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火速闪回 - 朕被美人太监反攻了 - 白本子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41章 火速闪回

陶歌闻言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这些楚肖都预料到,这就是他为什么觉得陶歌和李长明,有些地方极为相似,有些地方又不尽相同。

在楚肖看来,他们二人性子有些相似,都是有时候格外正经,有时候会忽然变得吊儿郎当调笑的样子,更多的时候后者是对于朋友的调侃,这一点楚肖见到李长明的场面比较多,陶歌则是在发现他和名伧俗很久之前就相识那段时日,楚肖彻底看清了这位大夫内心的狂野。

他们两个人都是如此,如此想来,都能和明长苏作为朋友,也有相同之处。但李长明的活泼很多时候只是相对于朋友而言,而陶歌的,楚肖更觉得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圆滑。

这么长时日相处之下,就在蜀国还未攻打楚国时,陶歌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为人正经严肃的大夫,从未有过嬉皮笑脸,反而在明长苏来了此处后,陶歌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还是在明长苏和楚肖关系尚未缓和,在僵硬阶段时改变的。

陶歌那时候面对明长苏,丝毫不客气换了个态度使劲揶揄,这其中的确有部分是调笑的成分,但现在想来,更多的还是一种侧面的提醒,明长苏定然听得懂他的话,于是乎在楚肖跟前,他们总是在打太极。

相比于李长明,现在想想,或许陶歌更适合呆在明长苏身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包括陶歌所说的一些话,都能证明这一点。陶歌年少在蜀国皇宫之中,但长大一点便离开皇宫去闯荡,这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小小年纪自愿离开温室,独自外出锻炼,陶歌的心态会比同龄人更要成熟些。

楚肖之前总觉得,陶歌身上有一种不属于皇宫的气质,就好似他不适合呆在这里,如今看来,这种气质应当是一种“厌世”之感,这不是说陶歌不喜欢与人相处,应当说是他不喜欢这里,不喜欢皇宫之中的战乱和勾心斗角。

这么想着,陶歌对于明长苏离去而情绪平淡也能够解释,一方面是因为他经历多,看得透,自己不喜,那便不去参与,另一方面,则是作为行医者,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朋友永远都在,就像他说的,只要活着,知道大家都平安,那么相见则是早晚的事情。

这些皆是楚肖的个人猜测,他觉得陶歌现在之所以放飞自我,说话如此随心所欲,这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如此。但不论怎么样,现在的情况改变不了,陶歌的确是他们中重要的人员。

陶歌眸色很淡,月色下,他抬眼看向楚肖的时候眼睛里带着点笑意,很稀松,却被楚肖全部捕捉到,陶歌道:“我留下来,当然是为了治病,你们穷,请不起人。”

楚肖:“……”他未言的话语顿在嘴边。这还真是个大实话。

这就是李长明和陶歌的区别所在,李长明的嬉皮笑脸总能让旁人对他哭笑不得,甚至有些许无语,但是在陶歌这里,他乍一开口,则是能把人气地火冒三肝。

这区别,显然也不是一般大。楚肖嘴角僵硬,不再打算和他扯这些无聊的东西,道:“回去了。”

陶歌道:“你就这么把玉佩还回去了?”

楚肖抬眼道:“那不然呢,若是蜀国帝王又反悔了怎么办?”

陶歌闻言难得看着他的神色里染上些许复杂的情绪,好似有些无语,他道:“你就这么确定,他说的话都是真的吗?万一他是来骗你的呢?再说了,蜀国帝王好歹是君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算是要回玉佩,也用不着用这样的方式,还这么大半夜过来要。”

楚肖:“……”听陶歌这么说,好像也有几分道理,楚肖对姜辰逸的一直都是百分百信任,因为原文中有交待,不论如何,姜辰逸终究是忠心于明长苏,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见他的神色,陶歌突然笑了一声,道:“你还真是……”

他又仰头道:“世间事件千千万,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楚肖眨了眨眼,不明白话题为何会忽然转到这里,陶歌也不愿意多说,向人群之中走去,他们走入屋内,便见摄政王站在门口等着他们,楚肖脚步一顿,摄政王转过头。

楚肖道:“阿轩。”

摄政王道:“去哪里了?”

楚肖道:“没,就出去看看。”

陶歌直接道:“他和姜辰逸有事情商谈,顺便把明长苏送给他的玉佩还回去了。”

楚肖:“……呃。”

他僵着神色,不久之前才答应蜀国帝王离开,眼下又和姜辰逸联系上,回想起他们走之前摄政王的情绪,楚肖这么被戳穿真有些心虚,原以为摄政王会大发雷霆质问他,没成想,摄政王并没有。

摄政王只是缓缓抬眼,道:“是吗?”

他上前走至楚肖跟前,伸手向楚肖的腰间道:“那枚玉佩,还在吗?”

楚肖懵了一瞬才反应过来摄政王指的并不是明长苏给他的那枚,而是另外一枚,楚肖立刻将那枚玉佩拿出来,虽说一路上指挥将领都是摄政王,但这枚玉佩一直都在他的手中,如今想要拿出来,也是从他这里拿。

接过玉佩,摄政王的眸光落在其上,他眸光低垂,楚肖道:“阿轩。”

摄政王道:“你还是收着。”

摄政王又把玉佩还给楚肖,道:“既然已经还回去了,那便不要再有其他念想。”

言毕他转身离去,陶歌也跟着往医患那边走,楚肖站在门口迎风而立,这时候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孤独。

如果可以,楚肖一定不会选择将玉佩交出去,但事已至此,其他的便不必多想,陶歌说只要人还活在世上,那便有相聚之日,就是不知道再次相聚之时,离现在还有多少时间。

他独自驻立许久,渐渐挥散了心头突然蔓延的悲伤低落的情绪,忽然,安谧道:“楚公子?”

楚肖回神,安谧手上端着一碗面,向他走来,楚肖见状立刻接过,道:“楚公子今夜还未进食,想必饿了吧。”

楚肖道:“多谢安姑娘。”

安谧道:“不必客气。”

他们找了个地方坐下吃,安谧也跟着休息一会儿,四下静寂无声,只有楚肖吃面条时吞咽的动静,格外小,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格外清晰,楚肖咽下一口面道:“安姑娘,今日辛苦你了。”

安谧摇头道:“不会,楚公子严重了,哪有你们的幸苦呢。”

楚肖点头,又摇头,又安静片刻,安谧道:“我倒有些话,想与楚公子说。”

楚肖闻言立刻抬起头,正色道:“安姑娘有何事要说,尽管说,别客气。”

安谧笑了笑道:“不必如此,楚公子。只是一些有关齐姑娘的事情。”

楚肖微愣,安谧道:“齐姑娘走的比较匆忙,我都没来得及和她打招呼,哪成想,她这一走,就是真的不再回来了。”

说着,安谧对上楚肖的目光道:“我这一生,也是难得遇到齐姑娘这样的女子,太有缘分了。她这么忽然走了,我还有些不适应。”

安谧和齐麟主关系好,楚肖很早就看得出来,只是没想到,齐麟主这么一走,会给安谧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安谧说了和他说说话,倒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悲伤,更像是一种遗憾。楚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只能放下面条,静静陪她坐着。

安谧微笑道:“这里的人楚公子你也知晓,如今我这些话可能也只有和你说才行,还望楚公子多担待,那我便不打扰楚公子了。”

楚肖道:“慢走,安姑娘,你有心事随时欢迎和我说,我都能听得,并且绝对保守秘密。”

安谧点头。楚肖看着她的身影,眸色渐渐暗淡下去,也是奇怪,方才安谧全程说的时候,没有一点悲伤的情绪,反倒是楚肖,跟着听着,人也跟着难过起来,说不清到底是何难过,也许在安谧说出她和齐麟主分开之时,楚肖也想到了自己和明长苏。

在这样的程度上,他和安谧的确算得上相同遭遇,并且可能在心态上都有一些地方相似,他们都是清楚现在的局势,坐下来说说话,那也只是说话,并不会有任何的动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