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报复她这是用这件事情来报复自己……
第136章报复她这是用这件事情来报复自己……
大太太说这话时,已是几近歇斯底里,她的眼中竟难以掩饰对一双儿女的恨意,这样的眼神让谢鸳浑身不由一瑟缩。
却在这时,外头车轮子的声音响了起来,谢鸳下意识回头,却见不知何时,哥哥谢陵竟过来了。
见着哥哥,谢鸳再也抑制不住豆大的泪珠落了下来。
谢陵见着妹妹紧咬下唇,却还是忍不住哭泣出声,便知她心里有多难过,多委屈。
他坐着轮椅缓缓上前,伸手紧紧抓着谢鸳的手,开口道:“你比哥哥强,能直接退了这门婚事。”
说完,谢陵目光看向大太太,讽刺道:“母亲想一双儿女站在高处,如此母亲便能够风风光光,受人追捧。可母亲却是忘了一件事情,我和鸳儿不是你手中的棋子,更不会成为弃子。”
大太太被谢陵这样冷嘲热讽,脸上瞬间青一阵白一阵的。
她不知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她自问她这大半辈子所作所为皆是替一双儿女筹谋,可到头来,她这一双儿女却都对她心存怨怼,半分都不把自己当做亲生母亲来对待。
大太太不禁心里难受极了,她不明白,老天爷何以要这样对她。
可她知道,她不能服输。一双儿女这样和自己生了嫌隙,那她还有孙儿的,只要等她有了嫡长孙,她一定要精心教导,她不会毫无指望的。
谢陵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却像是明白她在想什么一样,眼中带着厌恶道:“母亲,您别痴心妄想了。这辈子,我都不会有孩子的。我一个废人,不会再在子嗣的事情上费尽心机的。何况,我再不想母亲因着爵位的事情每天心里都充满算计。既如此,那我们长房嫡支倒不如直接断了的好。”
大太太听着儿子这番话,丝毫不疑心他在吓唬自己,可也知道儿子不是故意吓唬自己,大太太猛地冲上前,几乎是伸手撕打谢陵道:“你这孽障,你可知晓你在说什么!你这样的话无异于是让长房断了香火,你怎么能这样报复我!”
谢陵早就料到她会发疯,并没有躲闪,反而是轻笑一声,道:“我们长房怎么可能断了香火呢?父亲身边那么多的姨娘,何况我那几个庶出的弟弟,日后这些弟弟都会有子嗣的,所以长房不可能落得人丁凋零的。”
“而这一切,不都是母亲应该预料到的吗?这些个姨娘都是母亲亲手送到父亲房里去侍奉的。”
大太太如何能听不出儿子对自己的讽刺和怨怼,她几乎气的要晕厥过去。
荣华富贵,爵位之争,受众人追捧,不靠着三房讨生活,她所奢求的一切竟一个都没得逞,还让一双儿女对自己这样怨怼。
她几乎是恶狠狠的瞪着谢陵,声音抑制不住颤抖道:“你是心里还有那小贱人,是不想自己的孩子日后和她的孩子相争,是不是?”
谢陵没有出声,只嘲讽的目光看着她。
一旁,谢鸳也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母亲竟还说得出这样恶心人的话来。
可没等谢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谢陵抓着手上的白玉扳指,似笑非笑道:“母亲魔怔了,竟说出这样不知所谓的话来。可这些话,母亲若是还留有一些理智,就该知晓不该再外头乱说的,否则,母亲只会愈发成为众人眼中的笑话。”
丢下这句话,谢陵看了谢鸳一眼,就离开了。
谢鸳看着眼前闹腾成这般,只苦笑一声,也没上前宽慰大太太,也跟着离开了。
屋里,瞬间只剩下大太太和薛嬷嬷两人。
大太太看着感受着屋里的寂静,到底是没忍住,痛哭出声。
这时,有丫鬟缓步走了进来,回禀道:“太太,郡主回府了。而且宫里传了消息出来,说是郡主御前请旨,说是长公主丧事若依着皇后娘娘的规制去办,会有逾越之嫌,皇上便允了郡主,就依着惯例办长公主的丧事。”
“但皇上感念郡主的孝心和懂事,所以赐了郡主可以随意出宫内宫的令牌,外头都说,这是皇上对郡主的恩宠。”
大太太听着这消息,却是发疯一般,猛地站起身来,把桌上的茶盏都摔在了地上,“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一个个都这样任性。区区一个随意入宫的令牌,那算什么恩宠,长公主丧事若能依着皇后娘娘的规制,这才是真正的皇恩啊。”
“郡主是疯了不成,她不主动替长公主争取这死后殊荣也就是了,竟还拒了这殊荣,她怎这样愚蠢,这样糊涂!”
大太太是真的气坏了,她只觉着无比的难堪和委屈。
她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件事情是合她的心意的。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和她对着干。
薛嬷嬷当然知道自家夫人心中的难过,可她这会儿也只能劝着道:“主子,您得往好处想,郡主能随意出入内宫,这其实也是独有的恩宠呢。只要郡主能时常在皇上面前露面,那皇上总归会给郡主多一些恩宠的。”
“至于大少爷方才说什么不会留了子嗣的话,您也别太心急了,皇上若这样恩宠郡主,等守孝过后,应该会让郡主有子嗣傍身的。到时候,世子爷还能抗旨不成?”
大太太气的连指尖都在打颤,可也因着薛嬷嬷这些话,她知晓自己不能沉不住气,不能这个时候就自乱阵脚。
她不会认命的,所以,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绝嗣。可嬷嬷说的也不错,守孝过后,皇上该不会看着郡主一辈子活守寡,连个孩子都没有的。
可想到守孝怎么着也得三年,那不就是说这三年自己根本没可能抱了孙儿。
想到这个,再想到虞珣肚子里的孩子,大太太就觉着连老天爷都不帮着自己。
薛嬷嬷哪能不知道她的无力,只开口又劝着道:“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您看三太太当年入京,不也三年的守孝期。”
薛嬷嬷原是想要宽慰大太太的,熟料这些话一出口,大太太愈发郁结于心了。
“三年,虞氏那小贱人三年守孝期在信国公府过的那样卑贱的日子。如今,却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嬷嬷,你说,难不成她就这样命好,她就这样有福运。”
“这京城别的贵女都未有这样的福分的,偏偏她行事狂妄不说,还有那么多风花雪月的事情,流言蜚语不断,若换作其他人,早就遭了夫君的嫌弃,遭了夫家的厌恶了。若是礼教严格一些的人家,少不得把她沉塘,即便不沉塘也早就和休妻一般,没了当家主母的体面了。”
“可偏偏她毫发无损,还愈发得意。”
薛嬷嬷见她不甘心的样子,突然想到什么,提醒她道:“主子,近来这么多晦气的事情,依着奴婢看,宫里许会等长公主丧事过后,安阳公主和驸马大婚的事情也该到了。”
“到时候,这些贵夫人总该前去恭贺的,三太太还能躲着不成?可她若是露面,多少人指指点点啊,到时候,不定会有什么事情呢。”
“而且大家不都说驸马对三太太念念不忘,安阳公主不可能对这些流言蜚语无动于衷,何况三太太得罪多少人啊,那日未必真能全身而退的。”
听着这话,大太太终于是神色缓和了一些。
是啊,她倒是忘记了,安阳公主和驸马大婚,也确实不可能再继续拖着了。
安阳公主当初是御前请旨选了徐云亭做驸马,那肯定是少女怀春,对驸马倾慕不已,她就不信安阳公主当真能够忍得下这口气。
日后,肯定有好戏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