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前往东宫 - 附身家族,从架空大明朝开始 - 拜了个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前往东宫

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平稳的声响。

方瑶扒着车窗看外面掠过的街景,忽然回头拽了拽方尘的衣袖,大眼睛亮晶晶的。

“爹,我们这是要去哪呀?马车都走了好久啦。”

方尘放下手里的书卷,摸了摸女儿的头顶,温声道,“我们去皇宫,今日要去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方瑶眼睛瞪得更大,小脸上满是好奇。

“是不是故事里说的,未来会当皇帝的太子呀?”

方尘被她认真的模样逗笑,捏了捏她软乎乎的脸蛋。

“是啊,乖女儿说得对,走吧,到了地方,陪爹去东宫坐坐,见了殿下要有礼貌,知道吗?”

“知道啦!”方瑶用力点头,小身子坐得笔直,小手还下意识理了理衣襟,像只提前准备好要觐见的小大人。

“我会乖乖的,不给爹爹丢脸!”

太子府的大门缓缓打开,朱高炽早已立在阶下等候,身上穿着素色常服。

见方尘带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走来,脸上的笑意愈发温和,脚步也往前迎了几步。

“方伯爷来了。”朱高炽拱手笑道,目光落在方尘身边的方瑶身上,眼睛顿时亮了亮。

小姑娘梳着双丫髻,眉眼像极了方尘,却多了几分孩童的软糯,正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东宫景致。

朱高炽他忍不住问道,“这位便是伯爷的千金?瞧着真是灵秀。”

方尘连忙让方瑶行礼,自己也拱手回话。

“正是小女方瑶,见过太子殿下。瑶儿,快问太子伯伯好。”

方瑶脆生生地福了福身,“方瑶见过太子伯伯。”

“好好好。”朱高炽笑得眼角堆起细纹,连忙摆手。

“快起来,不必多礼。这孩子瞧着就讨喜,比瞻基那皮猴文静多了。”

他刚想再夸几句,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窸窣声,随即露出个圆乎乎的小脑袋,正是皇太孙朱瞻基。

朱瞻基今日穿了件宝蓝色的小袄,手里还攥着个木陀螺,显然是刚在院里玩闹。

他本躲在父亲身后偷看,一瞧见方瑶,眼睛瞬间直了,刚才玩陀螺的兴致全没了,小跑到朱高炽身前,目光直直地盯着方瑶。

方瑶被他看得有些莫名,只是眨了眨眼,看了一会儿就转头去瞧院角的石榴树,没再多理会。

可朱瞻基这一眼像是定住了神,小脸微红,几步走到方瑶面前,不由分说拉起她的小手,脆生生道。

“走,我带你去玩好玩的!我房里有会跳的蛐蛐,还有琉璃弹珠,可好玩了!”

方瑶被他拉得一个趔趄,下意识想挣开,却被朱瞻基攥得紧紧的。

方尘在一旁看得嘴角一抽,两眼直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就这么被皇太孙半拉半拽地往偏院跑,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这皇太孙,倒比他爹直接多了。

朱高炽也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头,“这孩子,真是没规矩。”

话虽这么说,眼里却满是纵容,转头对方尘道。

“让他们去玩吧,小孩子家凑在一起热闹,咱们进屋说话,孤确实有几件关于水泥修路的事,想请教方伯爷。”

方尘连忙点头,心里其实乐开了花,他今日带方瑶来,本就是想让她在朱瞻基面前露露脸,没想到效果这么立竿见影。

他望着两个孩子跑远的背影,朱瞻基还在叽叽喳喳地给方瑶讲着什么,方瑶虽没回头,脚步却慢了些,显然是听进去了。

“殿下请。”方尘侧身让朱高炽先行,嘴角噙着笑意。

东宫书房里,朱高炽请方尘落座,亲手为他斟了杯热茶,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水泥作坊图纸上,温和开口。

“方伯爷,昨日朝房外听你说水泥能兴大利,孤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东西到底好在哪里?能让父皇如此看重,连南北大道都要全用水泥来修?”

方尘捧着热茶,指尖暖意渐生,沉吟片刻。

“殿下若信得过臣,不妨先听几个实例。”

方尘回想起凤阳府,旋即继续说道,“去年凤阳遭了水灾,百姓房屋冲毁大半,臣用水泥掺砂石筑墙,七天就盖起了两百间新房,墙体坚固得能抗住中等洪水,到现在还好好的。

若是用传统青砖,至少要三个月,耗费的木料砖石是水泥房的三倍。”

朱高炽闻言眼中一亮,身体微微前倾,“七天盖两百间房?这速度倒是惊人,寻常百姓盖房,往往要攒数年积蓄,还得请工匠、备木料,水泥房竟能如此省时省料?”

“正是。”方尘点头,语气愈发平和。

“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砂石随处可见,不像青砖要烧窑毁林,成本能低一半。

臣算过一笔账,一户农家盖三间水泥房,连工带料只要五两银子,比青砖房省了七两,寻常百姓踮踮脚就能盖得起。

这还不算,水泥房冬暖夏凉,墙壁不易受潮,存粮食,放农具都比土坯房强得多。”

朱高炽抚着胡须,若有所思,“百姓安居方能乐业,水泥能让百姓低成本盖房,确是民生大利。

那修路呢?孤听说你试修的徐州十里路,马车跑了一个月都没深辙?”

“殿下明鉴。”

方尘起身走到图纸旁,指着上面的路面结构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