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1982年1月12日
今天是农历腊月十八,也是乐家超市二店开业的日子。
周向东一早做了早餐,喊大家起床吃饭,要早点过去。
罗树琴昨天晚上看书有点晚,今天就起的晚了些,听到声音打着哈欠出了卧室,去卫生间洗漱。
说起来他们半个月前搬进了周爸周妈给的这栋两室一厅的房子,楼房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出了卧室对方就是卫生间,洗脸上厕所全搞定,不像之前住在巷子里的小平房,冬天去厕所还要去外面。
大小宝各自穿着小睡衣出来,大宝帮着爸爸拿碗筷,小宝坐在餐桌边等妈妈出来好去洗漱,看着面前的大肉包流口水,伸手就想拿。
啪!小胖手被打掉。
“一会儿洗漱完再吃。”周向东严肃的说道。
这小子太不讲卫生了。
正好罗树琴从卫生间出来,小宝便蔫嗒嗒的跟着哥哥去卫生间。
罗树琴看小儿子有点蔫,问道:“他怎么了?是不是上下铺不太习惯?”
他们这个两室一厅,他们夫妻两个住一间大一点的,两个小子一间小一点的。小的那间本也想给他们放张小的双人床,然后再弄一张大点的书桌,这样他们两个可以一块睡,一块写作业。
不过大宝首先提出了抗议,他觉得小宝不讲卫生,经常不洗脚就上床睡觉,之前租房子没办法,所以大宝决定不要跟小宝一张床了,一定要分床睡了。
夫妻两个一想也是,两人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分床睡了。
于是经过商议,他们决定买个上下铺的床,床放屋子中间,两边就可以各放一张书桌,这样两人作业也可以分开写了,这样大宝很满意,再也不用看到乱七八糟的书桌了。
可这此举遭到了小宝强烈反对,可惜少数服从多数,反对无效。
于是买家具时,他们就挑了张上下铺,虽说有护栏挺安全的,但小宝睡觉向来不老实,床运来后让他睡下铺他又不肯,非要睡上铺,罗树琴还是有点担心的。
周向东见此连忙将事情解释一番,罗树琴这才松了口气。
一家子吃完饭,就开车去超市。
这个车不是私家车,是公司买的小货车。
自打挂面厂买了三辆货车后,运输的事就不那么紧迫了,但随着开了分厂,车子还是不够的,所以上个月挂面厂分厂开到这边后,又买了四辆货车,顺带着他们超市也买了两辆小货车,平时近距离运一些东西还是挺方便的。
这几天忙着开分店的事,周向东都是很晚回来。昨天也因为太晚,他们现在的房子又与二店距离有些远,所以他就把货车开回家了,现在也正好开着车过去。
他们到时,店门口已经围满了人。
二店开在市中心,虽说一店也不是啥偏僻地方,但这里依然比一店要更热闹很多。
几个十年后市中心这里可是寸土寸金,A市最大的百货大楼就座落在这里,而他们租的大楼旁边的一栋商厦,这商厦有三层,每层大概都有上千平,比一店要大很多。
因此他们货架上的商品也更加丰富,三楼除了日用品和儿童服装,还添加了一部分基础款的成人服装,跟市服装签的单,质量没话说,而且还比外头卖的便宜。
二楼是生活用品、学习办公用品和食品等,种类上也丰富了很多,几乎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了。
不过种类最丰富的要数一楼最新开辟出的生鲜区,这里有各种蔬菜水果、猪牛羊肉、农产品及各种海鲜,以前买菜大家都是要去菜市场,市场上有啥就买啥,往往想吃啥也不一定能买到。
他们超市以前也是从附近菜市场拿些蔬菜来卖,种类不多,价格也没有多便宜,不过也几乎不赚钱,就是为了丰富下种类,当然也是因为一店地方不大,也就没怎么弄生鲜这块。
但周向东知道做为超市,生鲜这块还是挺重要的,二店这块地方够大,他就在一楼专门弄了这块地方专门弄生鲜,不但种类丰富,许多当地的农产品、蔬菜都是从郊区农村那边直接采购,价格自然能控制在一个比市面稍微便宜一些的价位。
但蔬菜是每个家庭三餐都要吃的,就算比外面只便宜几分几毛的,那也是能吸引来许多人来光顾,而且是每天的。
开业前半个月,周向东就通过各种渠道给自家二店搞宣专,自家专线公交车车身上刷上大大的广告图、电台报纸每天不间断的宣传,其中生鲜这一块更是大力宣传,力求打造成超市引流产品。
结果自然也是不错的,今天店外挤满的顾客里,有六成以上都是大爷大娘,总着咱们又宣传的又便宜又好的蔬菜来的。
超市八点半正式开门,门一打开,这些大爷大娘便一马当先,按着服务员引导来到生鲜区。
看到生鲜区被码放整齐的各式各样蔬菜,以及上面明码标价,比菜市场还便宜一些的价格,这些大爷大娘们便开始疯狂抢菜,生怕晚了一步菜就没了。
而后来进来的,或闲逛或另有购买目标的一帮小年轻看到生鲜区这么热闹,有一部分就也管不住自己的脚跟着过来凑热闹,于是生鲜区热闹的就如同菜市场了。
呃,其实就跟菜市场差不多,没一会儿功夫,生鲜区称重的地方就排起了长长的队。
而队伍的对面,一人扛着个大摄像机,前头另一个拿着有A市电视台标识话筒的美女主持人,正采访着叶箫关于超市的问题,叶箫自然是将自家超市夸上天,更将后头热闹的生鲜区着重介绍。
第二天他们超市就上了A市电视台生活类栏目,将他们开业的盛况播了出来。这马上就要过年,本来出来买东西、购置年货的人就比平时要多很多,这新闻一出,几乎全市都知道市中心开了这么大一家超市,那来的人就更多了。
于是,二店便出乎意料的火了。
“是意外,那电视台是闻讯赶来的。”叶箫乐的找不着北,跟周向东说着。
周向东点头道:“嗯,我打听过,正赶上过年,他们也需要一些新闻,咱们也是正好赶上了。”
其实现在电视台并没广播电台覆盖面广,毕竟一台电视机可比一台收音机要贵许多,一般家庭可买不起电视,但到底A市电视台是全市最大的电视台,收视还是很可观的。
因此乐家超市迎来了一波很大的热度,一下子就火爆A市,家喻户晓起来。
于是年前这些天到正月这一个多月,乐家超市每天都人满为患,不止是生鲜区像菜市场,超市其他地方也像菜市场。大家扬着笑脸进来,大包小包的出去,那东西好似不要钱似的往家搬。
跟外头价格差不多的东西往家搬,比外头稍微便宜的一点的东西,那更是搬的不要命,生怕晚一步被人抢了先似的。比如卫生纸,大家都是几箱几箱的弄回家,搞的本来生意一直不好的纸厂库存都告急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过完正月,超市里的营业额才慢慢稳定下来,不过周向东让会计算了下账,这一个半月来,超市营业额加起来超千万。
好家伙,千万,八十年代的千万啊。
万元户都稀罕的八十年代啊!
不过这只是营业额,不是净利润,但也确实是来了个开门红,一下子就让乐家超市在A市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