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春风之下,众生平等
第170章春风之下,众生平等
戌时正。
皇城谨身殿,一尊尊鎏金鹤形烛台将殿内照的亮如白昼。
龙榻之上,吴帝半倚软枕,身上盖着明黄锦被。
相比去年秋时的红润面色,短短大半年,一张脸又迅速苍老下来,皱纹细密,两颊凹陷。
半睁半闭的眼睛,也蒙上了一层薄翳。
“.父皇,南征之败虽与逆臣秦寿脱不了干系,然则”兴国坐在榻前绣墩上,以一贯温柔的声音道:“我军军纪涣散才是溃败之根本原因,将骄兵惰,转卖军功、贪墨粮饷,令不行禁不止。儿臣觉得,整饬军纪,已是刻不容缓”
吴帝喉咙里发出几声沉闷痰音,微微抬了抬手,示意她继续
“故此,儿臣任命贺大年、孙铁为当正副使成立正军司使,专司纠察禁军及京畿驻军风纪,肃清顽瘴痼疾。下设正军司马,由朱雀军骁骑都头丁岁安充任~”
兴国为吴帝掖了掖被角,浅笑道:“父皇可还记得此子?”
吴帝稍显浑浊的眼睛转动了一下,似乎在努力思索丁岁安是谁。
兴国也没让老父多费脑子,自己继续道:“便是败军之际将翊儿救出重围的那名小都头,父皇还下了嘉奖旨意~”
“哦,原来是他啊”
“对。今次南昭和谈,他作为护卫军使又立新功,此子虽出身军伍,但有勇有谋,非寻常莽夫可比。由他任正军司马,既酬其功,亦堪其任。更重要的是,他与各方牵扯不深,正好秉公行事。”
“嗯,棠儿看着办吧。”
“是,父皇。”
简单几句对话,吴帝的呼吸便有了几分粗重。
少倾,兴国走出谨身殿,回望身后高大幽深建筑,低低叹了口气。
“殿下,回府么?”
随行侍女低问,兴国收回目光,却道:“去钦天监。”
钦天监,可俯瞰全城的阏台。
头上,明月高悬。
脚下,天中万户,街巷纵横。
“.老师,父皇去年夏秋时,龙体已大为好转,如今才大半年时间,便已呈老态龙钟之相。”
兴国恬淡面色却难言眉眼间的忧虑。
与她并肩而立的袁丰民须发皆白,一身农家布袍,声音平和,“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此乃天道循环,若强行逆天而为,必遭反噬。殿下当放下执念,顺其自然,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
似乎是在说吴帝的身体,又似乎不止
兴国沉默片刻,目光落于天中浩瀚灯海中的某一处,忽道:“老师教诲的是。天道循环,确非人力可逆。”
初听这话,极为乖巧恭顺,可接着她便话锋一转,“草木一春,萌发、滋长、枯荣,皆依其时、顺其地。可有的种子落于沃土,得享阳光雨露,终得亭亭如盖;可有的种子,偏偏生于阴翳,长于荆棘,若一味只讲顺其自然,只怕终其一生,也难见得天日”
“呵呵,种子生于沃土,虽亭亭如盖,其根须却未必如生于荆棘者那般深扎土石、坚韧不屈。殿下怎知那荆棘中的种子,不以其磨砺为滋养,反以为苦?又怎知它不以其阴翳为庇佑,反以为憾?天地造化,各有其时,各有其道,强分喜恶,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执念罢了。”
恰好,一阵习习春风吹过,卷动师徒衣角飘飞,袁丰民也顺着兴国的视线落向一片灯火璀璨处,笑道:“就像此时春风,吹得了贩夫走卒,也吹得帝王贵胄.并无差别。春风之下,众生平等。”
戌时末。
丁岁安翻墙回家。
“朝颜~颜儿?”
后宅静悄悄的,唤了两声不听回应,便转去了前宅。
路过前院佛堂时,本已走了过去,他又倒退两步,身子后仰.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不大的佛堂内,阿智盘腿坐在蒲团之上,宝相庄严。
他对面,阿吉坐在另一只蒲团上,一手托腮,昏昏欲睡。
“阿智.你们在干啥?”
“阿弥陀佛,贫僧在给阿吉施主讲经。”
“好吧。对了,看到朝颜了没?”
丁岁安问罢,看样子快睡这的阿吉才抬头道:“朝颜被隔壁那个什么王妃唤走了,已去了一个多时辰。”
咦,林寒酥今晚回府了?
她喊朝颜过去干啥?
此时隔壁。
霁阁二楼。
林寒酥端坐于紫檀书案之前,纤长玉颈微微前倾。
案头摇晃烛光,为如玉侧颜镀上一层温润光泽,长睫低敛,在眼睑下方投下浅浅阴影,更衬得眸如点墨,沉静深邃。
她正将一摞卷宗分别归入‘安平’‘临平’‘朔川’‘卢阳’等字样的锦匣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