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35.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沈补玉彻底不再跟沈檐交流金家账目的事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许是沈檐在中秋那晚的话表达的太有立场,作为一个决策者,他显得太过顽固而愚昧,使沈补玉感到了失望。
在沈补玉看来,娶金玫跟收拾金家的烂摊子其实完全可以做为两件事情来对待,并不是他未尝情爱所以不知爱的力量,而是沈檐完全没有爱金玫爱到要包养她全家的程度。沈补玉原来以为沈檐根本不爱金玫,但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迂腐的家族责任与社会道义在驱使他一意孤行,对于沈补玉来说,无论是哪一种可能,看起来都不是沈檐的作风。
因为无法捉摸,所以他干脆就不再捉摸了,只一心想早点解决了这桩事情,然后可以专心为沈檐的婚礼出谋划策,亲手为他整理衣冠,与家人一起看着他牵起另一个人的手走向圣坛。
扶松花了两天的时间调查那些公司的幕后老板与海都财务的关系,调查结果印证了沈补玉的猜测,细数名单,海都至少有五名高官参与了这次贪污,涉及资金总额高达三百亿以上。但这并不是沈补玉关心的重点,他的重点就只有一个:如果无法说服沈檐的慈悲,那就说服金大宏,让他主动放弃沈氏的救济。
他必须知道金大宏一开始是如何卷入这场贪污的,金家家底虽不如沈家来得厚,但往前几年的固定资产总额也有百亿,好好经营的话,不必自毁生机。因此必定是有了一次经济危机,而且还是不能公示的经济危机,使得金大宏铤而走险剑走偏锋。
沈补玉仔仔细细回忆了这两年来金家的一些交易,数额这样巨大,动静必然不小,可他并未发现异常,在签英国那边子公司的文件时他想到了可能是境外的生意,不被人察觉的话,金大宏很可能是在利用境外某个国家的政策漏洞进行投机套利,这类高风险的生意往往随着对方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失利,套牢之后倾家荡产也不无可能。小小一个生意人,无论如何都是玩不过政治的。
查公账跟查私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的保密性质更高难度更大,沈补玉几乎确定金大宏私人账户里有一大笔资金,具体数额他不能确定,或许足以填补金家公司的漏洞,但那样一来必定所剩无几,因此金大宏打着算盘要沈氏来填,这样不但转亏为赢,还一举两得。
沈补玉想清楚了这些,便真心佩服起金大宏来,一错再错誓不回头,把一次投资失败滚成贪污大案,真是蠢的登峰造极了。
扶松隐约察觉到沈补玉要做些出格的事情,他担心他的安危,沈檐曾说过整个沈氏没有沈补玉的性命重要,因此他在公司总部几千人里只选了有特种兵经历的他来做沈补玉的贴身助理,且不论沈檐是如何得知他这段没有写在履历上的特殊经历,对于沈补玉,他确实是当作掌上明珠胸前宝玉,如果可以,扶松相信沈檐会拿自己的性命交换沈补玉的性命。
一个前特种兵的直觉,也许不是太靠谱,但也八九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