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隐秘
连绵不绝的雨,似是落不尽一般,玉华峰留步轩外的情景就这样地直入眼际,赵泠音看着散落满地的尸体,一阵眩晕。
她强自咽下喉中的一口血,往马车散落处奔去,她跪下来,徒手趴着地上的残垣断木。
是阿爹的玉佩!
她出生即生而知之,记忆力又极好,还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抓周的事,她当时什么也没抓,就紧紧攥着阿爹身上的这块玉佩,把阿爹喜的什么似的,当场便扯下这块他抓周时从祖父身上顺来的玉佩,笑成花一般地塞到她怀里……还抱着她到处炫耀“我儿亲父”、“我儿有眼光”,叫阿娘好好的吃了他几天干醋……
后来她常年不在家,怕阿爹阿娘挂念,又把这枚玉佩交给阿爹保管,就当是她还陪在父母身边,以慰心念。
如今这块玉佩又出现了,在这里出现了……她已无侥幸之心。
她的手上沾满了血水,这是之前雨水不曾冲刷干净的,她父母亲人身上的血。
好不容易扒开来,见了那已血肉模糊的一幕,赵泠音再也支撑不住,吐出一口血,直倒了下去。
“主子!”
“主子――”
百部和冬青二人飞扑过去扶住了赵泠音,急急地将她抱进了留步轩的轩阁之中,喂她服下一颗药丸,少顷才见她慢慢醒转过来。
“主子,您怎么样了?”冬青带着哭腔问道,她从未见过主子如此虚弱无力的模样,这会也不禁失了往日里的持重。
“百部?”赵泠音垂着眼睑没回她,只问百部在不在。
百部手上此时也沾满了血水,这会听到赵泠音唤他,忙上前回话,“主子,一共四十九具……没有找到小郎君……”
“和哥儿……”赵泠音一怔,继而升起了万千期望。
她支撑着坐起身,目光往玉华峰顶上望去,那里耸立着的星云观若隐若现,瑰丽宏大,若浮于云端,超然世外,此刻看来竟是那样的遥远。
过了须臾,她才慢慢转开眼,低垂着头看着自己那双沾满血刺的手,毫无所觉,只轻声对两人交待着接下来的事。
百部和冬青二人垂手侍立在一旁,细细听着、记着。
“去吧。”赵泠音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时,已是一片清明。
二人垂手躬身应喏,各自退下。
待人离开,赵泠音起身站在亭外残垣处,看着眼前的一切,扯了扯嘴角,终是冷下了面容。
她见百部和冬青已没了影迹,取出匕首在手腕上划下一刀,血瞬间流了出来,她一点也没浪费,左手先捻了个诀,结印,右手化笔,开始以己身血凌空画符。
口中念诵往生咒,“太上敕令,超汝亡魂……”
这是她自来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做法,没想到却是为了此一世的生身父母……
待做完这场道法,亲手将阿爹阿娘以及所有人的魂魄都送入轮回,赵泠音感觉自己的精力已快要耗尽了,从来没想过会有今日这一遭。
上一世活得太累了,本来这辈子她只想自在清闲地做个寻常女子,悠悠哉哉地在父母师门的庇佑之下,快活这一生。
可惜啊。
有人见不得……
那就,战吧。
赵泠音倚着树慢慢蹲下|身来,不禁有些暗恼如今的法力实在是太弱了。
若是早知如此,早知……她轻哂,没有若是了。
她撕下里衣的一块衣角,将手腕缠住,又吞下了一颗药丸,往另一侧山路走去。
这里通着星云观的后山,除了星云观里的人,鲜有人知。
走得人少了,路上难免生长出了不少的灌木深草,她捡了一根略粗壮些的树枝,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削去多余的枝干,就这么提着往上去了。
从半山腰到山顶,若是正常时候凭着她的身手,也不过半盏茶功夫便能到。
不过如今她精力有限,再加上这条路本身就山石险峻,山路幽深,崎岖还有阻滞,倒是花了比从前多一倍的时间才到得山顶。
她刚进入星云观后山范围,便感觉到了这里的“气”不对。
是死气,血气,还有杀气。
她此番赶着回来,准备不足,手边也没个趁手的武器,不过这些于此时的她而言,也算不得什么了。
她扔了手中的树枝,计算着时辰,在日光照在坎位时,捏起地上的一颗小石子,击在了对面的离位上,她自己则是一个纵身落在了干位。
星云观后山广阔,背靠一眼望不见底的悬崖,崖下连通液河,因石崖坚硬陡峭有如刀砍斧削,要从液河上来几乎不可能。
左右两边的山上是一大片又一大片连着的野生竹林和带着瘴气的杂木林,如果不是来过的人,定是不会发现这里竟隐藏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旷地。
这里最早是星云观的武道场地,后来因为修习武道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地便用不上了,一直空置至今。
赵泠音还记得她小时候,常常带着天冬等人跑来这里晃悠玩耍,因为地方足够大,她还央了常上山来探望她的阿爹,给她带了几个筑球上来玩……
那时候她还很小,师父对她并没有多严苛……直到过了七岁,人渐大了,她的功课也渐多了起来,即便师父不阻止,她也没有多少时间再往后山这里跑了,大多时间不是窝在藏书阁中看书,就是跟着师叔在外云游各地。
想想已是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
她背对石崖,看着坤位上缓缓出现的洞口,出了好一会儿神,才往里面走去。
待她进入洞口后,后面的洞门也随之关闭了,狭长甬道的两侧随着她的脚步错格落下,亮起了一盏盏油灯。
油灯里的油是鲛油,可燃万年不熄。据说是星云观第一代的祖师婆婆于西海所斩杀的鲛妖而制成。
外人不知情的听来会觉得她此举未够过于残忍,不过星云观史里对此事有过详载,道这鲛妖早于西海百里内害人无数,积下累累恶行,祖师婆婆游历至西海之时听说此事,查明属实,便顺手以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