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驴打滚是小宝来到A市后的新宠,甜甜糯糯的口感迅速俘获他的味蕾。
当然,大宝也是很喜欢的,但没小宝表现的那么强烈,自打吃过后天天都喊着想吃,不过驴打滚是粘面做的食物,小孩子吃多了怕不消化,杜向东和罗树琴两个都不让他们多吃。
为此还削减了他们部分零花钱,给他们直接折算成玩具、学习用品、其他想吃的东西,为此俩宝都有点怨念。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不,小宝听说明天给买驴打滚,立马就无比乖巧,一边正在看书的大宝耳朵也动了动。
杜向东这边做好了规划,就打算把事情先分为两步,一是要先找到做自选商店的门面,还有就是到本市大小厂子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产品放到店里卖,这两样可以同时进行。
所以他跟家人打声招呼,第二天一早就又要出门了。
不过出门前刚好见到厢房的门开了,小吴夫妻两个从屋里走出来,小吴怀里还抱着孩子。
孩子小小一团缩在爸爸怀里,一脸苍白的边咳着边断断续续的哭着,看上去比昨天病情要严重了,何秀看着孩子难受自己心也揪着,声音闷闷的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感冒药不管事,治咳嗽的药也一点不管事,可真是急死人了。”
小吴将孩子抱的紧了些,低声安慰自己媳妇。
杜向东皱了皱眉,觉得这小孩看上去不像是感冒,除了咳嗽也没有其他感冒的症状,他低头想了想,猛的抬头问道:“孩子是不是晚上咳的比较厉害?”
小吴有些茫然,看向媳妇。
何秀晚上看孩子比较多,昨天更是几乎一夜没夜,她立刻道:“对啊,虽说平时白天也咳,但是晚上咳的尤其厉害,而且只要一放下就咳,就只好抱着。”
说完她就面带疑惑的看着杜向东,意思是你咋知道。
杜向东迟疑的说道:“这孩子病了好几天了吧,吃药也不管事,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根本不是感冒。”
不是感冒?
小吴和何秀都愣住了,他家小孩的确病了好几天了,咳嗽流涕的,这是感冒最显著的特征,他们一开始就按感冒看的,可拿了药吃也不管事,今天他们是打算去医院再看看。
可现在说,如果不是感冒,那是什么?
两人这次一齐看着杜向东。
杜向东被看的有些压力山大,但还是在问了对方是要带孩子去医院后道:“建议你们去耳鼻喉科去看看,我怀疑孩子不是感冒这么简单。”
“不过我也不是大夫,就是家里有两个孩子,有点经验而已,你们还是去医院看看再说。”杜向东又补充了句。
说完杜向东就说了。
小吴和何秀两个对视后,小吴主动道,“媳妇,你说咋办?”
“反正咱们也是要去医院的,就都看看。”何秀咬咬牙道。
说着两人就带着孩了出了院子。
杜向东出了院子就开始为货源和店面发愁,不过店面他可以慢慢打听,实在不行再找李老师这样的本地帮着问,反正这么大的A市,他不怕租不到店面的。
不过货源他想亲自把关,以后要开的自选商场,他打算主打食品和日用品,面向的普通工薪阶层,东西当然要物美价廉才行,走的也得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他先去各大商场和商店看了看哪些东西卖的好,有包装的就把包装上的厂家地址记下来,打电话或是亲自去厂家看看,没有包装的就去打听看看能不能问出厂家是哪里的,不过这些售货员多数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可能告诉他。
他就是假扮客户套话也不行,这年头商场售货员都牛气的很,不买拉倒,哪有功夫跟你闲扯。
所以一天下来,杜向东也就了解到一家搪瓷厂,打电话过去人家还不卖给私人企业,还有一家卫生纸厂连个联系电话都没有,他转了好几趟车才找到地处郊区的厂家。
这个厂家倒是没有不卖私人公司货的规矩,但就是起批量很高,杜向东也就只看了看产品,觉得质量还可以,留了对方一个电话打算以后有需要再联系。
接下来他又打听了文具厂、副食厂等等,这么一天也就过去了。
临回家前他路过一家比较大的商场买了套象棋打算给孩子们玩,省得他们总是抱着个魔方不撒手。
说到魔方,他就又想起那个二倒贩子大胡子,也不知道那家伙临时下车后怎么样了,应该没有被抓吧。
被杜向东念叨的大胡子叫叶箫,此时正坐在他姐的办公室里无所事事。
他坐在大姐的座椅上正百无聊赖的看着病历报告,这时门从外面被人推开,一个约五十岁上下、一身白大褂、五官艳丽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
她一进来就跟赶苍蝇似的把自己弟弟赶离她的座位,一脸嫌弃道,“一出去就是几个月,连封信都舍不得写,我看你干脆就在南方定居算了,还回来干什么?”
这个就是叶箫的大姐,叶笛。
这家部队医院的外科主任医生。
叶箫看大姐进门的一瞬间就麻溜的从座弹了起来,然后坐到了对面去,听到大姐的话,赶紧提起桌下的暖壶,往桌上的搪瓷杯里倒上热水,递到大姐面前讨好的笑,“大姐,你看你说的,你是我亲姐,我就是跑再远,我也得回来看我亲姐呀。”
叶笛将水接过浅浅的抿了一口,然后将杯子放桌上,看起了文件。
叶箫看大姐不理他,就诉起苦来,“大姐,你是不知道,我往南方跑还不是为子多挣点钱,你是不知道这次要不是你弟我机灵,你差点就见不着我了。”
说着他就把这次在火车上差点被巡查的给逮到的事给说了,还说了自己多么的当机立断,邻床位的大哥好心提醒后,他多么迅速的拎着货就往同伙、或不是,是最远的同伴那里跑,他们都是分散着买的座,就为了防被抓,好在很快到下一站,他也就赶紧下车了。
“姐,你是不知道,当时是费了多大的劲儿又是买票又是转车,好不容易才回到A市。”叶萧说到嘴巴都干了,端起他姐的杯子就跟‘咕咚’一大口。
叶笛嫌弃的看了他一眼,推了下自己的金属边眼镜,“那你这次货都卖出去了。”
说到这个,叶箫就更高兴了,把几天就把货物销售一空的经历又吹嘘了一番,正侃着呢,就听他姐说,“既然货都出手了,那欠的钱该还了吧?”
叶箫立马卡了壳,张了几次嘴才道:“姐,那不是你给我的经费嘛?咋成我借的了。”
他大姐今年五十有五,三十二年前婚后生的第一个儿子,不过因一意外丢了,这么些年他大姐都在找这个儿子,几乎是倾尽家财的找,发动身边的所的亲戚,一放假就出去找,可这都三十多年了,依然没找着。
他做倒卖没找就找他姐借,开始他姐还借他,后来就不借了。
他就只好说自己天南地北的跑,正好可以帮她找儿子,他姐这才又借他,而且还更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