薨逝
薨逝
李璧月将《稽山梦笔》接过,快速翻了一遍。
这一本和之前的几本并不一样,是以话本的形式,记载了圣人李怡的生平轶事。圣人的母亲郑氏本是镇海节度使的侍妾,后节度使谋反失败,郑氏被没入掖庭为奴,后来被天子临幸,生下李怡。李怡幼时不聪明,去母亲时常带他昙摩寺祈福。后来武宗继位,李怡身为皇太叔受到猜忌,甚至一度出家为僧。后来,武宗薨逝之后,李怡在诸多大臣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文治汤汤、武功赫赫,可谓中兴之主。
在书册的最后,同样有着稽山先生写的结语:“圣人信佛之心至诚,使得天下大治。如今天年既至,自有诸多龙王、天女、菩萨、比丘接引,往无上佛国,继续接任佛国之主。凡我大唐子民,死后若入佛国,仍可得唐皇庇佑,享万年清平。”
李璧月蹙眉沉思:“这里写的倒是和前面不一样,稽山先生写这东西是出于什么目的?”
玉无瑑道:“我心有猜测,但也不敢确定。那幕后之人让稽山先生创作《稽山梦笔》并且在坊间大肆售卖,便是为了宣传这‘无上佛国’,前面那些是让世人知道,不管他们在生前遇到何种苦难,只要信奉佛祖,死后便可进入无上佛国,从此百孽皆消,得享极乐。今日这篇,便是告知大家,不光普通人死后可以进入无上佛国,就连当今圣人也不例外。而且,圣人死后,会成为无上佛国的国主,继续统辖佛国万民。你想,如今圣人颇有仁爱之名,在民间也有声望。百姓知道圣人死后都进入无上佛国,自然会对这无上佛国生出向往之心……”
他神情忧虑:“若是此书在坊间大肆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李璧月也知道事态严重,马上道:“我立刻带人到坊间将这些《稽山梦笔》全部查封烧毁,不允许民间流传。”
就在此时,一骑飞马急至,来人是宫中的黄门。
“李府主、玉道君,圣人薨逝了,咱家奉太子之命,请李府主和玉道君前往宫中议事。”
两人对视一眼,眼下还真的是事赶事,忙得不可开交。
可惜,唐绯樱、高如松、夏思槐、周宁等她身边合用之人都尽数不在,还真没有可用的人。好在,长孙璟冒出头来:“阿月,圣人薨逝,兹事体大,你先入宫看看情况。这查封禁书之事,师伯去就行了。”
长孙璟听到大丧钟之后出门,方才已经将李璧月和玉无瑑讨论之事听了一耳朵,虽然还没有搞清楚前因后果,但也知事情轻重缓急。
李璧月连忙道:“就劳烦师伯了。阿玉,我们走——”
两人乘马,很快就到了宫中,宫中四处已开始张设白幔,以备大丧之礼,一片肃穆。
两人很快就到了圣人居住的太极宫,因两人到得早太极宫外只有太子和一众宫妃跪在殿外,哀哀哭泣,文武大臣还未到来。白幔之内,隐约可听到殿内传来念经之声,以及钟鼓磐钹之声。
李璧月心生讶异,她快步到太子身侧,同样跪在一旁,轻声问道:“殿下,这里面是在做什么?”
李澈道:“父皇薨逝,是母后命人请了昙摩寺的佛子明光禅师过来做法事。说是佛祖要接引父皇到‘无上佛国’,往生极乐。”
李璧月脸色一变,待要问皇后娘娘是从何听说“无上佛国”,可是皇帝丧仪之前,这其中盘枝错节,想要对太子解释清楚绝非三言两语之事,只好暂时按下,先问道:“陛下是因而薨?”
李澈道:“御医说是梦中含笑,阖然而逝。孙危楼先生似乎有不同的意见,只是我还没有细问,稍后你可以自己问他。”
半个时辰之后,法事终于结束,这时朝中文武大臣听闻大丧钟,也纷纷赶到太t极外。圣人自去年开始就身体不好,大臣们对龙殡归天早有准备,开始按照礼仪准备国葬的流程。
国不可一日无君。圣人传位的遗照也早已拟好,当下就由礼部的主官宣读遗照,太子李澈在皇帝灵前继位,成为一国新君。
李璧月也跟随重臣们三拜九叩,拜见新帝,完成了王朝的权力交接,只是正式的登基大典要等到新帝守孝二十七日之后进行。
国葬大事,事事繁杂。李澈作为新帝,这一日忙得不可开交。
直到黄昏之时,李璧月逮了一个间隙,长话短说,将《稽山梦笔》和“无上佛国”解释了一遍,然后道:“陛下,先帝薨逝,内中或许另有隐情。此事若不尽快查明,只恐国葬期间,长安生乱,承剑府想向陛下讨一道谕令。”
李澈素来对李璧月信任有加,当即道:“此事由你全权做主,该查封哪里该抓什么人你大胆去做,若是承剑府人手不足,我将东宫右率卫崔成器派给你,让他带人协助你。”
李璧月向帷幕后的太极宫看了一眼,犹豫道:“我担心此事可能与昙摩寺有关,皇后娘娘信仰虔诚,如果事情走到查封昙摩寺这一步,恐怕娘娘会横生阻扰;朝野只怕也会有人认为我李璧月是为了公报私仇……”
李澈道:“阿月,你的品行,我素来是知道的。此事不仅关乎无数百姓性命,父皇之死也可能是有心人的阴谋,不论如何,我会全力支持你。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他事情,我会替你转圜。”
李澈手一招,唤来东宫右率卫崔成器,道:“成器,这段时间,你就跟着李府主,按照李府主的吩咐行事。”
崔成器应道:“是。”
李澈又对里李璧月道:“你若有什么承剑府不方便做的事,你就让成器去做。有他在,应该不会有人敢抗命。”
如今圣人薨逝,李澈监国已久,又在灵前即位为新君,只是欠了葬礼之后的登基大典而已。崔成器如今虽然只是东宫一个率卫,等到登基大典之后,职位自然水涨船高,最少一个金吾卫中郎将的职位是跑不了。
李澈将崔成器派给他,接下来她的行动阻力自然小了不少。
李璧月感激道:“多谢陛下。”
案情错综复杂,但是事情还是得一件一件来办。当务之急,就是先搞清楚圣人之死和《稽山梦笔》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
与李澈分别之后,李璧月先去找了孙危楼询问圣人之死。
孙危楼道:“这段时日陛下嗜睡,清醒的时候少。记忆力消退,总也不太记得事,也不太认得身边的人。我观其脉象,是因为上了年纪,又血淤气滞,脾肾两虚,以致沉疴难消,痴痴呆呆,唯有慢慢将养。按说这种病症,虽难以痊愈,每日用药,并无性命之虞。我疑心陛下是中毒而死,但对于毒药研究,我远远不如师妹叶衣霜,要是叶师妹在长安就好了。”
若是如此,倒也好办。为了陆少霖中毒之症,她本让高如松去请叶衣霜来长安,按照行程,也就是这一两日的事。
李璧月道:“叶衣霜不久便到,孙先生还请在宫中多留一两日。”
出了太极宫,时辰已是中午。李璧月估摸周宁和长孙璟那边的事情应该有了结果,正欲回承剑府,想起玉无瑑跟她一起入宫,这会人却不知道人到哪儿去了,便东张西望四处寻找。
李澈凑了过来:“阿月,要同你说一声,玉道君我要留下借用几天,就不同你回去了。父皇薨逝,昙摩寺先做了法事,玄真观也该出面做一场醮事,也是让天下人知道皇室崇道之心,也好为玄真观重建造些声势。”
李璧月知道李澈的心思。本朝佛道并立,曾各争一时之盛。虽说圣人在位时,尊佛抑道,但昙摩寺过去和现在的事,犯了李澈的逆鳞。等李澈正式继位之后,可能会同武宗皇帝一样,重视道教。玉无瑑很有可能是大唐的下一任国师,新帝的肱骨之臣。
就算他是尘世闲游、喜好山林的性子,皇帝的旨意,他也无法拒绝。
如今的一切,正在应验当初紫清真人占卜的结果。
玄真观会灭亡,但是尚有一线起死回生的生机,而玉无瑑就是玄真观的一线生机。
不管玉无瑑愿不愿意,他最终会走向紫清真人早已预设的结果。
她行礼道:“我替他谢过陛下。”
回到承剑府,周宁果然已经回来了,也带回了稽山先生的调查结果。
长安城的落地秀才若不回乡,多租住在南坊,周宁在那边打听考了十八年仍未及第的秀才,很快就从一位秀才口中得到了消息。
原来稽山先生本名叫荀典,祖籍甘肃,他自幼丧父,自幼由寡母养大,寡母一心盼他出人头地,效仿孟母三迁,为他择名师求教。到稽山先生二十二岁时,自认文采风流,定能一试而中。他来到长安,发誓若不及第誓不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