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上元节 - 我在乙游专心致富 - 沉睡蘑菇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上元节

第33章上元节

二月十五,元宵当天就是上元节。

太阳还没完全落山,街上就已经忙活起来了,各色灯笼在微微暗淡的天色里,显现出斑斓的美丽。

原本梧桐街这边一向是小吃摊更多的,但今天又多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小铺子。

有卖饰品的,折扇玉佩珠花发簪,无论男女都能选到心仪的物件。

也有卖面具的,大多是用木头做,也有用竹子的,都很轻便。

有的只雕出个形状,没有染色,那些染色的面具就卖得更贵一些。

还有的卖一些奇奇怪怪手工制品,什么自家雕的木头黄牛、小孩子玩的九连环、用布料攒的小花。

当然,小吃摊也不少。

只是比起往日那些馄饨包子摊,今晚更多的是糖人、糖画、炸元宵之类的甜食。

这些东西用糖很多,成本高,只卖这年节几天。

上元节必不可少的还有灯笼铺。譬如沈荔刚走到和乔裴约定的地方——京城有名的月仙桥下,就已经见到十来个卖灯笼的铺子了。

身边经过的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盏。小孩提着动物形状的灯笼,龙蛇马羊,不过巴掌大;年轻男女则多是花灯,莲花梨花牡丹花,什么形状都有。

如此氛围之下,不买一盏灯笼拎在手里,似乎都枉顾了良宵。

“再往里走,还有更多。”清润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沈荔回头:“乔大人。”

乔裴冲她颔首,顺着少女刚才的视线,看向旁边的灯笼摊。

“若是沈掌柜想买的话......”

沈荔才知道他误会了:“非也,我不是要买,只是在欣赏。”

“欣赏?”

乔裴不吱声了。他发现自己确实很难解这个沈荔的想法。

在他看来,上元灯会人手一盏灯笼是习俗,就像清明节吃寒食一样。

既是习俗,就当遵守。

那么沈荔盯着灯笼看,就应当是想在正式走进喧闹的集市,开始逛灯会之前,完成对这项习俗的遵守。

欣赏......乔裴想,这些灯笼无论做成什么形状,兔子、月亮、鲜花,都只是完成习俗的工具,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

正想着,眼角忽然凑过来一道光。他下意识向旁边侧了侧。

“反应很快嘛。”沈荔拎着一盏做成竹林造型的灯,笑眯眯地在他面前晃了晃。

乔裴看了一眼那灯:“沈掌柜这是何意?”

竹子高低错落,簇在一起变成一片林子。

底下用木板托底,染成灰色仿制石头堆积的形态。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盏灯很适合你,打算买来送给你而已。”

乔裴:“可是一向都是男子买灯给女子......”

沈荔:“你也说了那是一向,我这个人一向不按照一向来。”

乔裴一时无言以对了,因为他发现沈荔说的没错。

她若按照一向来......两人也不会有今日上元节之约了。

这头的灯笼铺小贩也喜滋滋地撺掇:“是啊是啊!这青竹灯笼秀外慧中,造型雅致,很适合这位公子的!”

沈荔给了钱,笑眯眯纠正:“岂止秀外慧中?分明是,‘独有幽窗竹,依然绿玉柯’。”

灯已经送到乔裴跟前,她目光轻轻落在青年俊美的面容上,低低念完后半首诗:“‘当风转孤挺,带湿自婆娑’。”*

“如此才对。”

乔裴正要接过灯笼,听着她的溢美之词,手指微微一抖。

但在沈荔看过来之前,又稳住了,接过灯拎在手里,和沈荔一道向集市中走去。

......那诗他虽没听过,但凭一贯素养,也能品出是以竹喻人。

——纷纷雨后,窗前绿竹青翠幽然,唯独立在原地,迎风轻摆着光洁鲜亮的枝干,如此孤傲不屈。翠然枝叶裹着细细雨珠,湿润纤细,将原本的绿意晕染得更加深邃,随风而舞,姿态婆娑动人。

当是以竹之姿态,喻君子面对风雨仍初心不改的节操才对。

但被她一念......

仿佛只是为了,夸他容貌动人。

乔裴想着,不由得手腕轻擡。青竹灯笼的幽光,衬得他指尖愈发白皙了。

......背也挺得更直了些。

即便是上元当日,在集市里摆摊也要守规矩。依然是几根粗而高的木头沿直线划开,中间是行人行走的地方。

沈荔和乔裴商量,先把左边逛完了,再回过头来逛右边的摊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