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是敌是友那张脸便只留给他亡故的夫人…… - 全江湖都以为我下了情蛊 - 缥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5章是敌是友那张脸便只留给他亡故的夫人……

第115章是敌是友那张脸便只留给他亡故的夫人……

她青归玉或许算不得什么侠女,她是个大夫。大夫看的,是人命。

可眼前这数十车浸了剧毒的粮食,一旦散入南朝,届时饿殍遍地,兵患再行,她纵有三头六臂,又能救得了几人?

青归玉揣起一把浸毒的粟米,踉跄几步,背心冷汗涔涔。

去找谁?

心里第一个闪过的,竟是那个刚刚才被她费尽心力“治好”的祸害。天机谋主,论及处理这等庙堂阴谋,沈镌声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念头只是瞬息,便被她自己掐灭。

不行。

她才刚刚从那张用情爱与谎言织就的网里挣脱出来,如今再一头撞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更何况,勘乱针已除,谁知道那个恢复“清明”的天机谋主,会是何等模样。

如今的沈镌声,是敌是友,是清醒还是疯狂,都已成了无法预料的变数。宁愿相信他已恢复清明,从此山高水长,再不相干。

只能靠自己。

那便剩下漕帮。霍二娘为人爽利,心有侠气,又与此事直接关涉,于情于理,都不当置身事外。

她草草处理了伤口,下山而行,行至一处溪边,终于撑不住,靠着一块山石坐下。清澈的溪水倒映出一张平平无奇、略带蜡黄的脸,是用“千面谱”的手法,伪装过的采药女模样。

她赶紧擦掉本来的伪装,又从怀中取出些膏泥,对着水影,将自己的颧骨垫得更高了些,嘴唇也涂得更薄了些,眉梢微微下拉,肤色也调得暗,又在眼角添了几道细纹。

那个明眸善睐的青衣女郎就此不见,她瞧着水中陌生的脸——一个面容清癯、眉眼间带着几分风霜之色的青年郎中,自己都觉得心惊。

试着扯了扯嘴角,想做出个平日里温和的笑,结果水面倒影里的那个男人,笑得像个准备收诊金的黄鼠狼。是了,很符合游方郎中的样子。

随即将沾了血的青衣换下,换上一身从死士身上剥下的寻常短打,又将长发高高束起,用一根木簪固定。

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支紫竹笛连同针囊,都用布条密密地缠在小腿内侧。

笛子是好笛子,还能当个趁手的兵刃,丢了可惜。

她对着水面倒影,扯了扯嘴角,练习了几遍男子的沙哑音色,这才将所有痕迹尽数抹去,辨明方向,朝着渝州城而去。

*

此后顺水推舟,扮作一个四处行医的游方郎中,给自己取了个化名,唤作“余归”。

一路上,她风餐露宿,专挑偏僻小径,日夜兼程。内伤沉重,每行一步都牵动脏腑,可一想到那十几车淬了毒的粮食,便不敢有片刻停歇。

行了约莫七八日,腹部的伤口渐渐愈合,她才敢经从些人多的去处。

也不敢走官道,只拣那商旅往来的水路,搭了一艘南下的货船。船上人多嘴杂,三教九流,正是打探消息最好的地方。

船行数日,顺流而东,几个押船的镖师与跑单帮的江湖客围坐一处,就着江风,喝着劣酒。青归玉便寻了个不远不近的角落坐下,貌似假寐,实则竖起了耳朵。

“听说了么?那金声公子,怕是真的疯了!”

一个关西大汉灌了口酒,压低了声音,说得眉飞色舞,“据说那下情蛊的小妖女,修了什么逆练功法,香消玉殒了!”

“说的是!”旁边一个瘦小汉子接道,“我七叔在白帝城渡口操办生意,亲眼所见!那日楼船靠岸,金声公子是被人擡下来的,浑身是血,据说是亲眼看着心上人死在面前,受不住刺激,当场便呕的血。”

青归玉攥着的手指微微收紧。

半真半假,却最是蛊惑人心。她死了是假,沈镌声受了刺激,恐怕是真的。

“那后来呢?”便有好奇的客人追问。

“后来!”另一个镖客从旁接道,“咱们行镖行当,可听说金声公子自那日后,便再不束发,散着一头青丝,只带着几个心腹,沿江寻访,说是要寻回尸骨,为她建一座天下最华丽的衣冠冢。”

几人咨嗟一番。“那情蛊,真就这般利害?”

“真就利害!不才表兄在江上贩货,亲眼见过天机阁的楼船,船头立着个玄衣公子,不是他们阁主又是谁?听说他逢人便问,可见过一个青衣的姑娘,见人便杀,说他们害死了他的夫人……”

青归玉张一张嘴,差点将身子倾过。

“啧!”追问的便怒道,“他们天机阁,都没人管管么!”

“谁敢管?”那关西大汉也将声音提起,“在船头站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谁劝都没用。最后,你们猜怎么着?”

人人伸头,想听的仔细些,青归玉也跟着伸了过去。见他卖了个关子,吊足了胃口,才道:“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拔剑,在他自己那脸上,活生生划了一刀!”

“嘶——”旁边皆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嘶——青归玉也跟着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摸一摸自己面具底下的脸,好似也突然一凉。

“千真万确!”那汉子得意洋洋,使手在自个脸上比划,“从这!到这!深可见骨!好端端一个神仙般人物,就这么破了相!”他将大手一挥,“从此,那张脸,便只留给他那位亡故的夫人看了!”

青归玉低下头。

……假的,肯定是假的。这传言太过离谱,太过……像说书先生编排的段子。沈镌声根本不使剑,又最是在乎自己那张脸,宝贝得跟什么似的,怎么可能……

可她心里却又止不住地发虚。

想起了沈俨。那个守着亡妻腐烂的尸骸,瞬间崩溃的老人。

青归玉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头皮发麻,心里微末的难过,被这半真半假的传闻搅得翻江倒海。

也再听不下去,起身走到船舷边,江风猎猎,吹得她鬓发乱舞。

越是靠近渝州,沿途所见的景象便越是萧索。本该是忙于夏种的田地,多有荒芜,不少村镇都出现了流民,面有菜色,神情惶惶。

路上有南朝的告示,言说漕帮粮船沉江,乃是意外,安抚百姓。可那粮价,却是一日高过一日,压得人喘不过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