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章
“奉贤德妃娘娘口谕,因那次见过林家小姐之后,甚是想念,特请了圣谕,接林氏黛玉进宫叙旧。”不过是贤德妃的口谕,之所以敢称圣旨,不过是这事回过皇上的缘故。想来此时若不回皇上,亦是要皇后答应的。如此一来,倒不如回皇上要好说话些,聪明如元春,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便在头一晚上,皇上留宿之时在枕头边上撒了个娇。
黛玉便磕了个头,口称“遵旨。”
“林姑娘,杂家已经带了车马过来,不如姑娘收拾一下,这就跟杂家走吧。”
“话虽如此说,黛玉还要收拾一下,不然倒是对娘娘的不恭了。”
“那是,哪是。”戴权一边接过王嬷嬷悄悄递上的一定元宝,一边堆了笑脸,一叠声的答应着。
黛玉便先回了自己屋子,重新换了衣裳,梳妆了,又叫了其他的管家娘子来,吩咐了一下话。便带着王嬷嬷和紫鹃雪雁雪鹭春纤四个丫头,上了戴权带来的马车。
皇宫跟几年前并没有两样,只是黛玉再一次走在着红墙绿瓦之间,更加深刻的想念着自己的父亲。那时父亲能在身边,多好。
凤藻宫在皇宫的深处,原是一个不大的宫殿,三进的院子,小巧的殿宇,院子里的山石玲珑,光秃秃的树枝上挂着厚厚的积雪,无处不显柔媚之极,不见一丝气宇轩昂,这就是元春的聪明之处吧,若比气势,谁又能敌得过皇上的太极殿?所以这凤藻宫中,处处以柔美为先,反倒能让皇上流连忘返。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也不过如此吧。
“姑娘稍等,奴才进去回禀。”偏殿门口的一个中年嬷嬷对着黛玉稍一弯腰,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
黛玉点头,便在门外止步。
不多时,只听屋内一声娇懒的声音:“快请林妹妹进来吧。”
大红弹墨锦缎软帘掀开,一个十二三岁的宫女对黛玉恭敬的说道:“娘娘请林姑娘进屋说话。”
黛玉点点头,便跟在小宫女的身后进了屋子。
元春平日并不在正殿起坐,这是她跟她的母亲学来的处世之道。以柔克刚才是聪明的女子。正房,永远留给自己的男人,所以凤藻宫的正殿,只有皇上来的时候才开门。
不过偏殿里一色半新不旧的装饰,却让黛玉感到有些沉闷,都说元春在宫里及其得宠,皇上怎么容许自己宠爱的妃子连新做的椅子褡裢都用不上呢?或者,还是元春故意使然?因为皇上根本不进偏殿,这偏殿是为后宫那些妃嫔们所设?
不及多想,黛玉已经跟着宫女进了里间。元春一身浅绯色家常衣裳,袖口领口皆露着雪白的茧绸中衣,越发衬得她满月般的脸,洁白的皮肤,出水红莲般惹人怜爱。一头乌黑的长发松散的绾在脑后,只用一只金步摇簪着,偶有几缕碎发掉下来,随意的散在耳前颈后,更添一抹妩媚妖娆。那支金步摇是她妃位的象征,无论何时,都会在她的头上熠熠生辉。
“民女黛玉参见娘娘。”黛玉在合适的地方止步,对着上面低头拨弄手炉的贤德妃行了个万福。
“妹妹快起来。”元春似是在梦中惊醒,一抬头便微笑着站起身来,做搀扶之状,然终究没有碰到黛玉的手,黛玉便站直了身子。所谓姐妹,也不过如此,对面而坐,近在咫尺,心却在天涯海角一般。黛玉站在这有些迂腐气息的宫殿里,感到一阵阵的寒冷。
“妹妹快坐。”元春一边让黛玉过去坐在自己身边,一边又让宫女去倒茶来。
黛玉怎敢上前,只得告了罪,在下边的一个小圆蹬上坐下。
元春的贴身宫女抱琴亲自端了茶来,毕恭毕敬的给元春递了一杯,然后将剩下的一杯给了黛玉。
黛玉迟疑的接过茶盏,进门前王嬷嬷一再嘱咐,最好别吃里面的茶,或者点心之类的东西。可这杯茶,若是不喝,似乎又有些不妥。
“妹妹快尝尝,这可是皇上昨儿刚赏下的云南雪芽呢。”元春却极为热情,省亲那日见了这位表妹,她便无法忘怀。那冷清的气质很难让人接近,但总有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单单哪一首《世外仙源》足以证明林家的家学渊源,绝非贾薛王三家可比,而那一首《浣葛山庄》更是让轻灵雅致,让自己爱不释手。元春从小亦是被诗书陶冶过得人,自然分得清楚诗词的好坏。不能给她太多的机会,那是要顾及着贾家的颜面,可如果她能和自己站在一条船上,那么就算是一家人了。只是不知皇上是否会喜欢这样柔弱的病美人。
黛玉推脱不掉,只得答应一声,低着头,悄悄地看了一眼上面望着自己若有所思的元春,心中感到隐隐的不安。但依然不能拒绝,轻轻的啜了半口杯中香茗。不愧为御用之物,果然香醇无比。只是少了品茶的心情,如此甘醇之泉品来确如平常市买的茶叶无二。
“几日不见,妹妹亦发的出挑了。怪不得老太太整日价将妹妹挂在嘴上。”元春一边含笑看着黛玉,一边温和的说着。那极尽如何婉转的声音,让人不得不感怀她的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