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苏涧的生日宴
来人是冯石头,他一进门就闻到了家里的酸辣味,还没说话,口腔里就充盈着馋虫勾出来的口水。
冯石头咕咚咽了一口口水,声音大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
苏茶噗呲一乐,起身给他拿了碗筷。
冬阴功汤现在已经不烫了,温温热热的,正是好喝的时候,冯石头也不客气,埋头喝了满满一碗,本来晚上已经吃过饭,这会儿却感觉又饿了。
看到汤里有大青虾,冯石头心里暗暗吃惊,庄慕不临海,这青虾买得很贵,他们饭店倒是采购过一批,批发价也是8块钱一斤,平常人家连过年过节也吃不上。
再看这青虾,个头很大,肉质紧实,吃起来回味鲜甜,一看就是新鲜的特级大虾。
冯石头面上不说什么,心里暗暗感慨,这做生意还真是赚钱啊。
难怪他之前听几个南方的老板说,改革开放后,现在遍地都是黄金,只要你肯弯腰,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一顿饭吃完,冯石头的味蕾还停留在那过度鲜香的味道里,直到苏茶给他泡了一杯茶,并提醒道,“冯采购,这是熟茶,晚上喝了不影响睡眠。”他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伸手接住,这才想起自己来找玉温的目的。
明天是苏涧22岁的生日,之前都是向远、冯石头和他们的另一个兄弟张凯几个人凑点钱,找个馆子搓一顿。
几兄弟不管谁过生日,都是另外三个筹备,这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
冯石头喝了口茶,压低声音说,“玉温姑娘,您前些天不是给了我一个红包吗?今年凯子也没了,向远又下岗了,我就想说,小涧生日的钱我一个人出,在你这里给他定一桌生日宴。”
玉温轻轻皱了皱眉,有些不解,“凯子没了是什么意思?”
“死了。”冯石头垂下眼帘,黑瘦的脸上满是落寞。
看他不是太想继续这个话题,玉温便没再继续追问,只是对他说,“那我明早先把菜单拟出来,你中午的时候过来看看。”
“那谢谢你了。”冯石头谢过玉温,起身告辞。
玉温把他送到大门口,犹豫一瞬,半分玩笑半分认真地问道,“我这边的饭菜都不便宜,你可想好要请客?”
冯石头也笑了,他的皮肤黑,显得牙就特别白,“要不是你给我那个红包,我都不一定有钱,既然这钱是意外之财,就把它散了。”
玉温点点头,又说,“钱没了再赚,人没了就是没了,你的想法是对的。”
冯石头走在回家的老路上,头顶晃悠着一盏昏黄的路灯,想起玉温说的那句“人没了就是没了”,心里空落落的。
张凯的突然离去是他们兄弟几个都不愿意想起的事,张凯死了以后他们还是像以前那样没心没肺地聚在一起,可都刻意不去提起这个人。
今天玉温的一句,“人没了就是没了。”让冯石头突然放下了一些东西,是的,没了。
他走了一路就想了一路,兄弟几个最放不下这件事的人其实还是苏涧,所以他才有那么深的执念,一定要把张凯的弟弟妹妹留在庄慕,亲自照看。
冯石头也是在苏涧生日的当天发现国营饭店的不对劲的。
先是他查看采购记录,发现以前销量很好的菜都好几天没有进货了,再是清理库存的时候,发现新鲜蔬果的损耗比平常要多出三倍多。
从采购部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饭店的生意正在下滑。
中午冯石头溜出去傣味看菜单,在走廊上听到总经理办公室里传出岩应愤怒的声音,“没有茶香鸡你就连菜都不会做了吗?”
张总厨回答的声音比较小,冯石头没听清,他轻手轻脚地遛出了饭店。
傣味门口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在这边买烤鸡的都是这一片的街坊领居,但大家抢起烤鸡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张嫂,“小妹,麻烦给我这只大的,我家里人多。”
街道办李主任,“这只大的是我先看到的。”
“先看到就是你的?笑死了!我还说皇城故宫都是我先看到的呐!”
“你...”
李主任好歹有个主任的头衔,平日里出门大家对她都是恭恭敬敬的,哪里想到会输给一只鸡?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苏茶笑着招呼,“大家先来后到,各有各的好,这鸡都是三斤左右重的仔鸡,大小不会超过五十克,再说小一点的鸡,肉嫩多汁。”
李主任听说小鸡更嫩,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玉温正在院子里杀鸡,这做烤鸡的活,别的工序苏茶都可以帮忙,唯独这杀鸡,她是怎么也弄不了玉温这么干净利落。
左手虎口扼住鸡脖子和翅膀,右手握着刀柄快速地一抹,鸡血流进地上的小碗里,前后不过半分钟的功夫,那鸡还没来得及扑腾一下便断了气。
冯石头立在一边看得惊心动魄,等玉温杀完面前绑着腿的三只鸡,他才敢出声打扰。
玉温看到他,站起身,先在水龙头下打肥皂洗了手,这才请冯石头在茶桌那边坐下。
傣族菜的味道特别鲜明,要酸就酸得爽快,让人口舌生津,比如酸木瓜煮鸡。
要甜就甜进人的心窝里,像香甜软糯的菠萝糯米饭。
苦的就是撒撇、牛苦肠等,辣的更是辣得过瘾,榕林一代光是辣椒就分几十个品种,有冲天辣、小米辣、象鼻辣、花呆辣...
在玉温手写的这一份菜单上,就集齐了傣味的酸、甜、苦、辣四味菜。
酸木瓜煮鸡
菠萝糯米饭
胡辣椒拌青芒果
撒撇牛肉汤
香茅草烤鸡蘸喃米蘸水
柠檬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