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对赵斯同来说,张蕾……
对赵斯同来说,张蕾长相普通,唯一吸引人的是她脸色近乎透明,一双眼睛嵌在里头,像纸张戳了两个窟窿眼儿。
“你是第一个猜准我名字由来的,你这个年纪,竟然知道《易经》,那个可不是一般人想了解就能了解的。”他又转脸看向乔胜男,“乔老师,真是后生可畏,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学生这么厉害。”
他跟谁说话都是认真对待的样子,叫人觉得受尊重,明月发觉这点跟李秋屿又出奇地一致,他像是跟李秋屿一块打娘胎出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像?不知道。
张蕾坐得很矜持,她五官不够突出,可浑身上下做出一种少女才有的美丽,她得到这样的夸赞不稀奇,但这来自一个成年男性,一个看起来很有魅力的男性,这点才重要,她知道乔老师比自己懂得更多,她是老师嘛,可她不好看,又老了,没男人稀罕她,她笃定赵斯同只是出于礼节,加上她的老师身份,才跟她客客气气交谈着,离了这身份,她什么也不是。
“你们是来参加售书会?拿到签名了吗?”赵斯同很会聊天,从不叫话掉地上,乔胜男说,“签名倒无所谓,这人的书早些年看的了,今天来见见什么样。”
赵斯同笑道:“人就是这种心理,总想见见真容,其实见了,好像和自己也没什么差别,一个鼻子两只眼,是不是,同学们?”他很自然地也照顾到两个中学生,明月笑笑,张蕾也笑,她接上他的话,“我如果当作家,绝不轻易露面,这样读者会一直把我想的很神秘,很美好。”
赵斯同说:“有道理,我也这么想的,”他对她会心一笑,“就冲这点,你都可以当作家了。”他问乔胜男,“你这两个学生念书一定不错。”
乔胜男觉得张蕾太爱表现了,小姑娘,能理解,主要是赵斯同这人看着有不俗的外表,谈吐也很好,没什么距离感,有种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喜欢上他的感觉。
“是都不错,不过要说写作天分,李明月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她,她在《晨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这在学校里还是头一回。”
乔胜男说话带着浓浓的教师味儿。
“你叫李明月?好名字。”赵斯同说,他笑看明月一眼,“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正是乔老师您这样的伯乐,能发现学生天赋,帮助她们发展,在《晨曦》杂志上发表文章可不容易,用的真名吗?有机会一定拜读。”
听他这语气,没人会觉得他只是说说,尽管这样的场面话特别常见,张蕾还是微笑着,心里恨起来。
乔胜男替明月说道:“是真名,三月刊,写的家人,办公室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很有潜力。”她希望为明月争取点什么,叫赵斯同注意到她,物质奖励也是荣誉,这些生意人的钱就该投在好孩子身上,明月不愿填表,乔胜男觉得惋惜,这是多好的机会,接受亲戚的帮助,反而不如陌生人,考量的标准客观,也不必事后觉得太亏欠,她吃良心债的苦,不想叫明月也吃。
明月一阵别扭,乔老师给她做主太快,她理解老师的自豪之情,但不想四处宣传,她写奶奶,不是为了发表叫人都知道来赞美她的。
“一定拜读。”赵斯同望向明月,说得那样诚恳,乔胜男又提及张蕾,“这孩子也很优秀,初中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
张蕾不稀得这样的举手之劳,她鄙夷乔胜男,清楚她的重点在哪儿,自己不过像买菜时附赠的一把芫荽、小葱。她露出一种腼腆神情,知道赵斯同会看自己。
话题始终围绕着学生们,乔胜男觉得赵斯同很难得,这年头,唯金钱至上,真正尊重老师的人不多。他这样年轻,态度竟这样端正。大约是觉得话说得差不多,赵斯同要请她们吃饭,这便是客气了,乔胜男拒绝,她一起身,两个学生也跟着起来。
“裙子。”赵斯同点到为止,提醒乔胜男,她裙子有一块压得很皱,太久没穿,她笑一下,抚了抚,也不是很在意。
赵斯同想她不是爱穿裙子的女人,但今天穿了,并不好看,估计出门前连熨烫都没搞。她是来看作家的,赵斯同认得这个作家,作家来这个城市做活动,是他搭的线,他对文化事业相当感兴趣。他猜,乔胜男一定失望,这也许是年轻时候的一个幻想,他实在不忍心告诉她,丑人当作家的概率更大,你多半要失望的,尤其本土的男作家们。更残酷的是,这个作家,私生活一团糟,他说出来,恐怕乔老师人生都要幻灭了。
冷硬的身体之下,埋着火一样的热情,这是赵斯同对乔胜男的一个判断,她孜孜不倦教诲着别人的灵魂,可能忘记了自己的。
“挑几本书吧,孩子们,光顾说话耽误了你们买书的时间,我请客。”赵斯同带笑,“乔老师一定要接受我的一点心意,送孩子们几本书,当然,您也要挑。”
盛情难却,乔胜男拿了本教辅,赵斯同见两个女孩子走开,说:“资质这么好的孩子,想必家庭教育也很成功。”
乔胜男说:“李明月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过,爷爷还去世了,赵先生可能不太了解乡下,这样的孩子,也就是长辈给口饭吃,不饿死能长大就行,要说教育,谈不上的。”
赵斯同让表情意外:“是这样?这孩子填申请表了吗?我可以帮点小忙。”
乔胜男说:“没有,可能孩子自尊心比较强。”
赵斯同道:“乔老师方便再劝一劝吗?”
两人低声交流着,张蕾选好书回来,她享受花这种男人的钱。只有明月,她什么都没选,赵斯同看看她,快步抽出一套全新的《鬼》送给她,乔胜男瞥见,觉得不是很适合学生看,先替她接着了:
“谢谢赵先生。”
赵斯同说:“客气,我刚碰见她时,她在看这本书,应该是有兴趣。”
他们一道下楼,乔胜男在电梯上眺一眼散去的现场,脚底下没注意,踩空了,赵斯同眼疾手快,他扶住她,他手掌的力度、热度,隔着薄薄的衣料渡来,他身上有特别的香气,可他微笑着,一点不唐突:“小心。”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以至于刚才的触觉乔胜男无法确定是否发生过,她脸上镇定,说了谢谢。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明月问乔老师有没有崴脚,她深知崴脚的威力。
张蕾看着,她见过女人软泥一样挂男人身上的样子,女人一挨男人,就是另个样,正经不了,她观察着自己的老师,知道流言没错,乔老师是个老处女。
师生三人跟赵斯同道了别,又道谢,一块儿等公交车。
“李明月,什么时候喜欢看陀思妥耶夫斯基了?”乔胜男问。
明月说:“我随便翻翻,正好这本书表叔家里也有。”
“乔老师看过吗?”
“看过,我不喜欢他,他喜欢讲宗教,上帝那一套,哪有什么上帝,我对这个没兴趣。”
乔老师说话就是这样直接,她的神情,像是随时能唱出《国际歌》。
“这书太厚了,想看等高考完再看吧,现在耽误时间。”
她们上了车,前面只有一个位子,让给乔胜男坐,两人往后挤,张蕾一直似笑非笑的,被人挤得晃晃悠悠:“这个赵斯同,我还以为是个暴发户,看着跟你表叔一样高。”
明月说:“你不是很看不上他的吗?”
张蕾说:“我凭什么看不上人家?学校男老师没一个能比得上他的,他模样好,还大方,哪像男老师,抠抠搜搜的。”
旁边大爷说:“哎,哎,学生不兴这么说老师的,老师抠不耽误教你们知识。”
张蕾冷笑一声:“你是退休老师?”
大爷说:“我不是,我说句公道话。”
张蕾脸偏过去,不再搭理老头。
十二号那天,新闻里说四川地震了,很大的地震,伤亡严重,要师生们捐款。明月捐了五十,她要吃一段时间的馒头榨菜,她想起李秋屿给向蕊买的发卡,很不是味儿。学校里流传,企业家赵斯同捐了上百万,他真是太有钱了,明月想,可有钱不见得愿意捐款,是她误解赵斯同了吗?她对他观感算不上好,哪里不对劲,说不上来。
天气热了,能穿裙子,明月有一条新裙子,李秋屿买的,洁白如雪,不耐脏,但穿起来显得人苗条,干净,明月一穿上它心情特别美,可同时又有负担,总是怕蹭着东西,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她在食堂吃饭,男同学被人挤了,洒她一裙子菜汤。她欲哭无泪,只能回寝室脱下来拿洗衣粉泡。晌午有走读生借寝室休息,看见她裙子,翻了翻水洗标,说你这裙子七百多呢。那同学很羡慕,说她也想要这款裙子的,妈妈没舍得给她买。
明月啃着馒头榨菜,穿七八百的裙子,这是室友们无法理解的事了。她不知道价格,衣服是去年买的一直没穿,她察觉到异样的目光,也有些难堪,没办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