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175章
“皇兄,再这样坐下去,天要亮了。”水溶看看泛青的窗户纸,轻声劝着,伸手又把水浛的手握住,想慢慢的掰开五指,将那一只东珠银簪从他的手中用力的拿出来。
慕螓从外间进来,手中端着一个紫漆小托盘。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下人都不敢靠近水浛,他的身边,也就只有慕螓能过来,强迫他进一点水米。
“慕姑姑……皇兄他……”水溶看着慕螓将水浛的穴道点住,然后摊开了他的手掌,将血迹擦去,用药膏抹着他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掌。自从黛玉失踪,水浛总是情不自禁的用东珠银簪将自己的掌心穿破,如今那掌心里已经是旧伤疤上新伤疤,可谓疤痕累累了。
天终于慢慢的亮起来,黛玉梦里在船上一直正坐着看着自己的孩子,突然船晃起来了,她伸手想扶住什么,急得睁开眼睛,却看见一张干净的脸,自己被一个人轻轻的推醒了。
“喂,这位夫人,你怎么睡在这里?”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她一身蓝布白花的衣衫,梳着简单的发辫,红色的头绳映着清晨的曙光,让人看了心中升起无限的温暖。
“哦,姑娘,我是个过路的,因为走累了,所以在这里歇歇……”黛玉坐直了身子,面带疲惫的笑容,对这姑娘轻声说道。
“你的脸色好差啊,这里风凉,夫人若不嫌弃,请到我家喝口热粥吧。”这姑娘看着这个一身绫罗但却有有些落魄的女子,心生怜悯之情。
“谢谢你了。”黛玉心头一暖,这善良的姑娘,让她又生起对新生活的希望。
收了东西跟着那个姑娘进了一所院子,却见房屋有些破损,但往日的雕梁画栋依稀可见,黛玉便猜想,这一定是个中落的人家。
“夫人里面坐吧,我去给你倒碗热水。”姑娘一边搀扶着黛玉进屋,一边往里面喊道:“娘,有位过路的夫人,我请她来家喝完热粥。”
“啊,好啊,行善积德是咱们家祖上留下来的规矩,快请这位夫人炕上坐吧。”床上有位四十来岁的妇人,一身青布衣衫,绾着家常发髻,然后用一块帕子包了头发,脸色白净,面带笑容,只是好像是个瞎子,说话的时候仰着脸,只用耳朵听着门口这边的动静。
屋里倒也干净,两把太师椅已经掉了漆,中间一张八仙桌,后面靠山几,全都是同样的破旧,放了两个圆尺半高白底兰花瓷瓶,有一个瓶口缺了指头大的一块,里面插了失去光泽的鸡毛掸子,墙上挂了幅水墨竹中堂。
“我娘眼睛瞎了,看不见东西。夫人请炕上坐吧,这天渐渐的冷了,我们家已经烧了暖炕。”那姑娘一边说着,一边搀着黛玉坐到炕上。
那位中年妇人便伸手抓住了黛玉的手。
“哎呦,这一定是位贵人啊,瞧这手,这样的细嫩,怎么会走到我们这种偏僻的地方来?”妇人惊讶的说着,又抬手摸了摸黛玉的衣袖,又叹道:“这是上等的茧绸,如今进上的,只怕也只是如此了。哎!夫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不然怎么会只身一人飘落在外?若是不嫌弃,只管在我们家住下就是了。”
黛玉看着这妇人同病相怜的感叹,心中想到这位妇人定然也是见过荣华富贵的人,仅凭着一摸,便知道自己身上的衣料,只怕还不是一般的富贵。看看她如今也到了这种境况,不免有些怅然。
“小女子姓木,因为落水,和家人失散了。后来在水边醒来,却迷了路,所以便走到贵府的门上,多谢夫人垂怜赐饭,小女子不胜感激。”
“哟,听夫人这话音,只怕还没有二十岁吧?哎!听你说的倒也可怜。”那妇人一直拉着黛玉的手,舍不得放开,又叹了口气,说道:“我是个寡妇家,夫家姓陈。这个村子上的人,都叫我陈寡妇。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刚才你看见的是我的闺女,小名莲香。我还有个儿子,在县衙里当差,原是他爹死的时候,上头眷顾我们,给的一个穷差事。这个院子虽然大,但只有我和我女儿两个人过活,夫人若是不嫌弃我们这里穷门小户的,便只管住下。”
“如此,多谢夫人了。”
“嗨,你也别叫我夫人,若是不嫌弃,你便叫我一声嫂子便罢,只是不知,我可是高攀了没有。”许是这陈寡妇许久没有人说话了,此时见着黛玉,真是开心了很多。
“不敢,妾身原是飘零孤单之人,也不知何时能寻得家人,嫂子这高攀二字,实在当不起。”
正说着话,那莲香姑娘却已经烧好了玉米糊糊粥,用一个托盘端了两碗过来,放在一边。又把立在暖炕一头的小炕桌拿过来,摆在黛玉和她母亲中间,笑道:“庄户人家,也没什么好吃的,只是这玉米是刚收下来的,昨儿我才碾的,夫人尝尝,只怕京城的皇上也吃不到这么新鲜的玉米糊糊呢。”
黛玉笑看着这姑娘麻利的把两碗粥放到小炕桌上,又去盛了两碟小咸菜来,一个是麻油芥菜丝,一个是水萝卜丝,撒了细盐倒了米醋用香油拌了,闻着便叫人食欲大振。
“姑娘,麻烦你帮我打一盆水来,你瞧我这一身上下,脏成这个样子,可怎么伸手吃饭呢。”黛玉笑笑,看着自己因为赌气走路而弄得一身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