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雷霆万钧六 - 抗日传奇独立排 - 菜鸟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4章雷霆万钧六

第424章雷霆万钧六“赵大哥,咱们走。”武文斌在一旁对对赵士良说。

“走?去哪里?”赵士良不解的问。

“回杨庄啊。”武文斌回答。

“开什么玩笑,这里刚打的热热闹闹,咱们去后方?不行不行,我不能去。”赵士良不干了。

“放心好了,这里有他们足够,区区一个联队的鬼子,建制还不足,何必把他们当盘菜?再说了,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武文斌笑嘻嘻的说。

赵士良却是被武文斌的话雷到了:“兄弟,你说什么?区区一个联队?就算是建制不足,怎么也有三千左右吧?”

“之前有,现在能有两千就算伊藤他奶奶替他烧高香了。你想想,一个不到两千人的联队还用咱们操那么大的心吗?咱们这里可是有四五千人马呢。”武文斌风行云淡的说。

“这个-——武兄弟,果然英雄出少年,就这份气魄-——好了,我听你的。不过,兄弟,你怎么知道鬼子不到两千人了?”赵士良不解的问。

“赵大哥你听,现在两侧的枪声还在继续,可是你看还有多少三八大盖的声音?而且这些三八大盖还都是我方的射击声,这说明什么?鬼子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在被我们追着打。这样下来,他还能剩下几个人啦?”武文斌笑着解释。

“慢慢,兄弟,你怎么知道这些三八大盖的声音都是咱们的人打的?难道枪不一样吗?”武文斌的话更加让赵士良一头雾水。

“枪是一样的,可是火力配比却不一样。我们的伏击部队,冲锋枪跟步枪是一比一的配比,三八大盖的主要作用是在冲锋枪换弹夹的时候做火力补充,另外就是击杀离的远的鬼子。”

“另外,从具体战术上来说,现在我们战士使用冲锋枪已经脱离了盲目扫射的状态,基本上都是以三点射为主。你现在听听,那冲锋枪声音跟三八大盖声音比例,也就是说,如果冲锋枪的射击密度是三八大盖的三倍,在这个比例左右,那就基本上是我们的人在开枪。”

武文斌笑嘻嘻的对赵士良说:“赵大哥你现在仔细听听,是不是这样的比例?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说明鬼子连还手的枪声都鲜有了?”

武文斌的话无疑给赵士良带来了巨大的震惊。他自恃黄埔出身,平时对军事理论跟具体战术都在做不断地研究,却没有想到武文斌能够做到这个份上。

实际上仔细想想也不奇怪,赵士良之所以没有想到这一层,主要还是受传统思维影响,认为冲锋枪不能够作为主战武器。

而武文斌的脑子里却没有这个禁锢,当别人看到这个冲锋枪的时候,第一印象这是给卫兵用的。而他却在想,这个枪能做什么用?

顺着这个思路,他误打误撞的窥视到了这种新型自动武器的潜力。并且针对其弹药耗费太高的缺陷,制定出了三点射这样的射击方法,既发挥了自动火器火力猛,持续时间长的优点,又有效的控制了弹药的损耗量。

武文斌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看看后世美帝的m16,直接限定只能够打三点射,而取消自动模式,从枪械的设计上来限制那种盲目扫射。

实际上这种限制也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自动武器在连续射击的时候,枪口往往会随着射击的持续而上跳,这样就会形成开头几发子弹接近目标,而后面的弹道随着枪口上跳持续上升而变成了打鸟,从而白白浪费子弹。

那个盒子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则是因为中国人掌握了这个规律,将枪横握,这样,枪口的上跳便成为了横扫,反而变敝为利。可那毕竟是手枪,可以横握。

而这个汤姆逊冲锋枪你总不能横着端吧,一定要那样,恐怕连首发的命中率都不能保证了。

因此现在,独立排的战士们已经不是早期那种扣住扳机不放,一口气打完一个弹夹才罢休的状况了,而这个汤姆逊冲锋枪也从“子弹老虎”成为了“节能老虎”。

当然说它节能还是不对,但是总算也是能够养的起它了嘛。

“兄弟啊,你们真了不起,我真的没有想到几年时间,你们竟然发展的这么强悍,有你们如此,国之有幸,民之有幸啊。看来我这一步还是走的迟了。”半天才反过来劲的赵士良由衷的感慨起来:“对了,兄弟啊,你刚才说我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那是什么?”

“通电全国,宣布独立师跟二十四集团军决裂,坚决不做汉奸伪军。”武文斌对他说。

“对,你看我糊涂了,这件事果然重要,咱们走。”赵士良恍然大悟:“不过这边总得有人协调吧?”

“排长,你们回去吧,我留下来好了。”林舒雅对武文斌说。

“好,你自己注意安全。”武文斌点点头,林舒雅带着几个战士上马乡前方奔去。

见此情景,赵士良感慨万分:“兄弟啊,你们独立排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么大一场战役,竟然只是一个女孩指挥,了不起啊。”

当然,如果赵士良知道这个女孩来自哪里的话,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武文斌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只是摆摆手,栓子牵了几匹马走了过来,于是众人纷纷上马,一行人向杨庄奔去。

赵士良当然明白,自己向全国通电,表明态度立场的重要性了。

首先,通过上次对“靠山镇大捷”的渲染,他现在已经是全国知名的抗日英雄了,在这种情况下,通电宣告跟做了伪军的第二十四集团军决裂,不仅是表明自己的立场跟态度,同时也是对庞炳勋叛国投敌行为的鞭挞,从而坚定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其次,对日本人所宣传的所谓第二十四集团军集体投奔日军予以坚决的反击,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第二十四集团军的广大将士,特别是基层官兵坚持抗日的态度。

至于第三嘛,那就是防止某方面一纸命令,又把自己划归到第二个“第二十四集团军”属下。

不过尽管如此,赵士良对前方还是依依不舍,他毕竟是一个职业军人,对他来说,这种酣战才是他渴望已久的目标

因此他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不断的回头张望。

武文斌自然理解他的心情,便安慰他:“赵大哥莫急,估计等咱们到达杨庄,第一期的战报就会报上来了。”

武文斌说的没错,一行人回到杨庄,刚进排部,就看到张雪英迎了上来:“报告排长政委,前线来电。”

武文斌接过电文一看,先笑了起来:“这个王大江跟顺子,怎么都跑到前线去了?”

张雪英则连忙回答:“排长,这都有些日子没有打仗了,大家手都痒痒,可以理解的嘛。”

“哦?照这么说,你那个刘黑子肯定也没有老实待在家里啦?”武文斌一边笑着说,一边将电文递给韩战梅。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关我的事。”张雪英说完,转身就不见了踪影。

此时韩战梅也看完了战报,她将电文递给了赵士良:“赵大哥这下放心了吧,我们独立排的主力大将都悄悄的溜到前边去了。你看看这个。”

赵士良接过来电文仔细看了起来。

电报是负责打伏击的王大江三班跟顺子四班发来的。从电报上基本可以了解到现场的状况。

按照日军的标准建制,伊藤联队共计三千八百人,其战斗单位分三个步兵大队,跟一个炮兵中队。

之前,伊藤的部署为山口的左右翼各一个大队的兵力,另外一个大队以及联队部跟炮兵中队则位于山口内的两侧山上。

按照伊藤的计划,山口两侧的大队做应急准备,如果独立师不服从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那么,他们将从左右两翼对其发起攻击,正面则由山口内的部队向外推进,从三个方向对独立师进行围剿。

如果独立师进入山口,那么,山口两侧的部队则立刻向中间靠拢,封死其退路,形成一路“押送”其到新乡的态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