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淡淡栀子香庆重逢
第44章淡淡栀子香庆重逢
永嘉六年秋,兰娘被来祁县物色苗子的冉娘子挑中,一跃从贫家女到府城知名厨娘的关门弟子,只花了三日。
冉娘子看中她,因她喜欢下厨、有天分,口鼻灵敏,她愿意离家随冉娘子拜师学艺,因跟着冉娘子每月能得一百文月银,够妹妹吃半月的药钱。
三日后,年仅七岁的小兰娘便随冉娘子从祁县回了府城,在一家高门大户做活。
她从与其他人闲谈中得知,原来自己进的是前太守的府邸。
江宁太守!
她小小年纪,此前见识过天大的官也就知县,心里既欢喜又忐忑,托人给家里去信,倒是尽拣那好处写,言自己在大官府上做事,与同门每日吃的是大肉,喝的是补汤,甭提有多好,人都胖了一圈。
张家父母听她这样说才放心。
然而学徒生活与她想的并不一样,吃香喝辣是真,挨骂受罚也是真。
尤其她年纪小,没真正学过厨,是同门中底子最差那个。冉娘子严格,盯着她每日练基本功,那刀又沉、水又冷,每天累得手生疼,回屋沾床就着,第二日酸得擡不起胳膊。
更可怕是入了冬天,手生冻疮,又痛又痒。
冉娘子还不许她抓挠,若被发现,便要被罚加倍练功。
兰娘当时不过七岁孩童,先时的欢喜逐渐被愤懑取代,又不敢叫同门看见告状,每次都偷偷躲在苏府后院的假山洞里哭。
旁人没见识过兰娘叱咤那些厨婢们的模样,倒不觉得有什么,虞蘅却是汗毛倒竖,时间对人的影响着实可怖,当时年纪小小满心委屈的学徒,一定想不到自己如今也成了师父模样!
张兰娘被她以一种复杂眼神看着,当然知道她憋着什么坏呢,噎了噎,扭头不看她,才继续往下说。
她躲起来哭这事做得隐蔽,起初无人知晓她的这块“宝地”,有一日,不知怎么招来了人。
“你是谁?怎一个人在这哭?”
张兰娘心下一惊,哭声被噎了回去,擡头便瞧见个仙女似的小娘子,与她一般岁数,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无一不是好物,正满眼好奇地打量她。
这般年纪、这般打扮,她知道了……眼前便是苏太守的独生亲孙女苏静云。
如今苏太守已致仕,掌家人乃苏小娘子的父亲苏勃,三品大员。
“小娘子。”她慌慌张张行礼,却想不出什么借口来搪塞。
若被冉娘子知晓她心存怨怼,一定会被送回家去!
兰娘不想练功,但更不想回家,因为家里着实需要每月那百来文钱,她也不想叫爹娘为她担心。
她支吾,苏静云却聪明,歪头拊掌:“你是冉娘子新收的徒弟吧?!跪我做甚?起来陪我玩啊。”
苏静云很高兴,偌大府里总算有了个同龄人。
仙女似的人,一下有了生气,还要自己陪她玩……张兰娘就这么愣愣被拉起来,又听得她惊声道:“啊!你的手!”
因方才实在忍不住,趁躲起来挠了几下,张兰娘手背上此刻正往外渗着血,斑驳青紫一片,瞧着很是骇人。
相比之下,那只拉着她的手,那样细白、柔软,张兰娘自惭形秽,将手抽了回来。
过后才想起来这位身份,自己这般冲撞对方,恐怕惹对方不快。
忐忑擡眼去瞧,苏静云浑然不觉生气,支使婢子去取好药来。
“疼吧?我以前也生过这种冻疮,痒便罢了,偏还不能抓挠,否则留下印记丑不说,夜里更是钻心地疼。”
苏静云的婢子知道那滋味,拍着胸脯庆幸,“幸好没留疤!”
苏静云满目怜惜,再执起她手,竟然亲自给她搽药:“你可别再挠了,千万别!”
“我瞧那些厨娘,都有一双纤纤玉手,在人前雕花刻果,漂亮得很。你靠这双手吃饭,是不能留疤的。”
兰娘这才知道,原来冉娘子看似不讲道理行为,却是为了她好。
她有些羞愧,为自己这些时日的愤懑与怨怼,决定从此好好练功不叫冉娘子失望。
“好了!这药你拿回去,日间搽三回,涂了便不要沾水,等它干。晚上睡前更要搽,厚厚地搽!用没了,我再拿给你。”
淡淡栀子香,与苏静云身上味道一样的好闻。
张兰娘眼睛发热,心想,府上小娘子可真好。
这之后,苏静云果然常常寻她玩。
即便是苏静云来,冉娘子也一定要她练完了当日的功课,觉得满意,才点头放人。
背着冉娘子,苏静云吐吐舌,扮鬼脸。
这样活泼、不符她身份的姿态,使得张兰娘“噗嗤”笑了出来。
冉娘子狐疑地回头,两人齐齐绷直背,若无其事离开。
待走出一段距离后,才忍不住互视笑出声。
小小厨童跟小小闺秀,便这样成了玩伴。
新岁时,苏静云偷跑出来下人院,带了许多烟火与她一起放。
那夜张兰娘与她睡在一张榻上,被问到“新岁许的什么愿望”,闻着帐子里淡淡栀子香,张兰娘含糊其辞“小娘子别问,说开便不灵了”
苏静云果然不再问,却忍不住说自己的,“我盼我俩年年都能在一处玩。”
这么大个江宁,竟然没个知心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