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拼搏才是美好暖心励志系列读物 - 李问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一章《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梦想面前,不放弃,不抛弃

时间从来不能阻挡梦想的脚步,但每个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挫折与失败。只要你有梦想,就要小心地呵护,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只要你为梦想努力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就要捍卫它,坚持守望它,每天努力让梦想长大一点点,每天用坚强的意志为梦想而打拼,让梦想的花儿越开越大。那么,总有一天,你的梦想会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梦想

古罗马小塞涅卡说:“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不是在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相信没有人想随波逐流地度过一生,无人喝彩,无人赏识。所以,人不能没有梦想,也不能失去梦想。

在如歌的岁月中,梦想总会与我们如影相随,既给了我们无限的阳光、雨露,又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与奋斗的激情。一个人可以失去金钱、权力、地位,但不能失去绚丽的梦想,不能失去五彩的期盼与渴望。

高中同学聚会,几位多年来不见的老同学聊天,其中,有一位老同学说,他要画几幅画送给大家。上高中时,这位同学的梦想就是当画家。现在,这位同学真的成了画家,他画的梅花在业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于是,同学们都聊起了儿时的梦想。可遗憾的是,大部分同学现在的工作都与曾经的梦想无关。

回家时,与一同学同路,我记得这位同学也曾经梦想成为画家,他当时画的画比现在的画家同学水平还要高。我问他:“你当初要没那么早结婚多好!你可以去很多地方写生,画不同的风景和人物,说不定你现在的名气比我们的画家同学还要大,还能有很多粉丝。”

同学苦笑着说:“梦想这东西,只是少年时的风花雪月,到一定的年龄,就要放弃。人生活在现实中,就要活得现实一些。现在生活这么不容易,天天柴米油盐,哪还有精力去做一些云里雾里,不靠谱的事情。”

当梦想遇到残酷的现实,或许,有些人会选择放弃梦想,向现实妥协、低头。于是,他们美丽的梦想就像清晨的轻雾一样,似乎一接触阳光,立马就会消融殆尽。

梦想真的是见光死吗?其实,这只不过是那些想放弃梦想的人,给自己找的一个轻易放弃的借口罢了。

很多人放弃梦想,表面上看有很多理由,很多借口,放弃梦想,好像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这个社会大环境所致,是形势所迫。

其实,梦想不需要任何放弃的借口与理由,梦想需要的是一份无畏的坚守,不管有多大的阻碍,都要默默地守护。

有一些人,无论日子过得多么不如意,从来没有放弃梦想,于是,他们成为永葆青春梦想,不断超越自我的人。

很多人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梦想,但往往因为各种因素而提前放弃,结果当年纪越来越大时,还没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与幸福。于是,当这些人看到别人实现了梦想,会流露出嫉妒,忌恨,甚至是失落的表情。

其实,与其眼睁睁地看到别人实现了梦想,导致不能淡定,不能心平气和,不如当初小心呵护自己的梦想,别让自己的梦想丢失,别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18世纪初,在法国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有梦想的小男孩。他的梦想是要去月球上走走,他的同学都认为他是在异想天开。

虽然自己的梦想遭到了同学的讥笑,可这个小男孩却没有放弃梦想,而是开始阅读科幻书籍,从阅读中,男孩子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慢慢地,小男孩成了“天文狂”,喜欢看天空,看月亮。每天晚上,他都爱坐在村庄的路口,仰望天空,他好想长出一双翅膀,飞向月球。可月亮为何看起来离自己很近,却始终无法靠近呢?

带着这种疑问,小男孩子决定离家出走,去寻找美丽的月球。结果,当他偷偷地溜上了一艘商船后,却被船员发现了,并将他送回了家里。即使如此,小男孩依然没有放弃梦想。

后来,男孩子慢慢长大了,他被父亲送到巴黎学习法律,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法官。可男孩却总是沉浸在科幻的梦想里,并开始写小说。父亲知道他不务正业后,就劝他要好好学习。可男孩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地写小说,这让父亲火冒三丈,于是,父亲就不再给男孩提供经济援助。

没有了经济来源,男孩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着。他整天想着写东西,一天天地过去了,他写啊写啊,写了很多的文字。

这些文字既没有出版,也没有换来稿费,生活因此变得特别困难,可男孩还是在呵护着自己的梦想。为了能有稿纸写东西,他卖掉了所有可以卖掉的东西;没有地方写作,他就在图书馆里写作。虽然他穷得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但他依然坚持创作,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终于有一天,男孩接到了一家出版社同意出版他书稿的通知函。之后,男孩便加倍地努力,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科幻经典小说:《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和《海底两万里》等等。男孩子一生写了数十部科幻小说,并成为了著名作家,他就是儒勒·凡尔纳。

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低微,但是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人可以生活得不如意,甚至濒临绝境,但不能失去梦想。只要梦想还在,我们就有希望改变命运。

约翰·法伯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习惯做“跟随者”,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行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