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红楼之黛色倾城 - 沧海明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章

第22章

“哎,如今奉祖父之命,在外边帮着父亲做些事情,自然没有原来那样清闲了,凡尘俗务,甚是恼人啊。”薛蝌摇摇头,整日东奔西走,连读书的时间都少了,若是再联句,只怕依然不是这她的对手。

“所为凡尘俗务,不过是生存之必须罢了,薛公子何必自责?说到底,读书亦不过是那些人谋官取职的一种途径罢了,这世上,又能有多少个陶渊明呢?”黛玉笑笑,不以为意的说道,想想贾先生每每拿着四书五经上的句子来教导自己,那一股钻营之道有时真是让人佩服,父亲说,以他为石或可磨出利剑,黛玉每每想到此事便不由得苦笑。

“听姑娘一席话,薛蝌心中敞亮了不少,却是受教了。不过薛蝌还是羡慕那些读书人,刚才令尊大人亦说了,要荐我到梅翰林府上做个门生,这有这样,或许还可了却我的一番心愿。”

“如此,倒要恭喜薛公子了,听说梅翰林可是一代大儒,能受教于他,亦是一件幸事。”黛玉便微笑着对薛蝌一点头,看来父亲是真喜欢这个书生,从来不喜欢借官场引荐之事收拢人心的父亲,竟然破天荒的为他引荐梅翰林。

“这也是拖着姑娘的福,姑娘他日若有用得着薛蝌的时候,尽管吩咐就是。近日来姑娘劳乏不已,亦应该保重身子要紧,薛蝌还是告辞了,请姑娘多休息。”薛蝌亦对着黛玉一点头,便欲告辞。

黛玉原身子虚弱,又折腾了这大半月,此时有些不支,薛蝌亦是聪明人,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想不到,于是趁机告辞。

黛玉亦不苦留,只叫家人代送,自己只送到书房门口便住了脚步。

当黛玉转身回来,面对着北墙上的一副中堂发愣的时候,王嬷嬷正好收拾完了原来贾夫人的卧房,过来请黛玉去歇息,因见黛玉呆呆的站在内书房的门口,面朝里看着墙上那一副枫山烟雨图发呆,忙上前劝道:“姑娘,又累了大半日,也该歇歇了。”

黛玉忙回神,看看王嬷嬷,此时便觉得腿已经酸麻了,抬手搭在雪雁的手臂上,便一步步往自己闺房走去。

因为贾夫人的缘故,林家过了一个简简单单且凄凄惨惨的春节,林如海闭门谢客,外人一概不见。只在家同女儿闲聊说话,或者看书下棋。便是原来的旧友来了,林如海亦让管家以自己身体不适而打发了。

这日正月十五,正是看花灯的时节,圆圆的月亮从东方冉冉升起,温和的月光普照大地,扬州城里更是一副繁华奢靡的景象。

林府今年亦没有花灯,只让家人在下人房里挂了几盏彩灯,叫他们自去吃酒寻乐了,林如海便同女儿只在内室摆了几个素淡精致的小菜,一壶暖酒,父女二人一边相对而酌,一边说些闲话。

“爹爹,尝尝这汤圆,是我叫家人按照咱们原在姑苏老家时的口味做的。”黛玉一边将一小碟子汤圆递到父亲面前,一边说道。

“恩,玉儿也吃。”林如海拿着汤匙,自己吃了一个,点点头,说道:“味道是不错,哎!玉儿啊,昨儿收到京城你外祖母家来的书信,你外祖母的意思,是要接你到京城住些日子。”

“到外祖母家住?为什么?”黛玉听了这话,便放下了手中吃了一半的汤圆。

“你外祖母心疼你母亲,又十分的想念你,所以才来接你。”

“外祖母想念我?我们从未见过面,何来想念之说?虽说骨肉亲情,但此时女儿尚在孝里,没有抛却父亲,独个去外祖母家住的道理。”黛玉皱着眉头,不高兴的说道。

“玉儿的话,亦很有道理,但依着父亲的意思,你还是去住些日子倒好。”

“爹爹!为什么这样说?”黛玉不解的看着父亲,有自己在父亲的身边,或许还可解父亲一丝忧愁,如今为什么要让自己去外祖母家去?

“你外祖母的意思为父猜着了,她无非是想着,你娘没有了,爹爹只怕亦会续弦,到时若有新太太来了,倒是你在跟前受些委屈,不如将你接了去,一来算是见到了你的母亲,再者也叫你少受些委屈罢了。”林如海则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爹爹……”黛玉想问,母亲尸骨未寒,爹爹真的会续弦吗?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因为她知道,父亲和母亲二十多年的感情不是假的,父亲断然不会续弦,但外人悠悠之口却是堵不上的。

“玉儿放心,爹爹绝不做对不起你娘亲的事情,可是爹爹冗务繁杂,亦照顾不到你。哎!此事再商议吧,爹爹心里亦矛盾的很。”林如海摇摇头,他很想自己的女儿有一份快乐的生活,但又感到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夫人已经走了,他恨不得立刻就跟着她去,只是可怜玉儿还小,此时又怎么忍心?

“爹爹放心,玉儿不离开爹爹,玉儿已经是大人了,玉儿会照顾好爹爹的。”黛玉看到父亲依然一副痛苦的样子,忙伸出小手,握住父亲的大手,劝道。

“玉儿……”林如海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对自己说这种话,真的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爹爹,不如玉儿陪您下下棋吧。”黛玉见父亲伤心又起,忙寻些事情来转移爹爹的情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