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31章
从药房到最近的大门,也得走个一盏茶的时间,距离是相当远的,白凤桐原本建议他们推些车过来,但是一想,柳云烟这庄子上修的山石曲径,弯弯绕绕,动不动就是石台玉阶九曲回廊的,再要推车过来,无异于是增加工作量,于是便也作罢。
好在庄子上的守卫和侍者还是比较多的,忙忙碌碌几趟,总算是搬好了。
今天是第一次布药,他们估摸不准具体的量,于是也没有敢带太多。
白凤桐已经找好了借口,因为镇外没有河流,更不可能去镇上打水,只能自带,于是白凤桐事先就把勾兑好的灵泉水倒进了水缸。
这几大缸子水——虽然一壶只要十个币,但是装满这几大缸子,也花了白凤桐不少直播币。
还好,现在除了买灵泉之外,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完全还能顾得住自己,所以白凤桐其实比任何人都希望这瘟疫早点过去,她也就能少花点钱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镇上去。
柳云烟事先写好了几张用来张贴的大字报,具体内容大概就是说他们已经找到了治疗瘟疫的药方,会在这儿免费放药。家中有瘟疫的人,可以来排队领取,每个人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合理隔离,尽量不和其他人近距离接触。不排队的、插队的、高声喧闹的,一概取消以后的资格和领药资格。
说是这样说,只是真正能这么做的人肯定少之又少,到时候,指不定还是要扯着嗓子去喊注意秩序。
越想越觉得头大,柳云烟突然有些后悔,这次居然没有跟官府合作,自己这点人力物力,还不知道能不能维持好秩序呢。
路上杨如是又拉着白凤桐聊美妆,白凤桐顺便问了很多关于这个世界胭脂水粉的事情。
杨如是讲得很专业,白凤桐也恰好会做些胭脂水粉。她听着杨如是的介绍,也顺便把自己的做法告诉了杨如是。
杨如是道:“师姐的方法虽然精巧,但是没有办法大量生产,毕竟,我们卖出去的量太大,若是手工精致,一定顾不过来的。”
白凤桐笑道:“我有两个思路给你,一个是你可以提供原料让那些想要自己做胭脂水粉——还得是自己想要却没有的颜色的人来自己手动制作,你们收取成本费和参与费,这样既省心省力,还能得到口耳相传亲身试验的零成本推广。还有一个是,你们可以请一些人专门手工去做,但是因为手工定制的东西,都是需要额外的人力资源,所以,势必价格要定得很高,以及势必他会是一个限量的产品,这些产品会针对那些有钱的太太小姐为了在交友圈子里面出些风头的目的,自然也就会去高价买这些,专人定制的限量产品,这就是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来谋取更多的伊利。以及这种方法,可以叫它饥饿营销。你一次两次限量供应,就会吊足了她们的胃口,下一次,再出现新的限量供应的时候,她们就会蜂拥而至,很快一抢而空。当然还会出现另一个局面,那就是有些人会去拿这样抢来的限量产品,高价售出,来赚取一个高额的转手价,这种人通常就是低买高卖的黄牛了,你这里就吃了一些小亏,所以还需要额外做出一些购买限制——比如一人只能买一种,或者一样,以及老顾客优先,或者,干脆成立一个积分会员制……”
杨如是听得眼光发亮,恨不得立刻抓起纸笔,把白凤桐说的这些通通记下来。越听越有门道,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她脑中突然灵感乍现,她打断了正在跟他说会员制的白凤桐:“师姐你等一下,我突然想到下一季的新品要做什么了。我要做一种不起眼的,却坚韧顽强的颜色。就像师姐这样,乍一看好像是个普通人,没什么意思,长得也不漂亮,可是呢,越接触就越觉得,你这人其实像一个宝藏一样,总会给我们新的惊喜,让人不断的挖掘什么样的你,才是一个完整的你。如果能做出这样的颜色,我相信一定可以,火爆整个王朝的。”
白凤桐无语道:“可是你形容的也太抽象了,你这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没有办法往颜色上靠啊。”
杨如是凝眉道:“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我做了好几年的胭脂水粉,每次我都觉得自己没灵感了,做不出新的颜色,可是,灵感出现的那一瞬间,仿佛眼前就已经有了那种颜色一般,它就只是,在某一个地方等着我,让我去发现它,去找它,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被所有人知道。”
白凤桐觉得眼前的杨如是,像一个诗人,像一个艺术家,并不像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她在她的眼光里,看到了一种她从没有见过的光彩,和一种执着,仿佛她一定会把这种颜色做出来,就是她形容的这种抽象的虚幻的、无法捕捉的颜色。哪怕用尽所有的力气,也一定会做到。
白凤桐觉得自己可能就缺这么股子拼劲儿吧。
柳云烟听着自己大徒弟和三徒弟聊得火热,自己收回思绪,反而认真听起白凤桐说起营销思路来。
这个徒弟他果然没有看错。
她和所有的,他见过的女人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