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杜向东会让果建良来帮忙干活,也是看出他不太适合去黑市卖东西。
他嘴巴笨不打紧,做这些小生意也不一定非要能说会道,况且现在是卖方市场,有东西不怕卖不出去。不过果建良这人心理素质不好,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缩回来,第二天就不敢去了,每次去都神经紧张的样子。
杜向东知道他决定干这行,当时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现在他这边点心匣子卖的太好,量太大了他觉得光靠他们这三个人得累死,正好就喊他一起帮忙,虽说他不怎么会做吃食,但是这种活上手几次也就差不多了,又不是技术含量多高的东西。
而且他还可以先帮着干些力气活,像什么挑水劈柴揉面烧火之类的,果建良干的挺好,而且他干的还挺乐呵的,这怎么也比上工轻松。
杜向东一天也给他一块钱,他还觉得给多了,毕竟他只干些杂活。
杜向东就说杂活也不少,而且以后他还是要慢慢学着做吃食的。
果建良听了就有些纠结,他倒不是排斥做吃食,他自己住时都是自己做饭煮粥的,可说出去总是不好听。
杜向东听了他的纠结都要翻白眼了,“人家厨师好多都是男的行吗?再说就年前这一个月,来年做不做还不一定呢。”
果建良听了就不怎么纠结了,回家后,果母也让果建良好好做,这活儿比他之前背水果还赚钱,还不用那么辛苦,等攒够钱开春托媒人给他说个媳妇。
果建良晒的黝黑的脸暴红起来。
不过虽然多了人手,但临近年关的点心匣子还是太受欢迎,陈志强兄弟两个拿了货的第二天就又跑过来要再拿货,说是当天就卖光了,而且货量还想翻倍。
以前陈志强都是两三天拿一次货,这样他媳妇才来的及做。
昨天拿的量已经是平时的一倍不止,杜向东一问才知道,有许多人排队没买到直接就跟他们订货了。
而且这样还不止,有的二倒贩子看点心匣子卖的好,就过来找他们要批发,二人一看还有这样的好事,于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两人本来想着有生意怎么可能不做,结果杜向东听了就直接拒绝他们,“这不行,根本做不过来。”
两人傻眼了,陈志强赶紧说,“杜哥,那你再多找两个人啊。”
杜向东就说,“我已经找了两个人了,现在每天能做500盒已经很多了,再做就做不出来了,而且这是因为快过年有需求的人才这么多,过了这个年买的人肯定会少了。”
所以他找果建良一开始也是说好是临时的,等过了年再看看做点什么。
他们现在这就是个小作坊,产量就是这么少,他也不可能为了这临时性的节日去找个十个八个人,到时候没活儿又要人家走也不合适。
而且虽说现在风气开放很多,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啊。
于是杜向东想了想,“我最多每人给你们翻一倍的量。”
翻一倍就是每人每天一百盒,两人对视一眼,也只能遗憾的同意了。
送走二人,高树海也来了,他也来要求加量了。
高树海现在不只自己卖,他在黑市认识人多,一开始就找了好几个兄弟帮他卖。县城当然不止这一个黑市,其他几个黑市他都找人卖了,甚至到了下面的镇子。
这一分哪里够卖?!
杜向东又给他翻了一倍,也就是一天四百盒,再多也没有了。把跟陈家兄弟俩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把他也打发走了。
不过他这也算是饥饿式营销了,越是买不到越是有人想买,没多久他们的点心匣子就在一定范围内有了名气。好多人都想买套点心匣子走亲戚了。
但杜向东这边四个人就真的开足马力忙了起来,前两天只是干点杂活的果建良也快成了主力了,两种炸食都学会怎么做了,而且还表示这东西其实也没那么难。
家里这么忙,两个孩子也不能幸免的被抓了壮丁,每天上午跟着在家帮忙做点小活儿,例如整理下包装盒,往包装盒子铺油纸之类的。
两个孩子也很听话,完全没有任何怨言,干的还挺乐呵的。
杜向东也不想让儿子白帮忙,也想让他们知道认真劳动是会有回报的,所以给他们每人每天1毛钱当报酬。小哥儿俩听说还有工钱,乐的眼睛都快没了,头一天知道这事后,钱还没到手就盘算是要买些什么了。
这个说下次上县城要买小人书看,那个说要买那个可以蹦哒的小绿□□。
说起来,杜向东一直以来也没给过他们两个零用钱,主要是看他们年纪还太小的缘故,怕他们根本不会怎么用钱。
可想起前世自己三十多岁了才懂得如何正确支配金钱,就想着这次先看看他们两个怎么用‘工钱’,如果表现不错,过了年就开始给他们发少许的零花钱,慢慢培养他们的金钱观念。
一家子忙着干活之余,杜向东一家从果母嘴里又听到了一件事。
其实是跟朱小丫有关的,杜向东还纳闷呢。这朱小丫走了快两天了,怎么朱家一点动静也没有。
今天终于就有了动静,朱老太带着全家老少,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见过朱小丫。
其实朱老太一开始没想找来着,主要是以前就有过朱小丫被她因一点小事打出去过,后来那丫头没地方去就自己又跑回来了。
这次她当然还这样认为,那时还想着等那死丫头回来一定要好好收拾她一顿,让她以后再也不敢跑了。
可没想到等了两天朱小丫也没有回来,朱老太这才有些慌了。
倒不是她有多疼这个孙女,而是这个孙女现在是可以挣工分的人了,入冬了地里活少了,翻地这种活都是壮劳动力干的,家里但凡情况好一些的,女人都不会去干。而朱小丫就被朱老太要求去干了。
虽然头一天干的少,但好歹过关,也能拿八个工分了。
这都快抵上一个能干的成年人了,现在少了这么个人家里就少了一份收入,朱老太能不着急?
而且朱小丫这么大了,再过几年就可以换彩礼,他还想给他唯一的孙子将来盖砖瓦房,这么能干的朱小丫将来的彩礼肯定是少不了的,已经养这么大了,要是真没了可就太可惜了。
不过朱老太带着家人找遍全生产队也没有找到,最后只好找大队长帮忙。
朱老太因着太过泼辣,跟生产队哪个社员关系都不好,跟大队长也不例外,但到底是一个生产队的,身为大队长的葛前进也不能真不管,只得带着民兵又组织了些人手到山上去看了看,又四处找了找,但还是没找到。
朱家人这下都有些发蔫,朱老太的大儿子朱大柱,也就是朱小丫的亲爹更是当众哭了起来,他跟前妻只有朱小丫这一个闺女,后来娶的张寡妇一直也没能给他生个一儿半女的。
朱老太嫌他丢人,把他骂了回去。
不过找不到人,大队长就说要去县派出所报警,这走丢人可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