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新官上任六
第406章新官上任六晋绥军独立师师部大院门口,今天突然热闹起来。
门前的街面上,人头攒动,镇子里的人几乎都被吸引到了这里。
来的人多了,那就必然热闹,于是,那些会抓商机的小贩们趁机出动,卖烟的,卖水果的,扛着冰糖葫芦的,穿梭在人群中间。一帮孩子则兴奋地在人群中奔跑,甚至兴致勃勃的玩起了捉迷藏,更夸张的是一些卖小吃的干脆在师部对面支起了摊子。让那里变成了一片由桌子,凳子,炉灶,风箱,还有各种碗架,面案组成的“特区”,而“特区”的上空则更是香气喷喷香,油烟滚滚。
一时间,整个街道,人来人往,小贩的叫卖声,人们的喧哗声,还有大人呵斥孩子的叫骂声,以及熟人相见打招呼,走失了家人的叫喊,老朋友见面的寒暄不绝于耳,知道的这里是独立师的师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庙会搬到这里来了。
不过师部的大门口二十米之内,却是无人敢越雷池,那里,用白色的石灰画了一个禁区,里面五六个当兵的荷枪实弹,凶神恶煞的站在那里,阻止任何人跨入。
大门外街旁的一侧,摆了两张桌子,几个当兵的坐的坐,站的站,围在桌子的后面。
旁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布告,有人告诉大家,那是征兵启示。
布告下面,围了一大圈的人群,不识字的在互相打探,上面写的是些什么内容。有识字的人则大声念了起来。
大家终于搞明白了,原来是独立师的警卫营在招兵。不过那上面说的待遇却十分的吸引人,不但军饷高于普通军队两倍,而且还承诺三天有一次肉吃。
难怪这里人山人海,原来大家对这个征兵条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的,都跑来看热闹了。
说良心话,在那个年代,这个待遇的确是非常的优厚了,军饷先不说,光是每三天吃一次肉,就让好多的人跃跃欲试。
于是,便有人前去报名,可是一连十几个都被退了回来,原因很简单,不符合条件。
原来,这个征兵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个条件却有些特别,首先要求是受过军事训练的,也就是说要当过兵的人,当然,现在兵荒马乱的,估计当过兵的,现在民间也都没有多少了,就算有,也不是老弱,就是伤残。所以,也制定了退一步的条件,没有当过兵也行,但必须是类似猎户那种,枪打得准的。
对,是打枪打的准的,光会打枪还不行。
因此,仅此两条就把绝大部分人拒之门外了,然而,就这样还没有完,凡是符合条件的,还要经过师长亲自面试,由师长亲自决定是否留下来。
不过这一点,大家也都能够理解,毕竟这个警卫营就是保护师部,说白了,就是保护师长的嘛,当然要师长看着顺眼才行,否则的话,别说人家师长知不知道你对他是否效忠,就是师长看着你不顺眼,你好意思天天在他的眼前晃?不毙了你就算你家祖坟冒了青烟。
当然,以这种条件,这个征兵肯定是很困难的,但是人家征兵的长官说了,他们不急,反正有的是时间,师长的命令式宁缺毋滥,这个征兵就算征他三五个月都没关系。
第一天的结果自不用说,毫无悬念,征兵数目为零。
然而,这个结果却更加勾起了看热闹人的好奇心,因此第二天又跑了过来,反正现在也
是农闲时间,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跑来看热闹还省的待在家里跟老婆吵架。
第二天情况依旧,庙会还是那样热闹,但是招到的兵却仍然是零。
第三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来看热闹的人更多了,两天来,这里的热闹已经传遍了十里
八乡,这么热闹的场景,谁不想来看看?最主要的是,大家都闲着无聊不是?
来的人多了,小贩们也更加卖力,最主要的是,很多本地人都发扬了热蒸现卖的精神,踊跃的加入到了小贩的行列。
庙会更加热闹了。
不过,今天最抓人眼球的,不是这些小贩,更不是这个庙会,而是三个后生。
晌午时候,从镇外来了三个后生,他们一路走,一路商量着什么,显然是结伴而来的。
来到征兵的桌子面前,他们中间一个为首模样的人对那几个招兵的问:“你们这个布告上说的可是真的?”
桌子后面,一个当官模样的人对他们上下打量一番:“那当然,听说过军中无戏言吗?”
“那好,我们报名。”为首的后生大大咧咧的说。
“知道条件不?”当官的问。
“已经听说了,我们就是奔着这个条件来的。”为首的后生回答。
“都当过兵?”那军官问。
“没错,曾经在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干过。”后生回答。
“嗯。池峰城的三十一师?”那军官想了想,突然大声喝问:“那为什么跑回来了?是不是逃兵!”
周边看热闹的人都一怔,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逃兵,那可不是开玩笑,按照当时的情况,就地枪决就是唯一的下场。
只见那个后生不慌不忙,洒然一笑:“长官,开什么玩笑,我们要是逃兵,哪里敢还到这里来应征?”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把将自己身上的衣服扯开,指着一处伤疤,对那军官吼道:“看看这里,是鬼子的三八大盖打的,台儿庄,老子拼掉了三个鬼子,我们兄弟都受了伤,无奈之下才回家养伤的。兄弟们,脱下衣服给他们看看。”
另外两个后生也都扯开衣服,亮出身上的枪伤。
看热闹的人都愣住了,片刻,有人喊了起来:“好样的。”紧跟着,人群里爆发出一片掌声。
然而,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军官竟然对着他们一个立正敬礼:“兄弟们,好样的。”然后回头对一个当兵的吩咐:“狗子,带他们去见师座。”
“是!”那个叫做狗子的士兵答应一声,然后对那三个后生说:“你们跟我来。”便带着三人走进了师部。
半个小时之后,那个叫做狗子的士兵一个人走了出来,那军官问:“狗子,怎么样了?”
狗子连忙回答:“师长已经将他们留下了。”
不知道为什么,旁边那些看热闹的人竟然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人群中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有了第一个,那么后面也就顺理成章了,也许是榜样力量无穷吧,从第四天开始,便陆陆续续的有人前来报名,而这些来报名的,基本上都是跟那三个后生一样,受了伤回家养伤的。当然也有某种原因退役的,还有部队被打散了找不到建制的。不过有一点,来应征的人肯定是没有逃兵的。
当然,也有不是当兵出身,但是毛遂自荐有一手好枪法的。不过这些人自己说了不算,立刻有当兵的把他们领到靶场,让他们试试枪。
别以为什么人都能够自称神枪手混进去过过枪瘾,这个试枪也是有条件的。
规则是这样定的,报名的人,每人给六发子弹,第一发不算成绩,作为试枪用,剩下的五发,打一百米胸靶,命中三发以上的,录取,只命中两发的,退回。如果仅仅只命中一发,甚至连一发都打不中的,对不起,欺骗长官,扰乱秩序,玩弄军心,这罪名,你自己看着办好了,估计关你个十天半月,罚你做苦力,再加上一顿拳打脚踢你都不好意思说惩罚的重了。
这种情况下手里没有两把刷子的,谁敢在这里开玩笑。再说了,就是混几枪打着玩,一不能当饭吃二不能当衣服穿,谁没事去触这个霉头?
有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就这样的条件,也还有不少人通过了考研,被警卫营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