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当天周向东跟亲生父母一行人就走了,可他们是走了,老杜家这事却像一阵狂风似的刮遍十里八乡。
周向东是啥人,那是从一个混子变成了带着全村发家致富的五好青年。就问问附近几个村子,哪个村不羡慕小坡村的人不出村就能进厂挣工资的。
所以周向东早就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许多人都挺关注他们村子的。
因此这事一出,就传遍整个村,近而又通过各村亲朋关系,又传遍附近几个村子,最后搞的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小坡村有个老杜家,大儿子居然是捡回来的,捡来就是贪人家身上的东西,还不好好养差点就让对方误入歧途什么的。
反正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导致小坡村的人一出村就有人问东问西,搞的大家不厌其烦。
大家本就因这事看杜老头和杜老太不顺眼,再搭上这些事,就更是看不惯他们,见了就要损几句‘捡了孩子不好好养,送去派出所啊,有的是没孩子想养呢。’
‘贪了人家东西,还故意养坏孩子。’
总之说啥的都有,更有激进者居然趁半夜没人砸也家窗户,杜家老两口几乎没法生活了。
于是他们只好让儿子女儿过来想办法。
两人能有什么办法,杜向西赶回来后,就给他们收拾东西,让他们搬过去跟自己一块住。
杜老太不同意,“你住的是宿舍,我们去了能住哪?”
杜向西就说:“我租个房子。”
杜老太死活不同意,租房子那得要钱,他每月工资虽不低,但也没有这个花法的,这样还能剩下什么钱。
于是杜向红就说住她那里去,她为给孩子上学,在县城买了个小房子,正好二老去了还能给她看看孩子做做饭,她那生意现在也挺忙的。
杜家老两口一开始不同意,有儿子哪有住闺女家的,可是到底被家里这情况给吓怕了,于是只好妥协,去住闺女房子了。
收拾好东西,上了车,杜老太又期期艾艾的跟两人说:“你们再跟你们大哥说说,我那天没别的意思,就是他老也不回来,太难过啦,我没想跟他断了关系。”
“就算我们再对不起他,那也是把他养大了呀。”
“还有,你们虽不是亲兄弟姐妹的,但到底一块长大的,你们关系好着呢,对吧?”
杜向西再也听不下去了,“妈,大哥不会回来了,以后都不会了,能别再去打扰对方生活了吗?他没有追究您的责任,已经是对我们手下留情了。”
杜老太和杜老头齐齐傻眼,“他对我们手下留什么情?我们把他养这么大。”
杜向红说:“你们捡到大哥也没报警,收养都没正规手续,根本就不合法,当年也就是太乱了,才让你们捡空了,这要是真追究起来,你们说不定得去劳改呢。”
她当然是瞎说的,不过也不妨碍她用此来吓唬二老。
这话也确实把二人吓住了,良久后杜老太才喃喃道:“这、这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
她又向儿子求证,对方点了点头,她这才消停下来。
杜向红见亲妈终于不再闹腾了,也松了口气,她跟二哥对视一眼,都没有再说话。
县城
从小坡村回来,周家一行人又回了县城。
周向东想着,好歹回来一趟,就打算多留两天,去看看自己的老朋友什么的,他这边去J市找老苏聊了聊,回来就发现他爸妈带着孙子出去玩了。
叶笛和周向前回来是有些亢奋的,大儿子在他家乡父老乡亲面前承认了他们。他们这些日子跟儿子相处下来,也看出儿子不是那种喜欢把私事拿出来说的人,所以大儿子这样的举动,就让他们特别高兴。
他们表达高兴的方式也很直接,大儿子大了,需要他们的地方不多了。他们就带着两个小孙子满城乱逛,给他们买吃买喝,反正看上啥买啥,没两天就把能逛的商场、百货商店、公园、游乐场等地都逛遍了。
小满一开始还跟他们一块去逛,可去过一次后就回来不肯再去,等大哥回来还跟他嘀咕,“爸妈简直是疯了,看见啥都给买,昨天我还看他们从商场给大宝小宝买一堆东西回来,他们都不看的,里面居然有粉色的袜子,啧啧。”
周向东摸了摸鼻子,他亲生爸妈最近是有点亢奋啊,就、感觉觉有些怪异。
于是,当天晚上吃过晚饭,他就提议要不一块去看看他的挂面厂,他本来打算自己回去看看,不过看家人也没什么事,他们又这么关心自己,那一块去看看也没什么。
周家几人这才知道原来周向东在县城还有一家挂面厂,怪不得他们后来要从村里搬到县城来。
当天要去了。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又去了挂面厂。
挂面厂虽说还叫挂面厂,但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因着打开了附近几个市的市场,挂面厂生意一直非常好,这才又半年过去,厂房就连续扩建两次,现在已经有一家拥有上千人的厂子了。
朱厂长还是厂长,见他们来就红光满面的打招呼,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显见的这阵子是过的不错。
周向东见他张口就又要喊自己小杜,于是开始给他认真介绍自己的亲生父母,并让他以后叫自己小周就可以。朱厂长愣了愣,这才回过神,赶紧答应了一声。
就改口叫他小周,并跟周家几人打招呼。
叶笛和周向前几人也都热情的跟他们打招呼。大宝和小宝也是头次来挂面厂,他们一直以为爸爸这个挂面厂就是个小院子,跟村里的罐头厂似的,却没想到这么大,两人张大了嘴巴。
周小满也没想到自己大哥这么厉害,不过他看到大宝小宝也一副吓傻样,他极力保持平静,还私下笑话他们没见识,当然大宝小宝也不甘示弱,三人小声斗嘴斗起劲儿。
自打‘兄弟关系’变成叔侄关系,三人关系从和谐相处,变成了偶尔吵吵闹闹互相取笑的关系,说不清哪种更好,倒也不是不能相处。
朱厂长把他们让进来,带着众人去看新厂房、新生产线,还介绍起最近又生产了哪些新口味的方便面,以及接下来打算跟肉联厂合作生产火腿肠。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不少,许多人觉着光吃面有点单调。正好咱们县肉联厂快开不下去了,我又认识肉联厂厂长,我就跟他聊了聊合伙的事。咱们厂给他们投钱,一起买了两条生产线,生产火腿肠,之前我在友谊商店买到过火腿肠,挺好吃的,而且还方便,跟方便面一块泡挺好的。”
朱厂长越说越起劲,显然事业发展顺利,让他觉得生活越来越美好。
可不越来越美好嘛,自打半年前他购买了工厂2%股份之后,工厂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成为全县排名前五的大厂了。他除了工资外还有了分红,分红也是越来越多,老两口再怎么花也是花不完。
以前搬出去就不爱回来的闺女儿子,每个星期都要往回跑。
而且也不像以前一样,回来空着手的,而是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回来。
朱厂长吃过一次这些不孝子女的苦,自然不会像以前那么傻,有什么都分给儿女。现在分了红有了钱人,他就存起来,后来老伴说看中了一处院子,他们就给买下来,扒了重新盖了六间大瓦房,院子还挺大,他们在里头养鱼种花,住起来简直比以前的筒子楼不知舒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