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杜向东没想到会在黑市碰到果建良。
就是原身那个发小,上次两人见面还是在猪场,对方听说原身欠了赌债还不上,还想把老婆本借给他。
虽说没多少钱,但这份心意难得,杜向东之前还想着有空得感谢下人家,不过前阵子一忙就给忘了。
今天正好碰到,又快到中午了,杜向东就拉着果建良一块去吃饭。
果建良原本不想去,可在黑市上也不好大咧咧的拉扯来拉扯去的太引人注目,他干这行胆战心惊的,真是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吓半死。
于是就只好顺着杜向东的力道走了,原以为只是去面馆吃碗捞面什么的,可没想到对方直接把他拉进国营饭店,而且才刚进来,还没等他反应呢,就听老杜就机关枪似的点了几个菜,“油炸花生米、口蘑炖鸡、烧三丝,再来一碗疙瘩汤和两碗米饭,那个啥,汤和饭最后上,再来瓶二锅头,二锅头行吧,行,就这些了。”
什么?还要酒,他还没回答呢,怎么就行了?
果建良刚才看了眼菜牌就被价格吓了一跳,此时见他一连串点了好几样菜,忙就对着菜牌看那菜的价格,心里算着自己口袋里的钱够不够付债。
前两天听说老杜为了还债欠了不少钱,这顿饭指定不能让他花钱。
不过没等他多想,酒和花生米就先端上来了,杜向东拿过酒瓶打开,给他倒了一小盅白酒,“我还没问你,你怎么跟那去了。”
他是说黑市,公共场所就没问那么明白。
果建良也明白他的意思,他虚扶着酒蛊,“就是想挣点钱,你也知道我都这么大了,连个媳妇也没有。”
“为娶媳妇?”杜向东其实不怎么信。
果建良在书中就是典型老实巴交的农民,打小就被父母管教的循规蹈矩。小时候跟原身关系好的都能穿一条裤子,可在原身走上歪路后,却能很快与之断了关系。
这就是个不敢行差踏错一步的,要不是今天遇到,有人跟他说这人干起了投机捣把的买卖,他是打死都不会信的。
要说为娶媳妇,那更不可能。他跟原身同岁,今年都二十八了,再过两年就三十了。
这年龄在农村早就过了适婚年龄,要是真能为娶媳妇这么能豁得出去,那他早干嘛去了。
“啊、是啊!”果建良有些尴尬的应了一声,一口将酒蛊的酒闷到肚里。
杜向东见他不说,也就没有多问,谁还没点难言之隐,这人也就是不善撒谎而已,让人看出来。
两人喝酒吃花生,闲扯了一堆生产队的事儿,实在没别的可聊的。
很快其余两个菜也上来了,两人又喝了会儿,果建良很久没有喝这么痛快了,农忙时干活太累也会打点散酒喝,但也仅限那几天而已,他还要攒钱。
又喝了一会儿,杜向东见差不多了,怕他喝醉,忙把还剩的半瓶酒推一边,然后叫服务员把菜和汤上来,接着两人就开始吃饭。
果建良见此也没有反对,只是别过头不再看那酒。
边吃饭杜向东就问起了正事,“那花生你是哪弄的?能多弄点吗?”
这话问的就有点不妥,人家赚钱的门路就这么大大咧咧的问出来,不过果建良似乎并不在意,小声道,“隔壁县收的。”
隔壁县叫浏南县,是个比浏宁县要更偏远的山区,那里山多地少,交通也不便,想要运东西出来就得人背着出来或是牛车拉,不过好在离他们着也就大半天路程。
杜向东也不跟他废话,“你这些我全要了,你再给我弄点。”
他指着脚下放着的背筐头,大概看了下里面也就20斤的花生,他以后还得继续做糕点,这些东西少不了。
果建良以为他是酒喝多了,说胡话呢,也没当真,就笑着说,“行啊,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
“哈哈,那就要多少有多少。”
两人又说了几句,杜向东发现对方还是有点醉了,就不再多说了。勿自结了账,然后背上筐扶上人,打道回府,“哎,酒量也太浅了。”
半瓶俩人一分才有多少,他这还是答应两小子不再喝酒,这才只喝了这么一点。
到了生产队跟着果建良回家,好在这小子还知道家住哪,不过到了家他倒头就歪炕上打起呼来,杜向东只好把花生转身都扔进空间里,然后估摸着花生的价,掏出钱放在这家伙睡的位置的枕头下面,然后就回家去了。
刚到家门口,正好碰上陈志强来拿炸糕,两人打了个招呼,闲聊两句。
陈志强就诉起苦来,原来有人看他在集上卖炸糕,认为他赚钱了,就也做了拿去卖,而且卖的比他便宜,他卖四分,人家就卖三分,好多客人都跑那人那去了。
杜向东听了只觉得很正常,虽然每个大集卖的不多,但跑的多了一天也卖不少,有心人一看你跑这么多地方,再算算你卖出去的量,再好歹核计下成本,就知道你得赚不少钱。
这都一个多月了才有人出来抢生意,已经算是反应很慢了。
杜向东就说,“这东西已经是赚个辛苦钱了,成本在那摆着,他卖便宜了自己赚不上来钱,咱们不用跟他比价格。”
陈志强苦着脸说,“我也是没办法了,再这么下去我只能少拿货了。”
那人就摆他对面,连着好几天卖的都比他便宜,客人都跑他那去了,他都没卖出去多少,这东西虽然还算禁放,但放着放着也就不好吃了。
杜向东给他建议道,“这样吧,我再做样吃食,你那有新吃食了,就有客人了。”
陈志强一听眼前一亮,要说这杜向东手艺真不是吹的。
他在家也自己做过炸糕,怎么说呢,浪费了好几锅材料,最后只能装进自己肚里,人家做的东西那是每个步骤都有技巧的,他是真不是那块料。
要不为啥这么久了还要跑过来拿货,所以他说做新吃食那准是错不了的。
赶紧问是啥吃食,杜向东就说,“做点麻花吧,这东西禁放,出门当干粮都没问题,到时你到车站卖也行。”
陈志强一听说是麻花就有些失望,因为这东西太普通了,大到县里百货商店,小到村子里的供销社都有的卖。他们所在的市以前是港口城市,行船走商的多,麻花这东西香甜酥脆,能放很久不坏,还是挺受大众欢迎的。
只是这东西做不好就会炸的很硬,便很费牙。
不过陈志强也没有多说,杜向东这样的手艺,想来做出来是不会差的。
两人定好明天来队,陈志强就背着背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