小动作。

到了开始考试的时候,音乐老师让学生们拿出还十分新的音乐书,给大家划乐理知识,音乐赏析,然后开卷考试。再点几首歌,让每个人选一首唱,唱完了就打分。两项一加,考完了。

相对于偶尔还会讲一讲乐理知识的音乐老师来说,体育老师就更加放任自流。其实真说起来,体育课本比音乐课本还要厚上一些呢,也有不少理论知识。但体育老师只有在下雨天,室外无法上体育课的时候才会把他的书拿出来用。可每到这种时候,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会七嘴八舌的在下面嚷嚷,老师我们没带书!

最后一统计,往往带书的只有体育郑老师一人而已。

不过没关系,这种问题难不倒教学经验丰富的郑老师,他把书往讲桌上一放,叫过自家体委曹尚飞,让他拿回座位站着念。他自己则单手从讲桌后提起椅子放到讲台下,往椅子里一坐,双手抱在脑后,一双长腿支地,翘起椅子腿一晃一晃,甚是自在。

曹尚飞还问,老师,从哪儿念?

郑老师很随便的道,随便。

曹尚飞很听话,果然随便翻了一页开始念。这货平时是个话唠,但真让他念起正经课文来,比和尚念经还没有起伏,平平板板,干干巴巴,一边念一边自己就先打起哈欠来。

很快,在这货的带动下,班里的其他人也被他的念经和哈欠影响着零零落落的打起哈欠来,就连郑老师也不能幸免。

瞌睡虫一个传一个,和着窗外单调的雨声,很快,教室里的同学们就像大风天气里麦田中的麦子一般倒了一片又一片。再后来,郑老师的椅子也不晃了,干脆宣布,今天就念到这儿,反正也下雨,没什么事,大家一起睡觉吧。于是,他又把椅子拎上讲台,往讲桌上一趴,带头睡起觉来。

没了曹尚飞那家伙的念经催眠大法,有些同学很快又精神起来,想悄悄讲讲话,搞搞小动作,却被郑老师给残酷镇压了,“你们要么好好睡觉,要么悄悄学习,不许说话打扰别人睡觉。”

是不许打搅你睡觉吧?

不想睡觉的同学们悄悄在心里腹诽。

这样的体育教育到了考试的时候,在理论方面,郑老师比音乐老师还省事,提前让曹尚飞在班里宣布了考试时间,提醒大伙记得带书。他也不给学生们画范围,只把试卷发下去,自己又拎了把椅子坐在讲台上一翘一翘,对于同学们的不满回道,“不是都开卷了吗?照着书填还不会?惯得你们。”

倒是体能考试的时候,郑老师认真了许多,不过他的手轻,大差不差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比如,百米测试,这是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

跑的快的,如体委曹尚飞这样的自不必说,穿着双破棉鞋没使劲就跑了个全班第一。

也有跑得慢的,对个人百米这种要求速度的项目感到头大。

不过从小学一路考过来大家也都是久经考场,对于必考的项目也都有从前辈们那里传下来的取巧办法。

跑得慢的同学往往请与自己关系好的跑的快的同学带一带。两人一起跑,老师掐起表来就以先到达目的人的时间为参考,这样的手段在郑老师这里是允许的。

于是班里平时跑步速度快的,如曹尚飞这样的同学顿时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被拜托着陪跑了一回又一回。

单纯从自身情况为参考来看,苏和和程蔚跑步的速度都还算不错,但无奈两人海拔有限,都生了一双短腿,捣腾得再快两步三步也赶不上人家周昊的一步半步。

不过苏和和程蔚却都没有请小伙伴帮忙助跑。

苏和是觉得自己跑的话虽然是慢了点,成绩差了点,但又不是不能及格,反正体育成绩不过就是那么回事,都不计入总成绩,费那些事干嘛。

程蔚这个要面子的家伙嫌麻烦,不愿折腾自己的好基友倒在其次,两人的关系早已不再讲究这些小事,主要还是深恨自己腿短,不肯在人前自暴其短。

与音乐、体育这两科比起来,美术考试就更加省事。老师指定课本上的一幅习作讲讲要点让大家照着画,最后交代课代表周末之前交上来,这考试就算完事了。至于学生是否能当堂画完,课后是否找人代笔则全不在意。

据美术课代表说,就连最后的试卷也是几个班的课代表串换着批改的分数,彼此之间还能说情照顾。

苏和感叹,无论什么年代什么年龄,只要有人就要形成关系社会。

与体育考试一样,美术考试苏和也没找人帮忙代笔,虽然她涂鸦的水平实在一般,可这成绩也没人在乎,不如自己画两笔自娱自乐一下。

倒是程蔚的画也是让她帮忙代笔的,倒不是为了成绩,否则的话请绘画水平明显高出苏和一截的顾于兴才更恰当,他主要是怕麻烦,懒得自己动笔。

这三科考试结束,在课堂上就更是完全看不到三位老师的身影了,各科老师们侵占课堂侵占的更加理直气壮,轮流瓜分课时。

功课上进入期末收尾阶段,校门前也早早就出现了贩卖各类贺年卡片的摊子。

贺年卡片这东西,苏和自大专毕业后就没再留心过,但在她的感觉里这东西好像自她高中毕业后似乎就不怎么在学生中流行了——也可能是大学生之间交往更加的成人化,不需要一窝蜂的互赠这些。但在这会儿,贺年卡则是每个中小学生年末固定支出的一部分,俗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仨朋友呢,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要送出去几张。而每年在学校门口售卖贺年卡也都是许多小摊贩的一笔固定收入,有专门批了来卖的,也有平时有自己的主要产品,顺道卖几张的。反正一到了年末,别管是什么摊子上,你总能看到贺年卡的身影,即便是卖烤地瓜的大爷也能摘下黑乎乎的手套,从倒骑驴的车把上摘下一个大包掏出几张来,都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不赚白不赚的意思。

大家一起相约选购贺年卡也是学生们在忙碌复习之余的一项难得又固定的休闲活动。送出手的贺卡又漂亮又被人喜爱,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收到的贺卡又多又漂亮同样也是一件倍儿有成就的事。

此外,给好友写贺卡的贺词,字迹是否好看,什么时候送出等等,都是大家心心念念琢磨的内容。

一到下课时候,苏和和秦露,顾于兴三个就一起跑到校门口去逛小摊,一边买了烤地瓜,糖炒栗子抱在手里取暖,一边翻看着各种贺年卡片,其目的大多时候并不是在买,而是在逛,逛街的乐趣就在于此。与她们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大多数是女生,大家比较在乎贺年卡的图案,也喜欢反复欣赏。男生们有此爱好的倒不算多,他们是看着差不多就下狠手,一次性买完送完就算完事。

送出贺年卡的多少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和部分性格。

苏和属于成年人思维,班里人人都送,只不过普通同学的图案就那么固定几类,女生的图案都是各式卡通动物或是花卉,男生则是各式风景或是车辆。只有几位小伙伴的贺卡图案是下功夫选的。

程蔚则是只送给相熟的同学和好友。

周昊与苏和一样,不过他是真的人缘好,每张贺卡也都选得用心。

秦露与他差不多,这姑娘性格开朗,人缘也不错。

顾于兴的歌唱得好,人也长得靓,性格又好,作为级花和年级的知名人物,收到的贺卡多,回送的贺卡也多。

苏和送出的贺卡词写得十分实在,一般同学就是祝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看着熟套,其实到了她这个心理年龄之后才觉得快乐,健康,如意才是最为难得的。

送给小伙伴们的贺卡上的祝福里也有这三项,不过又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各有增加,用词都极其实在。

比如送给程蔚的是祝他越长越高。

她知道这家伙最盼的就是这个,虽然她估计他新的一年长高的可能性还是不高,这位同学很可能和她一样,属于晚长类型。

图案的选择上也花了心思,比如,送给茸毛控秦露同学的贺卡图案她就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只最合意的大熊猫宝宝,圆滚滚,毛茸茸,全角度全方位满足茸毛控小姐的萌点。秦露爱得不行,把它夹进大开本的历史书里,做功课做累了就拿出来看一看,顿时烦闷全消,包治百病。后来更是特意跑到学校附近的礼品店用零花钱淘了个大小正好的相框,把它框起来摆在自己的床头日夜相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