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伯过世,江陵真相 - 科举文炮灰夫妻养儿日常 - 二月茧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三伯过世,江陵真相

三伯过世,江陵真相

殿外的礼乐仍旧震耳,偏殿的气氛十分沉凝。

游怜山将侄子游编往小太监服里塞,压低他的帽檐,遮住了大半张脸。这副透出不凡之气的眉眼,绝不能被认出来。

“别出声,低头跟我走。”

游怜山攥着游编的手腕。

可刚走出三步,孩子不知又受了何种刺激,捏着一直没松开的短刃,飞快往三殿下养伤的屋子冲去。

“让你欺负我娘!我要杀了你!”

伴着嘶吼,孩子撞开阻拦的内监,径直往榻前扑,刃口逼在了三殿下的脖子上。

“拉开他!”

近身侍卫眼疾手快,直接拎起游编的胳膊,那柄短刃飞出去,撞出脆响。被控制住的游编拼命扭动,眼眶涨红,泪水汹涌。

游怜山追过来,正要为侄子求情。

只见榻上的三殿下缓缓擡手,声音透着沙哑,“不要伤他。”

三殿下看着那团挣扎的少年身影,眼底闪烁复杂情绪。或许有惊讶,有惋惜,还有几分说不清的柔软,“游大人,快带他走……”

游怜山不敢多言,请侍卫反绑了游编,再堵上他的嘴,连拖带拽地将他拉出了殿门。

门合上了,三殿下撑坐起来,看向地上的短刃,低笑道,“那孩子倒有胆气,不怕死,还护着他娘。若他去西南剿匪,说不定真能闯出些军功来。”

这些赞许自是不为游编本人而知。

他被大伯游怜山抗在肩上,动不了,喊不了。

伯侄二人绕到一道小门前,门突然被叩响。

游怜山赶紧把游编往门后一藏,缓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竟是太子詹事府少詹事,升铭。此人身后跟着两名内监。

“游大人此时带个小太监,在这里徘徊,难道不知今日是太子大婚?”

升铭先皱起眉,语气刻意严厉,“若是冲撞了,你我怕是都担待不起。”

游怜山没等辩解。

升铭四下望了一圈,凑近,与他小声道,“四处都是巡逻禁军,我引你走,快些出宫门,再晚就是换岗,不好走了。”

宫后角门,砖墙挡住远处大典礼乐。

升铭掀开马车帘,躬身送道,“车里有些吃的和水,别委屈了孩子。”

又递过一块腰牌,“遇盘查,就亮这个,说是太子府上的太监,发了疯症才带出来的。”

游怜山接过腰牌,简单致谢,拉游编进马车。

车轮碾过路面,声响匆忙。

不多时,游怜山看侄子游编眼眶里的红退了,便解开了他的绳索,“去谢府,安分些,来日跟着沈将军去西南,那里没人过问这些荒唐事。”

游编活动四肢,擡起的眼里满是困惑,“我刚才刺了三殿下,他为什么不报复我,反而让你带我走?”

游怜山把绳子绕成一团,不答反问,“你还没说,谁帮你混进宫的?你又怎么敢拿刀行刺?”

“今日宫里人多,我跟着送贺礼的人就进了。”

游编避开“帮手”的话头,声音低了些,“这些天,我娘天天躲在房里哭,她的难过都是三殿下害的,我不能看着她难过。”

“谁跟你说的这些?”

“我听见阿雪姑姑和娘说话,”游编又急红了脸,“说三殿下小时候跟娘要好,还说要娶娘做王妃……可娘最后嫁了我爹!”

游怜山望着孩子较真的模样,叹了口气,“你心里清楚是非,是好事,但你报复的法子错得离谱。”

沉默片刻,他说出关键的话,试图解释给游编听,“你娘没跟三殿下在一起,不是谁欺负谁。女儿家的婚事,从来由不得自己,就像你爹送你去西南,由不得你愿不愿意,一样。”

游编愣在原地,似懂非懂地低下头。

半晌,他吸吸鼻子,哭声渐大,“祖父为什么要拆散他们?他们明明那么好。”

游怜山声音软了些,“也不算完全拆散,他们有了你啊。”

游编追问,“有了我?那我爹呢?他娶了娘,难道只是个摆设?”

游怜山摇了摇头,显得无奈,“你爹也是身不由己,说到底,他也是受害者。”

这话也许就像重锤,砸在只有十一岁的游编心上,他转过身来,死死抱住游怜山的胳膊,“大伯,我犯下死罪,现在该怎么办啊?”

游怜山拍了拍他的背,“此罪,三殿下不会追究,会帮你掩盖过去。但你不可再有下次,就当为了你娘着想。等去了西南,跟着沈将军,好好练本事吧。好好活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比什么都强。”

这番话绷断了游编的情绪,他埋在游怜山怀里,哭声压抑在狭小的马车里。

五天后。

清晨,京城门开启,吊桥放下“吱呀”一声沉响。

赴西南的剿匪将军沈越,一身戎装立在城外,身后的亲兵牵着两匹马,鞍上捆着简单行囊。

不多时,游编跟着游怜山赶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