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三字经
“你这老头,好生不讲理!我又没说这是我爹爹教的,你就要去告状,这是我自己理解的,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可以告诉我真正的意思!
或者你可以直接去找我爹,大男人动不动就去告状!丢不丢人!”
孔颖达还从未见过敢如此反驳他的学生,哪怕是下面坐着的太子李承乾,也不曾敢如此驳斥他!
“先生,小妹年幼,学识浅薄,我二人蒙学也并非用【论语】而是其他书籍,小妹对先贤之意有些错误理解也情有可原,回去之后弟子会认真教导妹妹,还请先生饶恕小妹无心之言。”
孔颖达气得脸都红了,读了一辈子【论语】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解读,他现在已经不想知道张临钰是教导的,还是小姑娘自己理解的,他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姑娘会如此理解论语。
孔颖达朝张云礼摆了摆手,然后对张云汐弯腰施礼,说道。
“你言之有理,确实是老夫先入为主了,你尚且年幼,老夫本不该对你如此苛责,但老夫还是想听听你为何会如此解读【论语】。”
孔颖达教导了很多学生,他觉得应该是有其他原因导致了小姑娘先入为主,对整部【论语】都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所以他决定先纠正一下小姑娘的思想,至于找张临钰算账的事情,以后再说。
张云汐见老头说话客气,没有在找自己爹爹麻烦的意思,于是缓缓开口说道。
“我听爹爹说过,孔子身高九尺有六,按春秋尺来算,孔子身高两米有余,比我爹爹还高。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之力可举国门之关,君子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孔子皆精通。
他虽然没我爹爹力气大,但比公孙叔叔,韩叔叔都厉害,他带着三千多名弟子,各国都在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周游列国.......”
说到这里张云汐忽然停顿了一下,然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剩下的我没记住,但我想孔子应该不会是跟先生您一样柔弱。”
孔颖达忽然陷入了沉思,他读了一辈子【论语】,如何不知张云汐所说确有其事。
而且他还知道【淮南子】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因为大家都是学习【论语】在先,所以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把孔子想象成一个书生,哪怕是孔颖达恐怕都没想过自己老祖宗是一个力大无穷的猛将一般的人物。
他们都是先读【论语】,再了解孔子,所以才会忽略孔子的武力,但小姑娘不一样,对方是先对孔子有了印象,才去读的【论语】,如果换成是他恐怕也会理解错一些意思。
孔颖达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你的解释言之有理,但【论语】已经传承千年,绝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你坐下吧,以后认真听课便是。”
长了公主是真的替自己小外甥女捏了一把汗,要知道若是这些老头认真起来,面对自己父皇都不客气的。
孔颖达看向张云礼:“你刚刚说你兄妹二人开蒙用的并非【论语】,我可否知道你二人开蒙所用何物?”
张临钰拱手答道:“我二人开蒙所用之书名为【三字经,弟子规】。”
孔颖达好奇道:“哦?可否背诵与老夫听听,老夫还从未听过你口中的两本书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在传,失统绪。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
张云礼稚嫩的语气回荡在学舍中,足足背诵了半个时辰,中间都歇息了好几次,张云礼都感觉自己再背下去就要口吐白沫了。
孔颖达不知何时已经坐在桌案前,沉浸在文章中久久不能自拔,孔颖达良久才回过神来。
“这是你父蓝田县伯张临钰所著?老夫只听闻过你父勇力无双,不曾想年方二十,已经可称为一代大儒!”
张云礼连忙摆手道:“先生,此书并非我父所著,家父年幼时整日混沌不晓世事,全靠乡邻接济才能活命,十四那年才一朝清醒,脑袋中便多了许多知识,其中便有此两篇著作。”
孔颖达胡须都被自己拽掉了好几根,感叹道:“老夫曾闻庄子梦蝶,有道士梦中悟道,不曾想你父十四年梦中混沌,一朝开悟,才有这两篇著作现世。
这两篇著作,比之【千字文】【论语】【孝经】更加朗朗上口,确实更适合让幼童开蒙。
汝今日回家后,还请告知你父,明日老夫将登门拜访,这两篇著作传播开来,足以教化万民。”
孔颖达说完忽然呵呵笑道:“若非老夫年事已高,老夫也愿意用十四年浑浑噩噩换来几篇足以传世著作,如此老夫也可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死而无憾矣!”
“先生言重了。”
孔颖达笑着摆了摆手,然后便拿起桌案上的书,摇头晃脑的,嘴里念叨着“人之初,性本善”便出了学舍,不知去了何处。
学舍中一群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先生都没了,还上不上课啊?
公孙宝齐一脸欣喜,先生走了,就说明自己可以玩耍了,他刚想起身去找韩老三玩耍,却感受到脖领子一紧,然后两只脚便不着地了。
“小胖子!刚刚是你先笑我的吧?”
公孙宝齐都不用转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然后他就想抽自己一巴掌,自己真贱啊,你说你怎么就憋不住笑呢!
这打也打不过,回家告状肯定还要被老爹揍,说不定还是两顿揍,一揍自己无能,二揍自己得罪了张云汐,自己老爹看这小丫头比看见自己还亲!
“云汐妹妹,为兄错了,明日给你带礼物赔罪可好?”
“云汐,快把宝齐兄放下,爹爹怎么嘱咐的,不能跟同窗打架,你要是不听回去我就告诉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