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战后余波四
第399章战后余波四“你有办法?”韩战梅对武文斌问。
“那当然,这还用说。”武文斌一副不屑的样子。
“太好了,什么办法?”韩战梅连忙问。
“嘿嘿,天机不可泄露。”武文斌又换上一副气死人不偿命的神气。
韩战梅被气笑了,她眼珠一转,挽起袖子向武文斌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说:“天机?天机是什么?”
“天机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办法嘛。”武文斌还在摇头晃脑的耍拽,一回头,看到韩战梅向他走来,大惊,连忙夸张的喊了起来。
“哎,你想做什么?那个,我到骑兵大队看看去。”武文斌说着便要朝外走。
“站住,那个谁,舒雅妹子,快把他给我逮住。”韩战梅也夸张的喊着。林舒雅则笑弯了腰。
此时,栓子一头闯了进来:“报告排长-——”话没说完,却愣住了,不过又立刻放松下来,对于这种情景,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看到栓子进来,林舒雅停住了笑,韩战梅也放下了袖子。
武文斌则如释重负,连忙问:“栓子,有什么事?”
“报告排长,有人要见你。”栓子连忙报告。
“哦?什么人?”武文斌连忙问。
“就是那个叫做小野的小鬼子。”栓子对鬼子一直耿耿于怀,虽然武文斌跟他说过,那个小野属于“好鬼子”系列,可是栓子还是要把他叫做小鬼子。
“好,知道了,让他进来。”武文斌回答。
看着栓子的背影,武文斌回头对韩战梅她们说:“看到没有,我说办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你们看,这不是来啦。”
韩战梅跟林舒雅则一起对他撇了撇嘴:“哼。”
“武长官,好久不见滴,我滴十分滴想念。”门口响起了小野那日式汉语,人也随着被栓子送了进来。
“小野君,我滴也十分滴想念,快请坐。”武文斌则学着小野的腔调,笑着回答。
二人坐定,小野首先开了腔:“武长官滴说笑了,我滴知道,武长官最近滴大大滴忙。”想我滴,没有时间。
武文斌也笑了起来:“小野君只说对了一半,我滴,前段时间的确大大滴忙,可是这段时间却大大滴不忙了。”
小野闻言一愣,脸上显出吃惊的表情:“不会吧,谁不知道武长官刚刚滴打了胜仗,现在肯定忙后面事情滴。”
谁知武文斌却无奈的说:“胜仗的确是打了,可是事情却没有什么可做滴了。”
小野一脸狐疑的问:“怎么可能滴,我可是听说武长官前段时间还做了那个一大批滴魂盒。怎么会没有事情可忙?”
武文斌闻言,则满脸黑线的回答:“小野君滴不知道,我这次虽然说打了胜仗,可是由于战场在山林滴里面,而且天现在气大大滴热。于是那些山林就被枪炮,手榴弹点着了火。”
“点着了火?你是说山林着火啦?不过这个跟打胜仗应该没有关系滴吧?”小野不解的问。
“有关系,有关系滴。你想想,那些山林一着火,战场上所有的东西不是统统都被烧掉了嘛。”武文斌连忙对他解释。
“武长官是说所有的东西都被烧掉啦?”小野有些糊涂,所有的东西指的都是哪些啊。
“对,是所有的东西。嗯,这样滴说好了,就是所有滴缴获,也就是战利品统统滴都没有啦。所以,这个胜仗白打啦,我滴现在也就大大滴不忙。没有事情可做。”武文斌满脸痛苦的对小野述说。
“可是,那里应该还有很多士兵吗?他们滴,难道也烧没有滴啦?”小野不解,也很不甘心。自己这趟来,就是因为得知武文斌打了胜仗,皇军的士兵损失了不少,自己来摸一下底,准备跟他作这一单生意。
可是现在听武文斌一说,自己的这些货源却被一把山火烧掉啦,让他感到非常失望,也非常的意外。如此一来,自己不是白跑一趟?
不过,他仔细一想,似乎也不对劲,那个武文斌所说的把战利品都烧掉啦,这个可以理解。大火过后,那些枪支弹药,口粮装备什么的都烧毁了,完全是极有可能的,可是,那些皇军的士兵,也被烧成了灰,这个似乎不太可能。
另外,就算他们被烧成了灰,也不妨碍自己跟武文斌他们的交易嘛,之前的交易,那些士兵就算是囫囵个的齐全,最后也还是要被烧成灰才能交易嘛。要不做这个“魂盒”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次,既然那些皇军士兵直接被烧成了灰,那就更加没有不跟自己做生意的理由了,相反,这个生意应该做的更加顺利才对,毕竟,不管怎样说,那些士兵直接变成骨灰了的话,最起码也省去了对他们的“二次加工”,可是武文斌为什么回避这个生意呢?
不过,这个小野君是聪明的,他低头想了一会,便立刻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武文斌今天对自己的这单“生意”吞吞吐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治因素。
小野的猜测肯定是错误的,可是,站在他当时的角度,却也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众所周知,一九四二年,对于日本****来说,堪称是一个转折点。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为了获取东南亚地区的战略资源,摆脱对外的资源依赖,于是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开辟了太平洋战场,将美国拖了进来。
然而,作为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的美国,绝对不是病猫,因此,日美一开战,日本便立刻将驻华精锐部队大量调往东南亚。同时,在国内也开始大量征兵。
可是,双方一交手,日本人才知道这一脚踢到了铁板上,这不是,开战才半年,就被美国人在中途岛狠狠地收拾一顿,太平洋战场上的制海权迅速易手。主动权被美国人轻易夺走。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只好加大国内征兵的力度,将那些青年学生甚至是尚未成年的孩子都尽量朝军队里划拉,而且稍加训练便迅速送往战场。
如此一来,后果则是明摆着的,那就是这样的士兵,伤亡肯定会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后来那些抗战老兵很愿意将鬼子分为四一年前跟四一年后两种的原因。实际上两个时期的鬼子兵也确实相差甚远。
当然,这些事情都跟今天小野的猜测无直接关系,史料记载的清楚详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跟小野猜测有直接关系的是,随着战争的扩大,兵员素质的下降,日军在各个战场的伤亡也随之增加。
不过,死的人多了,对日本军方来说倒不是件什么大了不起的事情,日本人有武士道嘛,武士道不怕死。
可是虽然武士道精神可以不怕死,可是这些士兵都有家属的啊,谁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对不对。而这些家属却怕死。
当然,他们倒不是怕自己死,他们自己也有武士道,他们怕的是自己的儿子死,怕他们的丈夫死嘛。
也许有人说,那个时候日本人已经被武士道忽悠的像打了鸡血,父母,妻子逼儿子丈夫参军的大有人在。可是,就算是那样,这些父母妻子逼他们从军,也是希望他们立功出人头地,而不是盼他们去死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特别是做父母的,如果盼他们的儿子去死,干嘛把他养那么大再送去从军。这多么麻烦,不如在他小时候直接塞到尿盆里面去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