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
宝玉先读了湘云的,贾母只笑道:“倒是很好,那柳絮也无非就是这样罢了。”
又听探春的,只有半首,众人听了,又笑她刚才却着急,这会子却做了一半。偏宝玉此时又来了兴致,给探春续上,凤姐儿便笑道:“眼见着你们是哥哥妹妹了,做个诗词也这样。”
众人又笑一会子,宝玉便读黛玉的《唐多令》。贾母听了,未免伤感,但想黛玉从小失去了父母,心中凄苦亦是正常。便暗暗的点头,又笑道:“这孩子,到底是过于纤巧些,也太伤感了。快再听听宝丫头的。”
于是宝玉又将宝钗的《临江仙》,黛玉读后,别人还犹可,唯有王夫人呢不住的点头,心想,也只有宝丫头,做这样的吉利话,正好应得宝玉将来平步青云,于是心里更加喜欢宝钗。
黛玉察言观色,心中暗笑:“那柳絮生性就是无根的东西,有道是跌重势必要登高,凭你怎样上青云,也终究免不了‘随流水’‘委芳尘’罢了。这会子还做梦呢。”
李纨心中亦同黛玉所想,但因王夫人在侧,嘴上却不敢说出来,只得在一边附和着,说到底是宝姑娘,这柳絮翻得倒好,越发的上进了。
众人听了,都一笑了之。唯有宝玉,还拿着那稿子细细的品评,看来看去,依旧觉得黛玉的好,待要驳回李纨,但众人此时已经离席的离席,说笑的说笑,都散了一半儿了。于是只得将黛玉的稿子暗暗藏起,也跟丫头们说笑去了。
晚间黛玉告辞之时,便带着鹦哥儿走了。回到家里,雪雁便找出两套新衣裳来,给鹦哥儿沐浴更衣,另梳妆了,来给黛玉请安。
此时黛玉刚吃过参汤,正在同文墨轩说话,却见鹦哥儿一身浅紫茧绸衣衫慢慢的走过来,低眉顺眼在跟前行万福之礼请安。便笑道:“这一身衣裳,才显出这好模样来,没的穿那一身青衣裳做什么。如今来了这里,再不比那边那样拘谨,有什么事,或者要什么东西,只管跟王嬷嬷说。”
鹦哥儿便赶紧答应着。
黛玉又道:“到底也要改个名字,才不枉跟我。也罢,她们两个一个雪雁,一个雪鹭,你就是紫鹃吧。也对得起你这一身紫衣裳。”
紫鹃忙又行礼谢了黛玉赐名。黛玉便含笑叫她下去休息,这几天只在家里熟悉各处的房舍,闲散几日,五日后来身边伺候,掌管簪环首饰,分担一下雪雁的事情。
文墨轩便笑看着黛玉道:“妹妹越发的能干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到了妹妹这里一调理,越发的出息了。”
“我不过是看她在那府上受气罢了,也是为我才那样,我却不能不管,十万两银子,我只要这一个丫头,她们烧高香去吧。”黛玉冷冷一笑,想起贾母那一份神情就来气,竟然说,‘莫说两个丫头,再贵重的东西,玉儿说要,也不值什么’,拿着好好地人说成东西,也太不把下人放在眼里了。
文墨轩又劝了会子,又说了些外边的新鲜事。见黛玉很劳乏了,便催她去歇息。黛玉也不客气,便跟文墨轩告辞,往后面自己的屋子去了。
再过几日就是端午节,因天气热了,黛玉怕暑气,家人来问怎么过节时,黛玉原说只叫家人略备了些酒菜,让管家陪着文墨轩吃酒,而自己也不过跟平日一样罢偏偏却清净不得。初三这日,刚用过了午饭,家人进来回道:“北静王太妃打发人送了东西来。”
黛玉便眉头一皱,北静王家原与林家也算是世交,只是老王爷去世多年,而如今的北静王虽然对父亲极仰慕,但终究只是一面之缘,更谈不上什么交情,况且如今父亲没了,他们更没有什么道理再送东西来。却不知这回又是为了什么。
“王嬷嬷去接来了,赏来人十两银子,只说我身上不好,不能见了。”黛玉歪在凉榻上,说完之后又将书举到眼前。
王嬷嬷答应着出去,不多时便带着丫头回来,把东西一一给黛玉看。
黛玉并不抬头,只问道:“都有什么?”
“回姑娘话,一张白玉簟,并有枕席,是蓝田暖玉的。还有一对景德镇的青花缠枝芙蓉美人瓶,一对小青玉麒麟镇纸,泰山墨玉宝砚一方,南洋金珠手串一对,并一对相配的耳钉,和一个银累丝镶金珠的戒指。”
“恩,叫人存到库房吧。”
“姑娘,如今天热了,这白玉簟和枕席倒可以用一用,况且是暖玉的,和姑娘的身子也对。”王嬷嬷因想着黛玉素来怕寒,但也受不了暑气。这北方的气候反差很大,夏天燥热难当,黛玉恐怕难以忍受。
“恩,就依妈妈,回头打点几样像样的东西,也给北静王府送去吧。”黛玉在凉塌上翻了个身,伸了伸酸麻的左腿。紫鹃便忙过来,拿着美人锤给她轻轻的捶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