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去查反倒是往三太太那里兴师问罪去了…… - 我栖高门 - 桐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栖高门 >

第106章去查反倒是往三太太那里兴师问罪去了……

第106章去查反倒是往三太太那里兴师问罪去了……

因着母亲的薨世大太太得以回到府中,而且回府后一副俨然能拿捏住自己的样子,嘉平郡主心中怎能不恼。

而让她更恼羞成怒的是,今早侍奉母亲身边的嬷嬷竟是递了话过来,说是母亲薨世前留了话,她手中那些私产虽都是留给女儿的,可前提是嘉平郡主能好好在国公府过日子,等到她和谢陵得了子嗣后,这些东西才会归她所有。

因着母亲骤然离世,嘉平郡主已是惶惶不安,闻着母亲竟不肯轻易让自己拿了这些私产,嘉平郡主顿时豆大的泪珠便落了下来。

“母亲怎会这样为难我,她明知我瞧不上谢陵,明知我心里只有郡马,她怎能这样逼迫我。”

丫鬟也没想到长公主会这样做,可瞧着自家郡主恼羞成怒的样子,她却是着实松了一口气。

郡主如今在这国公府,若想之后的日子能顺遂些,就只能安心和大少爷过日子的。可她不过是当奴婢的,即便是劝,瞧着郡主动怒,她也不敢再开口。

如今,长公主留了这遗言,她倒是无需再操心了。

这样想着,她劝着嘉平郡主道:“郡主,长公主这样做,还不是担心您,挂念您,害怕您做了错事,在这国公府没能有容身之地。而且,长公主之死宁远侯府这个时候即便是眼红长公主留下的那些私产,可因着他们心里有鬼,也不可能真的想分了这些家产的。所以,这倒是省得郡主和他们争了。”

“有了这些私产,您和大少爷得了子嗣,膝下有孩子傍身,您还怕日后没有倚仗。纵那虞氏如今当家,可您也不必在她手底下讨生活,不是吗?”

说完,丫鬟又苦口婆心道:“郡主,依着奴婢的意思,您这会儿不该再这样和大少爷僵持不下的,您主动往大少爷房里去,便是有示好之意。这事儿即便传到太后娘娘还有皇上耳中,也会知晓您懂事了。”

嘉平郡主却是自嘲的笑了笑,“想我之前还那样骄傲,只当有郡主的封号,即便母亲去了,日子总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没想到,母亲却这样逼迫我,纵是没有孩子,我有这些私产在,日子未必不能和往日一样逍遥。可母亲,却不愿意我随了自己的心。母亲怎就不理解我,谢陵那么一个废人,我若费尽心机的和他圆房,日后我如何还能有脸面,往日里那些忌惮我的贵女还有宫里的公主们,不定背后怎么笑话我呢。”

丫鬟知晓自家郡主心中的不平,可她也没多说什么,毕竟长公主薨世,郡主也该守孝的。和大少爷圆房的事情,倒也不急。

谢陵并不知道长公主薨世竟用私产的事情逼迫嘉平郡主和自己圆房,他这几日里随瞧着自己废物一样的身子,偶尔还会喜怒无常,可到底还是接受了自己落了残疾的事情。

好在有郎中在,每日针灸加上敷药,让他的气色瞧着比之前好了许多。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母亲从庄子上回来后竟是那般姿态,想到自己和嘉平郡主的婚事外头人都在说自己是为了爵位,如今长公主薨世,母亲却已经惦记上了长公主留给郡主的私产,谢陵如何能不觉着羞恼,因着羞恼,他眼中满是自嘲和愤恨,伸手猛地便将桌上的汤药摔在了地上。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小厮走进来,一脸的胆战心惊道:“大少爷,您可不能伤着自个儿啊。几日后您还得和郡主去吊唁长公主,若伤着了可怎么好。”

听着这话,谢陵更恨了。

他恨厌恶自己的处境,他想要和嘉平郡主和离,即便他娶不了自己倾慕的女人,也不想再因着嘉平郡主被人指指点点了。

他哪怕日后一辈子不娶妻,也绝对不要让人说他是瞧上了长公主留给郡主的私产。

这样想着,他猛然想起什么,盯着小厮道:“之前你和我说,郡主这些日子时常往外头去,而且深夜还会出府。这可是真的?”

小厮没想到大少爷竟突然关心起了郡主的事情,可他也不敢瞒着,只低声回禀道:“是啊,郡主总往外头去。守门的婆子都暗中揣测呢,毕竟她虽是郡主之尊,可都嫁到我们国公府来了,名义上说什么也我们国公府的长房孙媳妇,哪好这样经常出门的,岂不让人说了闲话去。”

听着小厮这些话,谢陵却突然有一种即将重新掌控自己命运的激动,只见他一把抓了小厮的胳膊,吩咐道:“这些日子你安排人跟着郡主,但凡她出门,便安排人紧紧跟着。我倒要看看,她藏了什么秘密。”

在谢陵看来,嘉平郡主这般举动,少不得和什么人私会,或者暗中豢养了什么人,否则,也不至于暗中惹了流言蜚语了。他便要借着这机会,抓个正着,到时候他即便是要闹腾的休妻,谁又能拦着他。

小厮侍奉谢陵身边多年了,哪里不知道自家少爷的心思,可他还是没忍住劝着自家少爷道:“少爷,您真要这样做吗?”

谢陵冷冷道:“我谢陵如今虽落了残疾,可还年轻,还是有骨气的。我绝对不会让人说我谢陵惦记着那些钱财,不可能让世人一辈子用这事戳我的脊梁骨。”

“若真是那样,三婶该也会瞧不起我的吧。当初和郡主的婚事,我没有反抗,落得这样的结局。如今,又如何能再继续错下去。”

小厮有些意外,自家少爷竟再次提及了三太太。

可他自幼就侍奉在少爷身边,当然知道少爷对三太太依旧存着不该有的心思。

可他倒是庆幸少爷心中依旧有留恋,否则,如今落得这样的境地,怕是真的没什么能支撑他活下去了。

这边,大太太从老夫人院里出来,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和薛嬷嬷道:“这一次,老天爷还是帮着我的。这若不是长公主薨世,我如何能这么快就回府来。而且,长公主这一去,嘉平郡主也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了,她前些日子时常出府去,我知晓她该是做了什么不守妇道的龌龊事,可这又如何。她若能真心和陵哥儿好好过日子,只要留了子嗣,那我们长房也未必就需要仰仗三房,看虞氏的眼色。”

薛嬷嬷听着自家主子这些话,也难掩笑意道:“主子说的是,这此一时彼一时,之前郡主和大少爷的关系再不好,如今也该想想自己后半辈子该怎么过了。”

说完,薛嬷嬷却突然有些发愁道:“只是即便郡主肯服软,大少爷只怕还会厌恶郡主,不可能让郡主近身的。这就有些难办了。”

大太太却根本不当回事,笑道:“嬷嬷,这宫里那些小主为了得了皇嗣,没少用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这些药那些勾栏之地的女子也时常会用,就想着借此得了子嗣,能让那些贵人们替她们赎身。你说,我若偷偷差人把这药掺和到陵哥儿的吃食中,这圆房的事情又有何难。”

薛嬷嬷听着这话,直接愣在了那里。

大太太把薛嬷嬷的惊讶看在眼中,只没有丝毫的心虚,道:“他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这当母亲的还会害他不成?这若留了子嗣,他落了残疾又如何,有皇上和皇太后在,爵位依旧可以回到我们长房的。”

薛嬷嬷听着,点了点头,可想到留在府中的魏妙容,她还是不由提醒自家主子道,“主子,您既想着让郡主和大少爷好好过日子,那表姑娘,表姑娘要作何处置呢?她是您的表外甥女,这样留在府中,岂不碍郡主的眼。”

大太太今日别提有多得意了,是以根本就没想起过魏妙容这个表外甥女,这会儿听嬷嬷这么一说,她颇有些为难道:“是啊,这若早知今日,当初就不叫她往府上来了。”

大太太说着,暗暗有些后悔,自己之前太心急了些。不过她暗自思寻了下,半晌后却是道,“陵哥儿那样子,郡主即便和她圆房,也不过是为了子嗣罢了。若陵哥儿知晓我算计了他,只怕对郡主更是厌恶不已的。如此,郡主该也不会真的容不下妙容这孩子的。”

“所以,便让她这样在府上住着吧,若她能有些眼力劲,和陵哥儿也得了子嗣,这样其实也不错。她即便得了孩子,也不过是庶子,可不管怎么,我们长房的子嗣多些,总算不得是坏事的。郡主也不至于真的为了这个置气。”

“何况,她既做出不守妇道的事情来,那也该明白,她根本没有资格反对妙容留在府中的。”

主仆两人说着话,却在这时,有丫鬟踉跄着步伐似是要往老夫人院里去,显然是出了什么事。

见着大太太,丫鬟又如何敢瞒着大太太,急急回禀道:“大太太,是那常顺侯夫人,今个儿二太太差人去拿回大姑娘的嫁妆,常顺侯夫人瞧着这架势,脸色瞬间就不好了。还说二太太这样做,怕是被三太太给怂恿的。这不,气势汹汹上门来,没往二房去,反倒是往三太太那里兴师问罪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