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御前举荐
圭甲宫中,太子已经被罚禁足自省了好几天了,他坐在宫殿正中央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从萧景宣入主东宫六年以来,他还从来没有栽过这么大的跟头。
萧景宣怎么都想不通,自己的计划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
皇后和萧景桓都摆出一副不再和他作对的态度出来,麻痹了他的神经,让萧景宣大意了。
还好外面还有谢玉看着,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情况。
只是自己被禁足在这圭甲宫中,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这段时间里岂不是由着誉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庆国公的案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萧景宣正在发愁的时候,一个小太监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殿。
"殿下,奴婢给您带消息来了。"
小太监一边向殿内走来,一边开口向萧景宣说道。
"快…快说,母妃那边怎么样了?皇后有没有为难她?"
这个太监是越贵妃宫里的,也算是越贵妃的心腹之一,由他来传递的消息萧景宣才能相信。
"回殿下,越娘娘一切安好,皇后这次并没有对娘娘做什么。
皇后把娘娘安排到清黎院后就回宫去了,还和以前一样深居简出的,并没有再去过清黎院。"
太监的回答让太子萧景宣很是惊讶,这不像是皇后的作风啊。
皇后一向都是小心眼,有这么好的机会能拿捏母妃,她居然不出手?
"朝廷那边呢,誉王最近又做了什么?"
萧景宣继续问道,他不信誉王也会这么低调。
"誉王就为陛下监督了文试,也没有其他的动作,最近几天也没有去上朝。
谢侯爷让奴婢告诉您,夏冬大人已经回京,庆国公的案子成了。"
太监继续禀告道,萧景宣听后脸上并没有露出笑容,而是变得阴晴不定了起来。
"老五这是什么意思,他是真的转性子了,连庆国公都不保了?我怎么越发看不懂这个老五了……"
萧景宣喃喃自语的说道,他想不通萧景桓是什么意思,难得赢了自己一次,居然还不穷追猛打落井下石?
萧景桓会有这么好心?
"谢侯爷让殿下一定要忍耐,马上就到年尾了,到时候他会想办法让陛下恩赦殿下的。"
太监继续向萧景宣劝说道,他怕萧景宣不服气,又做出什么让陛下不高兴的事情出来。
"本宫明白了,你回去告诉母妃,让她不用担心本宫。
本宫在这圭甲宫里只是有些无聊,吃穿用度都和原来一样。
还有谢侯爷,你让人给他带话,就说本宫在这里等着他的好消息。"
萧景宣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自省,难说哪天父皇的气消了就让自己出去了。
"奴婢明白了,殿下保重,奴婢去了。"
太监说完后就告退了,只留下萧景宣一个人在圭甲宫殿内。
萧景宣转身走到了矮桌面前坐下,拿起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
"老五你别高兴得太早,本宫还没有输呢,等我出来要你好看……"
武德殿内,萧景桓领旨入宫面圣。
他才刚走进武德殿就看到了跪在皇帝下首的夏冬,萧景桓顿时就明白今天皇帝叫他来是干什么的了。
只是萧景桓没想到夏冬这么快就来向皇帝汇报庆国公的案子了,在萧景桓的记忆当中夏冬似乎提前了许多。
"儿臣参见父皇。"萧景桓向皇帝拱手行礼。
皇帝对着萧景桓摆了摆手,让他免礼。
"为臣日夜兼程,在滨州明察暗访,终于把整个案件查问了清楚,请陛下查看案情邸报。"
夏冬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拿出了一本提前准备好的奏章,举过头顶,请皇帝查看。
一旁的高公公立刻走了过去,从夏冬手里接过奏章,送到了皇帝的案前。
皇帝拿起奏章就看了起来,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最后甚至都有些咬牙切齿了起来。
"庆国公家的外戚居然在滨州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来,真是把朝廷的脸面都给丢光了!"
皇帝啪的一声把奏章重重的砸在书案上,脸色阴沉的大骂庆国公。
夏冬不愧是悬镜司独立掌镜使,把整个案子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有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是如何发生的,奏章里都写得非常的详细。
庆国公柏邺在这个案子里的作用也十分明白了,是他指使自己的亲戚侵占他人田地,还奴役压榨百姓给他们家干活。
不听话的人直接被杀死,甚至还强占民妇,一桩桩一件件事都非常的骇人听闻。
"夏卿辛苦了,这次你做的很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