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云袖寺的算计
第26章云袖寺的算计
云袖寺主持智能和尚满脸阴沉,脸皮比回南天的墙壁还湿,简直可以拧出水来。“你们居然没有出手?你们居然让那个知味学堂的二愣子学生出手?”智能和尚忍住怒火,出家人慈悲为怀,讲究的是心静如水,所以尽力克制。正因为强忍,所以脸色又紫又绿,很不健康的颜色。
“主持师兄息怒,本来是想等小强盗砍了孔聚财再出手,没料到那个二愣子半路杀出,坏了大事。”智清和尚不无激愤,早知二愣子会搅局,还不如早点出手。
“几个强盗不足道哉,只是这机会实在是好,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惜了。”智孝和尚叹息一声。
云袖寺的打算很明确,就是等苍龙岭的强盗发起飙,最好伤了杀了一两个人,那时再出手制服强盗,为民除害,宣扬佛法,收买人心,可谓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谁又知道那个二愣子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呢。现在,所有的好处都被这小子捞去了。
“二愣子叫铁心歌,铁老大那个绰号被知味学堂的白老夫子骂没啦?”智能和尚已经恢复了平静。他是云袖寺的主持,就是躲在云袖寺里,也不能太过失态。
“那个腐儒,就是那副德性。”明显的,智清和尚的佛力修养功夫比不上智能和尚。
“知味学堂的事先别管,老家伙不好对付。”智能和尚沉吟片刻,抬头问道,“智诚师弟有没有消息?”
智孝和尚回道:“还没有,都三年了,一点线索都没有,难不成被湖里的水怪吃了?”
智清和尚突然压低声音,还将眼光四处逡巡,方才神秘兮兮说道:“两位师兄,我听枣子坡传说,说牧羊湖湖心那坎儿岛是飞升之地,三年前我们追那小妖女,最后在坎儿岛遇到迷雾,就此失去小妖女的踪迹。依我的看法,小妖女一定进了坎儿岛。若是智诚师兄也…”
智清和尚说到这里就此打住,只拿一双眼偷偷地看两位师兄的表情。
“休得猜忌!”智能和尚断然灭了智清和尚的贪嗔念头。
“你我师兄弟来此枣子坡目的何为?莫要辜负了方丈主持的重托。这些话今后休要再提。”
智清和尚神色一凛,稍稍正色,眼观鼻,鼻观心,果真不再言语。
“智孝师弟,这次刘府那边吃了点小亏?”
“刘府的洪教头被入云龙砍断了一根食指,这亏是明面上的。刘府没能制服强盗,威严扫了一地,这暗亏可就大了。”
“你去趟刘府,刘老太爷那边还是要讲佛法佛道的,顺便也去给洪教头讲讲佛学,这气呀不能过了,气一过再提可就难了。”智能和尚阴骘的脸色浮出一朵诡异的白色莲花。
“我佛无量天尊!”智孝和尚合十受命。
“智清师弟,孔上府攀仙楼还要做些文章,不然那些俗人又怎知我佛佛法无边。”
“师兄请放心,我和智方师弟暗中部署多时,只待时机成熟。”智清和尚胸有成竹。
“世道不稳,妖邪横行。我佛慈悲,普救众生!无量天尊!”智能和尚合十作态。
“我佛无量天尊!”智清和尚低眉合十。
云袖寺这时敲响了晨钟,只是这晨晨钟响的有点晚。
智孝和尚踏着晨钟走出云袖寺时,对面知味学堂安安静静,这个时候还没晨读,那个白老夫子太懒,把学生也都教懒了。
春上的太阳早出了,风一起,云层一去,湿润的感觉虽在,但已经不觉那么闷热。
智孝和尚是在午时走进刘府的。今日是初一,刘老太爷吃斋。通常每月的这一天,在刘老太爷的幽暗的房屋里,刘老太爷斋饭前是要听智孝和尚诵一遍经文的。
刘老太爷很讲究,已经沐浴更衣,点上了上好的檀香。清香缭绕,光线幽暗,刘老太爷的身影就显得明灭缥缈。
经文是《往生咒》,智孝和尚诵的缓慢,刘老太爷整个人也显得缓慢,缓慢地呼吸,缓慢地蠕动,他人老了,坐不得太久,隔段时间就得挪动一下屁股。
房间里除了檀香外,还弥散着一股老人气,若不是被檀香压着,那股难闻的老人气几欲令人作呕。
人老了往往怕死,所以刘老太爷只听《往生咒》。
日夜三七遍,三遍经文诵完,智孝和尚轻敲木鱼,合十道:“我佛无量天尊,无量色好,无量妙音,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可以除灭习气,可以带业往生净土。”
“无量色好,无量妙音,敢问师傅,往生净土在哪里?”刘老太爷缓慢地变换一个姿态缓慢地问。
“净土在西天,业障在凡尘,业障不去,心无佛缘,到不了净土。”智孝和尚说道。
“何为业障?”
“业障在野,可见;业障在心,不见。”智孝和尚打起机锋。
“让我想想…”刘老太爷实在太疲劳了,仿佛改变个动作都要花费他所有的力气。通常这个时候,意味着幽暗屋子里的活动结束了。
“一切都在机缘。”智孝和尚诵了句佛喧走出门去。
屋外的空气新鲜,智孝和尚忍不住深深呼吸,略带花香的空气沁入肺腑,说不出的舒畅愉快。几声翠鸟的啼声从树枝间落下,滴在智孝和尚的光头上,光头上突然立着一只彩鸟,影子很淡,似乎是鸟喙鸣啼,稍稍一晃便消失了。
这神奇的一幕让正在廊檐下的洪教头讶然吃惊。作为修行者,洪教头比普通武者的眼光更敏锐,智孝和尚光头上的彩鸟虽稍纵即逝,但化鸟啼为鸟形,以无形凝有形,这是何等高深高妙的佛法。
智孝和尚向洪教头又去,近身,拊掌,合十一礼:“洪施主灵台有乌,一叶障目,星月无明。我佛无量天尊!”
只说一句,也不待洪教头说话,僧衣带动轻风,自洪教头身边掠过。
这几句话实在谶语难解,以洪教头一介修行者,哪里能参透如此高深奥妙的偈语。
“诶,和尚,大师,什么什么灵台有乌,一叶障目,星月无明…”洪教头在背后追喊。
智孝和尚微微一笑,也不回头,只说道:“乌云压顶是为灾,一叶遮眼是为惑,不见真相是为邪,灾、惑、邪相加,大难临头~”
树影婆娑,廊影攲斜。智孝和尚在前不疾不徐,洪教头在后亦步亦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大师,如何化解?”
“解铃还须系铃人。”智孝和尚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