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软壳乌龟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九章软壳乌龟

回去的时候苏和也不敢放顾于兴这个小路痴自己一个人走,特意步行送了她出来,一路不停的帮她找标志性的坐标建筑物,比如,看到流行理发店就可以左转了,看到西来顺回民饭店再向左转,然后看到报刊亭就可以准备过马路……  然而即便如此,第二次,第三次顾于兴上门做客的时候也还是苏和或是秦露他们这些小伙伴们带着来的,一直到了第四次大家才敢放心让顾同学自己带着手绘地图来。

手绘地图是顾于兴自己画的,主意是苏和给她出的,既然方向感不强总是迷路,尤其是隔一段时间不去某地话就会搞不清楚方向,与其把自己给丢了,不如随身带一个日记本,随时做一份简单的路线图。

当然前提是有点小迷糊的顾同学回头不把这个小笔记本丢了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一些二次迷路的。

顾于兴本人倒是挺乐观,“丢了也没事,我再画呗,画得多了印象也就深了,以后也能少迷点路。”

有着这么强大的戈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同学总是让人一面喜欢一面无奈。

本来苏和他们还怕顾于兴这位导航系统总处于失灵状态的路痴此后单独来访时会出现什么迷路的状况,好在小顾同学往苏和家里跑得勤快,又总是走固定路线,次数一多也就记得牢固了。

所谓固定路线就是周昊第一次带秦露和顾于兴走的那条路。

从学校到苏和他们家有多条路线可选,苏和和程蔚连同周昊自己平时走的都是另一条小路,省时快捷,就是路线比较曲折复杂。

细心的周昊当初是为了方便顾于兴记路,带她走的是一条有些绕远的路线,都是笔笔直的大马路,没弯没岔,想迷路都不容易。

那之后虽说苏和他们也带着顾于兴走过几次那条小路,但小顾同学非常有自知之明,她说自己只要记住一条路就好了,再多的路她怕记岔了,远一点总比丢人强。最初走的路总是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安全的,那就没有必要再换其他的路走了,并自嘲说她这就是俗语常说的“一条道走到黑”。

苏和觉得顾于兴这话细琢磨起来颇有智者风范,固守本心不受外物诱惑,也是一种“择善固执”。

牵牛花还在顽强绽放的时候一年一度的供暖期却已经接近。

十月三十一日晚间,暖气片如约渐渐热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地上盖了一层像是重霜一样的小轻雪,苏和重生后的第一个冬天和第一场降雪一起到来,而墙头的牵牛花终于悄然凋零。

苏和一早就收集了不少这株牵牛花的种子,也收集了一些其他颜色牵牛花的种子,计划明天要贴着墙根种上一溜,让它们爬满整面墙壁。那样一直到深秋季节也有花可看,这在气候寒冷的侯城是很难得的。

她也送了一些种子给秦露,顾于兴以及班里几个喜欢花草的同学。那几个同学也在当初寻找观察身边牵牛花的时候顺势收集了一些种子。牵牛花的品种多,颜色也多,几人便互相交换起手里的种子来,相约明年一起播种,再比一比谁的牵牛花种得最好,开得最多。

然而牵牛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明年的花开得再好再美却也不是今年的这一株了。也许正是这种不需要为明年积蓄养分,春生秋死的属性,所以它才一直开得这样的顽强和努力。

苏和翻看着那天小伙伴们在牵牛花前的合影,再望望攀爬了半面墙壁的枯藤,多少体会了一点日本人所说“一期一会”的意思。

即使牵牛不再开花,即使它的生命已经结束,路过客厅拉门的时候苏和仍会经常下意识地望一望那些枯藤。

与供暖期的一起到来的除了初雪和牵牛花的彻底凋零,还有侯城冬天的正式开始。

于是早上起床与天气暖和的时候相比就变得更加的困难和严峻起来。

于单纯对床铺和梦乡的缠绵眷恋之外,如今又多了一层对温暖的留恋和对寒冷的抗拒。

室内有暖气并不冷,这份对寒冷的抗拒还是针对室外天气的。

苏和每天爬起来的时候每每总要咬牙切齿外加在心里喊上数遍“一二三”的号子,才能在最后一秒钟艰难地爬起来。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每天的早餐苏和和程蔚也开始爱上了热腾腾的热汤面和热乎乎的汤烩饭,暖暖乎乎的吃下去,迎面吹来的寒风似乎也少了几分凛冽。

秋末冬初不只是树木落叶,人们不仅要准备过冬的食物,还要开始添置换季衣物。

班上同学们在经过了一个夏天后,很多人在秋天换季的时候都穿起了新衣服,不仅仅只是好看漂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对于这些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们,春天还穿着合身的衣物此时再上身的时候这里那里的已经不合适了,到了不换不行的地步。

不过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困扰到苏和他们三人组。

周昊这半年来并没怎么明显的长个,春天的衣物现在穿上依旧没什么不合身的地方。其实他的个子哪怕就此停留在这个阶段也足够用了。身高对他来说一点都不是问题。

有问题是苏和和程蔚,这二位的身高才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半点变化都没有。

“就当省钱省事了。你看他们长个了,不还得买衣服吗?又费钱又费力的。”苏和拿这个当理由宽慰自家饭友。

可惜她家饭友宁可费钱又费力,听到她这种阿q似的废话半点也不觉得安慰,反问她,“那你干嘛还买?”

因为春秋时候穿的那些衣服不是她买的,是十一岁的小苏和买的,不符合她的审美啊。

“因为我是女生啊,女生爱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

面对这种拿性别和刻板印象说事的回答,程蔚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她,但是两人抬杠已经抬成了习惯,不回点什么实在难受,半天才气哼哼憋出一句,“败家!”

“我有钱啊!”

程蔚,“……”

苏和其实并没有买太多的衣服。

到了她这个年龄……心理年龄,喜好基本已经固定,她不想去追求什么潮流,再加上现在的身体年龄还用不着追求什么潮流。买衣服的要求很简单,看起来顺眼,穿起来舒服,打理起来简便,质量靠得住,足以。

再加上她虽未到发育的时候,海拔稳定,用不着像班里的其他同学那样由于个子蹿得太快,衣服只能穿一季就需要再添,但也只能穿两年,按照前世的生长轨迹,到了初三的时候她也就该长个了。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季节有那么几件衣服替换着穿就行了,尤其还有校服这种适合一年四季穿着的神奇职业装做为补充,就更省了苏和不少麻烦。

弄两件外套,几条长裤,几件衬衫,再到毛衣编织店里织几件手工毛衣就齐活了。

对衣着讲究的程蔚对苏和的穿衣风格颇多意见,外套长裤之类的也就罢了,反正都是基本款没什么特色,谈不上好看也谈不上难看,他的挑剔和吐糟都集中在她的毛衣上。

对于毛衣,苏和喜欢宽松款的,尤其偏爱高领的。从前世到今生这都是她不变的选择,穿这种款式的毛衣胖点瘦点都没关系,肥大嘛,看不出来。而且也不用很整齐,讲究的就是个休闲风,正好适合懒散星人。

苏和定制毛衣时要求十分具体,衣领要高领的,衣服必须要宽松肥大,衣摆的长度要盖到臀部下方二十厘米处,衣袖也要略长,盖过手背,压至手指根部。

一般来说客户对商品的要求越具体,将来找麻烦的可能性反而越小,商家就越高兴越省心。

但听到苏和的要求,毛衣店的店主,一位中年大叔反而有些为难,想了想劝她,这种款式可能比较不适合你这个年纪。

大叔为了照顾顾客的面子说得比较委婉,实则是虽然这种大毛衣不挑穿着者的胖瘦,但不幸的是它比较挑穿着者的身高。

稍微矮一点不是问题,矮到苏和这种高度的就比较成问题了。

于是被程蔚嫌弃道,简直就像是在身上套了条大麻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