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姑娘,天晚了,您只喝点蜂蜜水吧,那茶还是不要了。”雪雁将另一个茶盅放到黛玉跟前。
“好丫头,这样体贴。”百里冰川一笑,在这赞成和感激的目光看一眼雪雁,回头又看黛玉微红的双颊。刚才在外边,寒气很重,一进这温暖的屋子,她的小脸便有些桃红,虽然是烛光下,却越发的动人。
“瞧公子说的,姑娘是我的主子,姑娘好我们做丫头的才好,我们便是为了自己,也要好好地照顾姑娘。”雪雁嘴巴一点儿也不饶人,梆梆的回过去,却让百里冰川有些气结,连丫头这这个脾气,可见这位小主子平日里教导有方。
“公子,请喝茶。”黛玉则淡淡一笑,看了雪雁一眼,雪雁便抿嘴儿一笑,和雪鹭二人退下去。
百里冰川的身影消失在暗夜里,小黛玉还拖着嘴巴坐在软榻上呆呆的想心事。
“姑娘,百里公子都没影儿啦,快睡吧。”雪雁过来,请黛玉歇息,她弯着腰,看着黛玉愣愣的眼神,抿嘴儿笑着。
“去,死蹄子,少来打趣我。”黛玉斜了雪雁一眼,生气的说道。
“姑娘,不是奴婢打趣你,奴婢有一件事情不明白,那百里公子的家世咱们一点都不知道,姑娘就不害怕?”
“害怕什么?”黛玉迟疑的看着雪雁。
“害怕他是坏人呀?说不定,他是犯臣之后,或者江湖草莽,或者马贼什么的。也未可知。”雪雁故意把百里冰川说的极坏,看黛玉的反应。
“哼,我管他是谁呢,即便是朝廷的钦犯,又与我何干?”黛玉不屑的看了雪雁一眼,起身下了软榻,往里面卧室走去。
“姑娘当真这样想?”雪雁便跟进来,伺候黛玉更衣。
“为何不这样想?就如你们,平日给我弄来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难道我还要问那东西的来历?岂不是辜负了你们的心?百里公子待我很好,我们是朋友,与我来说,他是什么家世又有什么重要?你看那些朝廷重臣,今日是忠臣良将,明日便是逆臣反叛,是非对错不过是在皇上的一念之间罢了,即便是爹爹,不也差点成了钦犯吗?”黛玉淡淡的说着,又将荷包里的玉瑗拿出来,无奈的看了看,交给雪雁。雪雁便将它用帕子包了,放在黛玉的枕头底下。
“姑娘这话说的,倒是叫我们做奴才的心里暖极了,原来听人家说,万事都讲究个忠孝义节,可又有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再就听那岳鹏举的故事,心中也疑虑的紧,这忠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姑娘这番话,竟是叫奴婢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倒是说来听听?”黛玉见雪雁恍然大悟的样子,便坐在床榻上,歪头笑着问道。
“奴婢想,这忠字固然是没错的,但是也要看‘忠’于谁?也要看这‘忠’与‘被忠’之间,到底有几分理解,几分信任才是。想来那岳鹏举是个忠的了,可他却忠错了人,所以才有这千古奇冤。”雪雁一边说着,一边靠在床边,用一种询问的目光看着黛玉。
“你这话也有几分道理,不过岳鹏举虽然被辜负了,可百姓们终究没辜负他,不然哪里还有着万世流传的英名?”黛玉一边说着,又想起了百里冰川。这人来去无踪影,定然不是朝堂之人,只是他一身武功,强到这样的程度,会是什么人呢?莫不是,他真的是江湖草莽?可他一身冰冷的气息里,又有着隐隐的正气,这一点与文墨轩却是不同的……
黛玉躺在衾里,思来想去,渐渐的进入梦乡。
不几日后,林如海回来,黛玉已经在李纨的协助下将行李都收拾妥当,只等林如海说走,便即刻启程南去。
见女儿如今已经历练的这样好,林如海十分的满意,终于则定了腊月初六这日,离京南去。虽然是寒冬腊月的天,但依然没有阻挡了林家的行程。
因为天太冷,不方便走水路,林如海等人便用宽敞的马车,一路缓缓南下。送行的几个好友和贾家的几个爷们慢慢的消失在后面。黛玉坐在车里,默默的想到:“外祖母,咱们再见吧,我知道你很疼玉儿,可是玉儿却不能离开父亲。”
一路行来,半月多无事,这日正是腊月二十三,论理今儿是小年,应该在家里好好地过的,可如今身在外乡,不过是找个客栈随便敷衍便罢了,这日早起,林如海忽然叫在此地歇息一日,过了小年,明儿再走。
家人便出去,买些精致的酒菜点心回来,林如海父女二人只在客栈里随便吃点东西,闲聊两句。
因一路劳乏,黛玉身上懒懒的,林如海心中不忍,便叫她回房去歇着,好好地睡一天,明儿再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