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 - 谢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0章

小哥儿俩听说妈妈也要像他们一样去上学了,都特别高兴。

一问高兴什么呢?

小宝就说:“妈妈跟我们一样去上学,我们就是一国的了。”

大宝虽然觉得这说法欠妥,好像把爸爸排除在外了,但想了想也没大毛病,就也跟着点点头,他们可喜欢妈妈去上学了。

把杜向东弄的哭笑不得,不过还得说:“对对,上学是大好事,以后咱家有仨文化人儿了。”

小哥儿俩知道,文化人是有出息的,爸爸当初买好几箱书回来给他们抄的时候,就经常这么念叨的,他们就知道文化人儿是个好词,非常了不起的样子。

不过抄书可真是太累了,小宝觉得他也可以不当文化人,像爸爸一样会做饭也挺好的。

不管怎么样,罗树琴去学校上课这事得到全家一致的支持,头一天上课的时候,杜向东是骑着自行车送媳妇去的,用他的话说,听说学校里男老师挺多,得让人家知道他媳妇是有家室的人。

罗树琴被他弄的哭笑不得,但心里又甜的很。

到了学校,校长正好不在,接待他们的是负责招生的办公室主任,主任见到二人也是清楚情况的,校长一早就交待了,只是他还是打量二人好几眼。

这年停课、复课,又恢复高考的,三十多的还有考大学的呢,所以罗树琴这二十多岁的也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她还是头一次见当丈夫的送妻子来上学的,这么鼓励媳妇学习的男人可是少有,她多看两个也正常。

鉴于主任对二人有些好感,就挑了个学习氛围比较好的班级,还问了问罗树琴有没有课本,如果没有可以帮她想想办法,新的是没有,但旧的还是能弄到的。

罗树琴一听挺高兴,“那谢谢主任,我这虽然有课本,但不是很全的,有的还破了的,要是能弄套好一点的就更好了。”

说着她还把挎包里自己书掏出来一本,正是她说的破的一本,封面掉光了不说,有的页还掉了夹在里面,不过这书这么破,外面却用牛皮纸包了书皮,一看这书就是拿来时就是破旧的,现任主人是个爱书的。

主任一看好感更盛,身为一个教职人员,有什么比见到一个爱学习的学生更让人欣喜的人,于是主任便一口答应:“行,回头我给你找一套新一些的。”

罗树琴自然千恩万谢了,还问了下价,她当然不会认为人家是白给的,这年头弄套书可不容易了。

说完这事,罗树琴便被老师带进教室,安排好了座位。

杜向东见媳妇安顿好了,就又跟主任说:“主任,我看咱们学校有食堂是吧?”

主任以为他是担心自己媳妇吃饭问题,就点头说:“有,每月把粮食和粮票送到食堂就可以了。”

杜向东点点头就说:“行,我一会儿就把粮食给送来,不过我能去参观下食堂吗?”

主任心说现在也不是饭点,食堂就几个大叔大婶在干活,有什么好看的?她觉得这人关心媳妇也太无微不至了,不过也没有不耐烦,她现在手边也没大事,就带着人去了。

杜向东看食堂一排排桌椅虽然有些破旧了,但擦的还挺干净,透过打饭窗口就能看到后厨,烧菜师傅和帮工大婶都在干活,都穿着白大褂或围裙,戴着厨师的白帽子,看上去也挺讲卫生的。

做为一个厨师,他还是挺注重卫生的。

于是他点点头:“行,咱们食堂还不错。”

主任一听,这说话怎么跟领导口气似的,不过也没计较,刚想说您满意那就行,可没想到她又听对方说:“我看咱们食堂也有挂面什么的,是这样的,我自己承包了个挂面厂,为感谢咱们学校帮助我媳妇学习,我个人给咱们学校捐五百箱挂面和五百箱方便面,都是细粮的,也让同学们吃好点。”

啥?

捐挂面?方便面?细粮的?

主任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还有这种好事?

能来学校上学的学生,家里怎么也不会缺粮食,但细粮可并不普遍,大家多数还是吃粗粮的,所以主任反应过来脸上就笑开了花:“那、那就谢谢了,我代表全校师生感谢杜先生捐助。”

她可不像老校长一样,文人清高,一谈钱就避之不及,可哪哪不需要钱呢,现在有这样的好事她当然一口答应下来。

杜向东当天回去就从自家厂子拉走了一车货,也不顾朱厂长念叨出货都不够呢,就这么直接开到了县高中,当日便惹来不少同学老师侧目,一打听才知道有个旁听的学生家里给捐了一车的挂面和方便面。

大家虽不知是哪个学生,但纷纷感叹大手笔,同时不由的咽了咽口水。

而跟罗树琴一个班的可是清楚,于是大家纷纷对罗树琴有了好感觉,开玩笑啊,那是细粮啊,听说还有市里卖的那种方便面,要一块多一袋呢。

罗树琴是当天才知道这事的,回去还跟杜向东说了一通,“你说你怎么也不跟我商量下,学校不是说不要钱可以旁听的吗?”

杜向东就说:“这家学校给免费旁听,那也是人家校长人不错,但说到底咱们也占了人家学习资源了呀,既然人家不收钱,捐点东西也是应当的,你在学校学习也能顺利点。”

罗树琴闻言也就没有说什么了,她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她就是有点心疼东西,不过既然为了学习付出这么多,她自己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考上大学。

于是罗树琴也开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模式,不过她发现去学校学习果然比自己闷头学要强很多,以前有道题弄不懂,她又是查资料又是自己瞎琢磨,可能需要挺长时间。

可在学校,她可以问同学,会得到不同解法,也可以问老师,还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有些东西本来挺纠结,可人家一说就豁然开朗了。

她一下子简直学的有些痴了。

可她学的忘我,却不想这天放学就被几个人拦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