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避嫌
第95章避嫌
一早,周钊就进宫去了。
正殿里头,北安侯、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乃至乔相都在。
皇帝站在桌前,细细端详一副江山图。
“朕继位以来,还未曾出过京城。”他将宣纸举起,慢吞吞道,“倒不如诸位卿家,见多识广了。”
这话怎么敢听?几人顿时唰唰跪倒一片。
尽管不少人都心知肚明,此前江南奕亲王谋逆之事,皇帝必然亲身坐镇,但只要皇帝不认,那么他就一定是没有出过京城一步的。
兵部尚书莫仁秋战战兢兢道:“陛下,莫非是想出去走一走?眼下天寒地冻的,倒不若等开春,办一场浩浩荡荡皇家围猎,也松快松快。”
皇帝一笑:“小丸若听了你的话,必是高兴的。”
小丸是他爱女李挽的爱称,莫仁秋不敢擡头,只笑着附和:“能让公主殿下开颜,也是臣之幸。”
又是一息沉默,皇帝才慢慢道:“都起来吧。跪着做什么。”
众人起身,他看向周钊:“你去过神机营了?如何?”
周钊:“臣见其中井然有序,士兵虽练得艰苦,却也有精神、有韧劲。无论兵刃甲胄,皆预备完全,想来曲统领是下了大力气的。”
皇帝看他一眼,忽然笑起来:“朕就说,这事实在不必叫你去做。你说呢?仁秋?”
莫仁秋又是‘啪’地一跪,叫周钊听了都心疼他那膝盖骨:“陛下——这事还需从长计议啊陛下——”
皇帝一听他拖长了声气就烦,擡手揉揉眉心:“鉴明啊,你怎么说?”
高鉴明拱手:“以老臣看,这事无论交托谁手,总要以大局为重。”
“神机营固然是兵部手里一把好刀,却也耗了不少磨刀石、刀鞘,才成就这一把刀。”他不急不缓道,“只是咱们是不是还要再这样磨一次?臣想,还是以陛下圣断为要。”
皇帝听了,也不免点头:“这样讲,不若还是由兵部捏着。只是原先那一班子人便不要用了,”
莫仁秋还来不及嚎啕,楼知怯就点了头:“臣也是这样想。”
周钊立刻跟上:“臣附议。”
高鉴明也道:“臣附议。”
皇帝点点头:“乔裴,你怎么说?”
一直不吭声的乔裴被他一点名,登时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片刻后,他答:“臣附议。”
尽管莫仁秋咬牙切齿万分,最终神机营却也被抛给了兵部。
出门时,他险些直接撞上乔裴的肩膀。
高鉴明年老,撞出个好歹不行;楼知怯和周钊,两个武夫,把他自己撞出个好歹不行。
果然,还得是乔裴。
况且他有所耳闻,这位一直大权在握的宰相,已经有意随潮而退,岂不更可以撞一撞?
乔裴回头,便见他一声冷哼:“乔大人,借过!”
紧接着就只能看见背影了。
周钊平日镇守边疆,回来见了一场闹剧,难免解乔裴那日同他说话时淡然的语气。
以他看来,这人恐怕有心辞官,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若是他常年累月呆在京城,磨破嘴皮才干成一件早就该如此的事......
周钊说不好,他大约也会灰心丧气,至于说辞官,又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事了。
毕竟皇帝待他,有知遇之恩,又无比信任。
前朝之亡故,是因为他们没有优秀的将领吗?不是的。
是末帝明知战机紧要不可延误,却仍坚持要前线将士等到他发号施令再动作,违者处斩,才让原本如狼似虎的军队溃不成型。
有此前鉴,周钊又怎么能不钦服当今的圣明?
至于乔裴,那是他自己的事。
却不知道他跟自己,全然两样的人,又是谁更能让沈荔......青睐?
正想着,乔裴从他身边经过,忽然停步。
周钊见他似乎有话要说,只好跟着停下。
“周将军这是要去哪里?”
周钊挑眉:“沈记。”
他看着乔裴纹丝不动的神情,启唇道:“与沈掌柜有些......私下里的事要谈。”
说完,勾唇一笑:“所以乔大人没有要事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乔裴原地站定,轻轻咬着自己舌根,以此叫自己镇定下来。
没关系、没有关系,这是早知道的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