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外室真的犯不着替虞昭出头
第125章外室真的犯不着替虞昭出头
虞珣回府后直接被老夫人叫了过去,最终老夫人却并没有让她把手中的掌家之权分给嘉平郡主,一时间,府里的下人们便又暗暗议论起来。
“老夫人这么急着让人直接叫了三太太过去,可见是对三太太存了不满的。怎的最终三太太却依旧能够全身而退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三爷方才可是也往老夫人院里去了,听说啊还为了护着三太太在老夫人面前失了恭顺呢。你想想啊,老夫人瞧着三爷这样的态度,心里再是不满三太太,也不可能让三爷下不来台的。”
“可今日太后娘娘特意召了三太太往宫里去,不就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让所有人都觉着她对三太太不满吗?老夫人却还这样护着三太太,这莫不是连太后娘娘的颜面都不给了。”
这时,一个身着藏青色褙子的婆子低声道:“这说到底是家事,太后娘娘即便是心疼郡主,还能真的逼着三太太交出掌家之权不成?再说了,郡主虽身份尊贵,可如今长公主殿下已经薨了,太后娘娘也这个岁数了,当真能为了郡主真的让我们显国公府下不来台。老夫人便是清楚这个,所以才没真的给三太太没脸的。”
外头的流言蜚语虞珣其实早就预料到了,只她根本没有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三爷这些年征战沙场立功无数,如今又执掌御龙卫,只冲着这个即便是老夫人也不可能真的不顾及小儿子的想法。
自己毕竟是三爷的发妻,老夫人不可能真的犯蠢,因着自己心里那点不满和儿子生了嫌隙的。
只是知晓因着这事老夫人或许又对自己有了些小小的不满,虞珣还是没忍住暗暗叹息一声。
“姑娘,姑娘,信国公府那边传了话过来,说是说是出了大事,让您回府一趟。”虞珣心里正暗自感慨着,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道。
出了大事?虞珣看着进来回禀的丫鬟,眼中满是疑惑。
自打上次父亲和母亲忌日自己回去信国公府一趟后,这些日子虞珣也没关注信国公府那边的动静。
可除了过继嗣子还有和两广总督府往江南擡父亲母亲棺木回京的事情,还能有别的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见虞珣眼中的疑惑,丫鬟忙又低声道:“方才那嬷嬷还藏着掖着不肯全说出来,奴婢便和她说,我家太太这些日子诸事烦身,若嬷嬷不肯说,那就不怪我家太太不给老夫人面子了。听奴婢这么说,那嬷嬷才肯告诉奴婢到底发生了何事。”
“姑娘,您怕是想不到,就那姜家二姑娘姜绾,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和两广总督府那公子勾搭在了一起,听说还被安置在了外头,而且还有了身孕。这事也不知怎么的,竟被三姑娘知道了,三姑娘闻着这消息直接就哭求到了老夫人面前,说两广总督府若真的想结亲,就不该这样作践她。”
虞珣做过无数个猜想也未曾想过,这个被老夫人直接打发了的姜二姑娘姜绾,竟然会再次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姑娘,当初老夫人可是给了姜二姑娘不少钱财的,她若好生利用这些钱财本本分分过日子,也能和寻常的妇人一样,当人家的正妻。可现在倒好,竟是暗中给总督府的公子做了外室。她这不是故意和您过不去,故意膈应您吗?”
“这谁都知道三姑娘日后是总督府公子的正妻,您虽和三姑娘没什么姐妹情分,可到底是堂姐妹,姜二姑娘做这样龌龊的事情,不是故意让三姑娘迁怒到您身上,让您和三姑娘愈发生了嫌隙吗?”青黛不由愤愤道。
虞珣听着这话,心里也觉着这事太出乎意料了。
这姜绾已经拿了自己的卖身契,所以如今不算是贱籍的。可姜家出事才多久,她就这样给人做了外室,还有了孩子,这多少不像是曾经世家大族的女子做得出来的。
“姑娘,你要回去吗?”青黛低声道。
虞珣看着青黛,嘲讽道:“我回去做什么?难不成祖母还要让我逼着总督府对姜姑娘做什么?让两人一尸两命!”
在虞珣看来,她和虞昭本就没什么姐妹情分,所以真的犯不着替虞昭出头。
何况,她总觉着这事情诡异的很,姜绾也算是自幼熟读女戒女训,不该这样自甘堕落给人当了外室的。这外室可是连妾都不如的。
可偏偏,姜绾竟做了这样的选择。
看自家姑娘讳莫如深的眸子,青黛下意识道:“姑娘可是觉得此事有异?”
虞珣也说不上来自己是什么心思,这事儿虽说有些巧,可或许在姜绾看来,这未必不是一条出路呢。总督府公子如今虽在京为质,可将来肯定是要回江南去的,若姜绾能给总督府公子诞下子嗣,到时候肯定会随他往江南去。
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依着总督府在江南的显赫,姜绾确实是可以继续过富贵荣华的日子,未必就比当初费尽心机想要给三爷做妾强。
不过不管怎么,虞珣确实不会依老夫人的意思往信国公府去,替虞昭出头。
信国公府
信国公老夫人脸上已无前些日子的喜色,方才虞昭在她这哭了一场,哭的她都烦了,直接便打发了虞昭出去。
等虞昭离开,信国公老夫人难掩愠怒道:“总督府这是做什么?既是和我们虞家结亲,那便是结两姓之好,他家公子怎好做出这样的糊涂事来。”
“何况,若只是寻常的外室或者烟花之地的女子也就罢了,偏偏是那姜家姑娘。这京城谁不知道姜二姑娘之前和谢家三爷那些牵扯。”
窦嬷嬷清楚,自家老夫人在意的哪里是区区一个外室,她只是觉着这件事情会让虞家跟着失了脸面。
毕竟,两广总督府帮忙擡大老爷棺木回京的事情,可以说是这段时间京城的美谈呢。
这才多少时日,他家公子竟做出这样的丑事来。
“老夫人,也难怪方才三姑娘往您跟前来哭求,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二太太如今被休,谁还能给三姑娘做主呢。何况,便是二太太在,总督府也未必会给二太太这个面子。毕竟,这样的丑事其他世家大族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现在问题就是,这事情若不早些解决,若是被更多的人知道这丑事,只恐让别人说总督府其实并不怎么把我们国公府放在眼中呢。”
听着窦嬷嬷的话,老夫人神色愈发阴沉了。
这些日子外头本就有传言,说是总督府之所以肯结这门亲,不过是因着想要借着这姻亲攀附谢家三爷。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别人肯定会说,这是因着虞珣根本不把信国公府当自己的娘家,所以总督府才敢这样给虞昭没脸的。
想到外头人会这样指指点点信国公府,信国公老夫人便愈发拉下了脸。
她就不明白了,她怎就得了这么一个油盐不进的孙女。
“老夫人,您也别太动怒了,虽二姑娘和三姑娘堂姐妹没什么姐妹情分,甚至还多有嫌隙。可如今这外室可是那姜家二姑娘,姜家二姑娘当初那样上赶着给谢三爷做妾,这事情二姑娘不可能心里没有计较的。”
“二姑娘或许会因着之前心里的那些不快,替三姑娘解围呢。”
窦嬷嬷这话说的其实心里也挺没底的,实在是在她看来二姑娘的性子挺冷淡的,她也有些捉摸不透,二姑娘这次会不会帮三姑娘。
可心里虽是没底,窦嬷嬷依旧宽慰老夫人道:“而且啊,这次二姑娘被太后娘娘召到宫里去,可是失了很大的颜面呢。她未必不会想借着这姜绾的事情,让众人清楚,她依旧被谢三爷宠着。毕竟,若总督府真的解决了姜绾这外室,那这代表总督府给谢三爷面子,那这就说明不管外头怎么议论纷纷,说二姑娘和驸马爷宫门口相遇的事情,谢三爷其实没计较这事,更没有因为这事和二姑娘闹了不快。”
信国公老夫人听着这话,脸色果然缓和了一些,“你说的在理,她便是不待见虞昭这个堂妹,不想理会这事,她也该借着眼前这事让京城上上下下的人都知晓,她依旧得谢家三爷的宠爱。”
说完,老夫人想到什么,竟是有些讽刺道:“她啊,也就长了一张颇具姿色的脸,不仅仅是勾的谢三爷,谢家大少爷,连那驸马爷也得对她念念不忘。但是除了这张脸,她这性子,我是当真不喜欢。不过我是她的祖母,自然是盼着她好的,毕竟我们国公府也沾了她的光,所以啊,她最好能一直这样的好摸样,知道怎么固宠。”
信国公老夫人这话才说完,却见外头一阵脚步声传来,只见方才往显国公府传话的嬷嬷走了进来,“老夫人,二姑娘她,二姑娘无意插手那姜二姑娘的事情。”
听着这话,信国公老夫人再也压制不在怒火,气急道:“我便说她性子不讨喜吧,这样不知所谓的性子,我看京城这些贵女里也挑不出一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